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改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的知识呈现与实践方法新审视
2015-09-10姜尚珍
姜尚珍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与“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元素。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怎样处理好“教师对知识的课堂呈现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实践”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既真正落实课标要求、体现素质教育,又具备可操作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基于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关于9AD8中生物课堂理论知识呈现的实践方法,以便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参考。
一、教材内容把握“整体化”,“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交谈发现:许多教师自以为已基本掌握了《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但谈起“高中生物课程”模块包括哪几个,每个模块又包括哪几个部分时,大家不能准确表述,说明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练,而且对三维目标的把握还欠缺。一部分教师在备课环节不够严谨,只是参考优秀教案或自己以往个人经验,草率备课,做不到在整体上把握课时内容,在课堂上何谈高效地将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呢?更别说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了。笔者认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全方位把握,非常熟悉,才能了解学情,合理支配课堂时间,创设出高效课堂。其次,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备课,充分创设课堂情境,精心营造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高效驾驭课堂。最后,在整体把握课时内容的前提下,呈现理论知识的策略可以是“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这一点笔者觉得高三一轮复习时完全可以采用,效果很好,当然,新授课中可以根据具体课时内容选择。
二、课时知识“问题化”,问题讲求“递进化”。
教学实施过程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知识内涵,营造动态课堂,最大限度地再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批判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材中的质疑之处,精心设疑,通过师生互动设置连续性、层次性问题,或开放性、有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从而把思考加深,把学生引向新的思维空間,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与审视。如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核心内容的呈现:其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可以这样设计递进问题:A.噬菌体是哪一类生物?它有哪些成分?元素组成各是什么?如何标记核酸和蛋白质?B.怎样获得被■S和■P标记的噬菌体?C.实验中与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有无标记?D.试验时为什么要均匀搅拌?离心后的放射性分布情况是怎样的?E.上清液放射性高说明什么?沉淀物放射性高又说明什么?F.新的噬菌体放射性为什么表现不同?G.你能说出实验结论吗?这样,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三、课堂预设“宽松化”,课堂氛围“和谐化”。
新课改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教师要深入学生,成为其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包容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个性化的分析、另类的表述及特殊的解题方法。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予呵护。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活跃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向老师提出不同想法等)。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展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很可能随时出现无法预见的“个性化教学”资源。故教师对这些资源的产生要有所预测,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临阵应变的机智。可见,新课程不仅会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可能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1]的确如此,有了“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不怕没有兴趣和灵感的诞生。
四、课堂活动“全员化”,教师评价“艺术化”。
教师在设计课时内容时一定要与课堂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充分了解学情,研读新课程标准,依据教学目标层次要求和学生个体差异,有目标、有计划地精心创设课堂活动。这样才有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互动,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他们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一个重要因素限制着学生是否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评价。评价很重要,好的评价是滋润学生学习兴趣和体验成功的雨露。不管学生表现如何,教师一定要用个性化语言评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很多闪光点,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如对后进生可表扬性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可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上进;对优质生可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总之,我认为评价一定要讲求艺术,体现个性化。
五、教学设计“公开化”,交流合作“主动化”。
一位名师的成长经历中少不了勤于教学反思。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切磋,扬长避短,可使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特别是年轻教师。故教师应将教学设计在备课组内公开,主动与大家交流设计思想及驾驭课堂的方法,充分接触备课组内的“阳光”和“风雨”。因为大家的实践方法、教学经验可能有很大不同,对教授时理论知识有不同呈现方法。这样既“取其精华,弃己糟粕”,集思广益,又实现二次备课。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