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与迷信
2015-09-10刘波
刘波
“敬老”是人类的美德,在很多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可以从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中细加解读。
比如在中国,“老人”不仅生养了我们,是我们生命之所从来,更是一个人自少及长许多知识、习惯、道德熏陶培养的起点,代表了一种绵延不绝的传承的源泉。这种观念单从儒家讲究的孝道和佛家讲究的因果这两方面都可以找到最牢固的思想根基。
而因为“敬老”,转而形成一种“唯老是从”的迷信心态则不可取甚至是有害的了。一方面,如果“老”不代表积淀深厚和慈祥宽容,而是代表肤浅僵化和霸道专横,对青年人蓬勃的朝气和热烈的追求漠视甚至于打压,则对整个民族的发展、事业的进步非徒无益而有害。这样的老人,我们当然也要尊重他们的年龄,可不必听信他们的言论。这时候,独立的思考和勇毅的行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们决定了未来。
如果一个单位或者集体形成一种对“老人”所代表的权威、地位、名誉的崇拜甚至膜拜,把一切的平台、机会锦上添花奉送给“老人”们,把青年人的发展、进步、锻造的机会一再挤压,那就需要警惕了。一个人年轻时候也许成就平平不被重视,一旦年高,同龄人相继故去而日渐显出其历史价值,则一切迷信随之而来。不但“大师”、“泰斗”的荣誉充斥,各种机构纷纷找上门来,争相把各种虚虚实实的头衔挂在这位老人名下,该老人曝光率与日俱增,似乎也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了。客观上讲,在学术上,很多领域“老人”仅仅代表着过去,思维形成定式,行为逐步固化,不可能再有创造力。
当然,有不少被舆论“造”出来的“大师级”老人,原非自己的本意,对于被人强加在头上的种种称号感到无奈而又无能为力,社会和人群需要英雄,需要大师。另外一种,则主动迎合社会舆论,你们不是渴望大师吗?我虽然没有大师的品格和学养,可是我知道群众心目中的大师是什么样,那我就做一个大师的样子给你们看。
总体来看,这都是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且缺少独立思考的人群最容易产生的迷信心理在作祟,而形成这样的迷信氛围大体基于这样的惯性心理:
一是把荣誉和平台奉送给有地位、有头衔、有名望的老人,可以确保不犯错误。
老人的成就摆在那里,有目共睹,那我们去尊崇他、膜拜他,一方面表现我们敬老的美德,另外也绝对表现出我们理解力、判断力在正常水平。
二是追随有成就的老人,大体不会走弯路。
其实任何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弱小到强大,其中的规律大体相似。一个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样式往往不在常人的视野和观念中,往往会遭到漠视甚至打压。关注未来远比关注过去难度大、风险大。但相信任何的民族和事业,真正有价值的是未来。我们应该着眼未来,从过去的规律中找寻未来。这也就是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夫子的教导——温故而知新。
有出息的青年,绝对不会迷信任何人,需要尊重前辈的劳动和创造,但不是停留在其中,乃是要从中汲取养分以为进一步探索之资。不必迷信任何人,包括老人,“处处留心皆学问”,向周围的同龄人学习,向有前途的青年人学习,乃是把握未来的最好途径。反过来,也让我们,连同大多数博雅、宽容的老人们共同努力,给全社会营造一种能让有为青年有更多平台、有更多机会施展抱负、实践理想的氛围。这样,我们的全民族的活力才能被最大限度调动起来,全民创新从而迸发出为世瞩目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