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9-10樊晓东
樊晓东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全面思维,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学好之后的物理知识。因此,加强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活动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思维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开发与培养,是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要责任。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让学生更容易通过物理现象发现物理原理,深入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物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学科,思维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分析。
1.加强聚合与发散思维的培养
所谓聚合思维,也就是求和思维,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不同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多种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互联系的,发散思维是从一点想到多点,而聚合思维恰恰是将多点综合到一点上。发散思维在物理教学中表现为学生通过对同一个物理对象的不同思考,发现更多创新性问题或者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变通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具有定势思维,则需要通过引导开拓学生的物理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在丰富的实验及多样的物理现象中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主动探究锻炼学生思维。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质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千克铁与一千克纸哪个更重一些?”这一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具有定势思维的学生一定会说一千克铁更重一些,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问题中的条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不同的思考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发现正确的那一个。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初中生的聚合与发散思维得到培养。
2.加强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能力关系学生的变通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针对同一问题设计不同思路,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逆向思维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一个物理问题一筹莫展,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引导学生反向思维。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合力与分力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从正向为学生讲解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教师就可以从反方向进行讲解,从分力讲到合力,解决学生的思维矛盾。在日常教学中,将正向讲解与反向讲解进行结合,有利于初中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3.加强形象思维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特别是物理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这就使得许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忽略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许多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不尽饱满。形象思维的建立,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认知总结物理知识,实现学生头脑中形象物理形象的建立。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
比如在讲解有关分子的知识时,分子是一个微观世界的物理事物,依赖于物理概念对其进行讲解,难免让初中学生难以接受。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的呈现让学生对分子有直观认识,从中理解分子的存在方式及运动形式,通过形象思维解决抽象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降低物理教学难度。
4.加强归纳与演绎思维的培养
对于物理问题的解决来讲,归纳与演绎思维有很大意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关注学生归纳与演绎思维培养,促使学生成为物理问题的解决者。所谓归纳,就是将特殊情况推向普通,而演绎而正好相反。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每日总结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将分散于每一个角落的知识点拾起来,整合到自己物理知识网络中,不断完善物理知识结构。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间的构成规律开发出来并掌握好,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归纳与演绎思维的发展,得益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多总结,多归纳,实现学生物理水平的稳定提升。
5.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只有让学生同时具有聚合、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归纳与演绎思维,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全面性的提高。教师需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创新,在教学和科研之路上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盛建国.依托“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09).
[2]刘育东.我国项目学习研究:问题与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