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应用

2015-09-10张秀英

新课程·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群文阅读写作能力

张秀英

摘 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被各校老师所广泛采用,成为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主要分析群文阅读法在小学校园里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首先从群文阅读法的优势开始分析,通过逐条列举的方法将群文阅读的优点一一展示,接着根据群文阅读的自身特点来阐述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如何正确运用群文阅读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群文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方法

近年来,我国各界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越发重视,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学到具有实质性的文化知识成为老师和家长关注的目标。小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因此对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要求更高,不仅要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更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的主要课程,其教学方式自然也在不断优化。群文阅读便是于近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方法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影响

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是让学生在一个课时内阅读多篇文章的教学方法,其从本质上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语文,尚不能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因此必须提高其阅读量,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决定学生阅读能力强弱的因素有三点:第一,知识面是否宽广;第二,阅读量是否充足;第三,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群文阅读教学法则刚好能够从这三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

(1)扩展学生知识面

由于每个课时里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课文,故其阅读量比以往大大增加。而阅读量的增加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同一个主题范围内同时阅读多篇文章,进而从多方面加强学生对该主题的认识,从而很好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根据新课标的标准,在九年义务教育范围内,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至少需达到四百万字以上,然而按以往的教学方式来看,小学生平均每天只能阅读五百个字,这与新课标所要求的目标相去甚远。而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每天的阅读量,由每课时阅读一篇课文增加至三到五篇课文,其阅读量比原先翻了一倍。加之群文阅读法中每组课文之间的联系性强、主旨清晰,这使得学生的阅读难度大大降低,也从侧面提高了其阅读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传统阅读一个课时只讲解一篇文章,有时候甚至要花两到三个课时的时间来详细地分析一篇文章的字词句及含义,这种反复分析的方式会直接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群文阅读却是在一个课时内引导学生阅读三篇以上的文章,文章的多样性强、趣味性高,且层次分明,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能够保持阅读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群文阅读,即将主题相同的课文进行组合以供学生阅读的方式,该方式一改传统阅读每课时一篇文章的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又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从另一方面看,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法也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其对文字的敏感度也会越来越高,并且能够接触到更多描写事物的手法,所以说群文阅读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正是模仿能力强的时候,只要文章读得多,那么其在无形中便会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写作的时候自然可以文思如泉涌。

二、群文阅读法的应用

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课前准备阶段;(2)课中阅读阶段;(3)课后反馈阶段。准确地把握每个阶段的重点便能够完全将群文阅读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中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1.阅读的主题

群文阅读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将课文进行分类组合,平均每三到五篇为一组,每组文章均需切合一个主题,而确定主题的则是各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因此展开群文阅读的首要步骤就是由教师根据各班级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时阅读的文章主题。群文阅读的主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引导型,一种是巩固型。引导型又可细分为两种:预习型和完善型。预习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来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完善型则是为了改善教师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所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巩固型也可细分为两种:复习型和拓展型。复习型主要根据上节课的阅读内容对文章进行分类,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巩固其记忆;拓展型则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新的内容,然而该方式比较适合基础稳定的学生。除此之外,在分类时还可以根据课文类型进行分类,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学习描写秀丽的风景时,就可以将《泉水》《葡萄沟》《北京亮起来了》《望庐山瀑布》《草》分为一组,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题材掌握描写风景的手法。

2.阅读的层次

群文阅读的课文除了需要主题相近之外,每组文章的层次也需清晰明了、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由浅到深地学习、阅读课文。以小学四年级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我国历史文化,可将课文《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归为一组,该三篇文章无论是历史背景还是建筑特征都能反映我国的历史建筑特点,且文章本身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其对历史的理解。

3.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阶段是整个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由于前两个阶段多是由学生自己把握,故在本阶段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和检测,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新的认识。

本文主要分析了群文阅读的教学优势、特点以及效果,并从部分角度以列举实例的方法展示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为群文阅读的推广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赖昌伟.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J].学园,2014.

[2]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2).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群文阅读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