走出“差生”的误区
2015-09-10马汉俊
马汉俊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给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这顶帽子压在年幼的孩子头上,给其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差生”似乎低人一等,提到“差生”老师皱眉,家长发愁,同学厌恶。许多“差生”因此自惭形秽,失去学习信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关于“差生”,我们有着太多误区,造成这类学生在后天成长中,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的航标,从而厌学,直至辍学。离开了森林的幼树,怎能长成栋梁之才?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天空就是一张白纸。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刚刚迈进校园的孩子们,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美丽的画面,而不是斑斑污点。每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理性面对每一个“差生”,帮助“差生”进步、成才。使其取得品德和学业的双重进步,这样就尽到了教育者的根本职责。
一、更新思想,树立“差生”不差的观念
对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老师来说,学生在接受知识上出现快慢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个人智商、爱好、习惯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一个知识点存在不同的理解,接受知识就出现先后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应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出发,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进步。针对个别情况,查找具体原因,制订提高方案,从而改变“差生”。“差生”不差,记得有人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由此看来,“差生”只是暂时的,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而否定学生的全部。记得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老师让学生做小凳子,爱因斯坦做的第一个小凳子很丑陋,有的同学讥笑他;老师却鼓励了他,于是他又做了第二个、第三个。他做的凳子越来越漂亮,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可以说在做凳子这件事上,小爱因斯坦是个“差生”,老师的鼓励却改变了这一切,良好的教育方式让世界有了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世界级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被老师认为是“差生”,并被赶出校门,他的母亲却给了他鼓励和帮助,加上他个人的努力,最终他成了发明家,为人类作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试想,如果当初这两位人物被“差生”的帽子压倒,那么他们何以有后天的巨大成就?“差生”不差,我们要改变教育领域这一错误的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宽松同等的条件下健康成长。
二、讲求方法,激发学生上进心
作为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般社会阅历较浅,对国家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对个人前途都比较迷茫,更何况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课上、班会课上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当前形势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成才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差生”自加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其上进心。老师可举一些身边成才的例子,名人的成才事迹,让“差生”看到努力之后的光明前途,从而喜欢学习,成就人生梦想。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树立学习标兵,组建学习兴趣小组,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找到自己学习发展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上进心,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具体方法如下:
1.单独谈天法: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空闲时间,如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午自习课前等。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约到自己办公室,谈一些生活学习方面的事,谈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多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十分重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也亦然。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所谓的“差生”,那么,这类学生的上进心很快会被激发,学习成绩提高指日可待。
2.课堂展示法: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为成绩差的同学设立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并给予表扬。而且这样的设置节节课都有,这样,这类学生在班上就赢得了足够的面子,其他同学就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们学习的上进心大大增强,学习劲头足了,何愁成绩不会提高呢?
3.家访鼓励法:利用家访这一有效方式,和“差生”接触,和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进步情况,营造和谐学习的家庭氛围,使家长和老师通力合作,共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通过家访,增强家长的信心,学生学习就有了强有力的后盾,成绩就会逐步提高。
三、多加沟通,赏识“差生”,增强信心
学生中所谓的“差生”,并非真差,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的成绩差,我们要分析对待,逐个解决,万不可一棍子打死。常言道:冬天不能伐树。每一个年幼的学生都是一棵棵幼树,哪一棵成材,哪一棵结果,还是一个未知数。只有重视每一个学生,发挥他们的优长,并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班主任在教育“差生”时,要多于家长、任课教师和其沟通,充分了解“差生”的状况,还要与“差生”本人多交流,了解其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掌握“差生”的思想动向,该疏导就疏导,该帮扶就帮扶。全力服务“差生”群体。更重要的是制订转化“差生”的方案并付诸实施,随时对照检查,将工作做实做好。
2.班主任在多方沟通之后,还要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有意给“差生”表现的机会,然后给予表扬,增强其学习信心。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差生”,使其树立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
四、抛开误解,促进“差生”健康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不仅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快乐,给予他自尊感。“差生”也是学生,只有舍弃偏见,平等相待,用同一标准表扬学生,对事而不对人。比如:让每一个学生上课都有发言的机会、搞活动时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这样“差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收获快乐和自尊。摈弃偏见,提高学生各项素质。
总之,“差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是一项细致而长远的工作。每一个老师都会遇到,我们要深入班级,耐心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之以恒,采用合理方案,切实推进“差生”转化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