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激情飞扬
2015-09-10彭艳
彭艳
摘 要: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一项传统方法,在朗读过程中渗透读者的情感意识,使朗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独特体验。然而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朗读呈现出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朗读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朗读教学现状、课堂朗读“边缘化”的原因及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改进朗读“边缘化”的有效策略,以期引起人们对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视和思考,从而助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贯彻及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朗读教学 边缘化 有效策略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是美的语言形式的放歌,是读者心灵与作者灵魂的齐振共鸣,是想象的展翅、情感的放飞、智慧的开启。通过朗读,师生在作品展现的特定课堂氛围中,进行心与心的接触、情与情的沟通,从而可更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与作者同呼共息。通过朗读,学生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再度创作的创作能力,增强对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架起通向听说读写能力的桥梁。朗读以其独特的作用带动起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一项传统方法,但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朗读在语文课堂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急剧下降,甚至成了课堂上可有可无的点缀。面对升学的压力,教师和学生变得功利,对朗读这类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效果的教学活动失去耐心,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考试可检测的知识上,忽视朗读的重要作用,朗读在教学中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
二、朗读教学“边缘化”的原因
1.教师缺少示范朗读。
学生的朗读水平除受个人感悟能力的影响外,与老师的示范朗读也是分不开的。但是现在能在课堂上一丝不苟范读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重讲轻读成了一大症结。教师朗读水平的局限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学中,教师不愿范读或不好意思深情朗读,导致学生的情感得不到直接激发,也无法从老师那里直接获得听读体验。
2.教师缺少有效的朗读技巧指导。
教师忽略文本的千变万化,朗读方法的指导总是一成不变,只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却不做方法技巧指导,学生无处下手,从而削弱语言的表现力。
3.学生缺少个性化的朗读训练。
首先,朗读形式单一,学生没有展现个性的机会。教师常以齐读为首选而忽略其他朗读方式,这种常以是否整齐作为评价标准的朗读方式,容易让学生朗读的生气与灵动荡然无存。其次,朗读文本类型覆盖面窄,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小。大多数教师在讲授诗词、散文、文言文时会较多地进行朗读训练,而对于小说、议论文和说明文,则因篇幅较长或以讲代读更快,极少使用朗读教学。
4.朗读评价形式的单一。
目前语文教师的评价语言极其匮乏,评价方式大多陈旧乏味,大多是无用的激励,如“读得不错”“你很棒”“太让人感动了”。这种语言虽然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但有“和稀泥”之嫌。因为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改进朗读显然是无力的,无法促其提高朗读水平。
5.课外朗读的缺失。
学生的课外作业,大多是以考试为中心的知识点的巩固和操练,学生大多疲于应付笔头作业,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朗读训练。
三、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朗读是一个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学习形式,在朗读过程中,通过对朗读效果的不断追求,对朗读技巧的不断调整,可以实现对文字的反复琢磨,探索文本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朗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振。经过朗读者的再创作后,不但朗读者对文字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听者也比自己阅览文字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朗读引导着读者和听者都向文本更深处探索。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不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一段。朗读过程中,学生自然发现文章从低到高的写景顺序,调用多种感官的写景方法。学生还时不时地被鲁迅的行为逗乐,他们大概看到了肥胖的黄蜂,听到了蟋蟀在弹琴,尝到了酸甜可口的覆盆子了。老师不必多言学生已经感受到,为什么鲁迅先生把百草園称为自己的“乐园”,这不就是朗读的魅力吗?
2.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反复朗读,反复感受课本上的规范语言,学生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久了,大脑对语言的反应就会更准确更敏感。
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我尝试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从而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开头排比,自然要读出磅礴气势。押韵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要引导学生将韵脚读清晰。这样,将书面文字转化成了有声语言,这种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学生不仅理解文意,更感受文章内涵,把握作者文风,语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3.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满艺术性的朗读或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方法。学生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会受其浩然之气的影响;朗读《老王》,对“不幸的人”的怜悯会被唤醒;朗读《送东阳马生序》,体会求学的不易,更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
4.朗读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是读的书面结果,是“厚积”基础上的“薄发”。语感是学生在大量朗读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有良好语感的学生,在朗读时,能迅速捕捉文本的言外之意;在写作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环节,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改进朗读教学“边缘化”的有效策略
1.教师范读——做好示范引领。
于漪老师曾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水,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
然而,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范读环节选择播放朗读录音,以弥补自身朗读方面的缺陷。但机读是无法完全代替亲自范读的,教师亲自范读时,声音较录音更有亲切感和立体感,更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要率先垂范,优秀的教师范读不仅会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而且优秀的范读本身就是对文章内涵的一种诠释,可以帮助学生开启文章内涵的大门,使学生更容易跨进文本世界,徜徉其中。
例如:《背影》是一篇十分适合范读的文章。首先,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思念,感情朴实深沉,感情基调是低柔的、深情的,抒情不宜过于强烈,亦不能无病呻吟。其次,对于重音的把握要准确到位,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是集叙事、描写、抒情于一体的典范,作者用了戴、穿、走、探、爬、攀、缩、倾等动词,传神地写出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艰难过程,可采用重音轻读的方式读。再次,教师在朗读时,可以选择班得瑞的钢琴轻音乐作为背景,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更能进入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当然,我们强调教师范读的重要性,并不是要使教师的朗读成为学生简单仿效的范本,而是让学生通过听读整体感知文本的感情基调,继而让学生走进文本,为自己的朗读找到合适的路径,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读出来。
2.精妙指导——开展有效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要避免方法生硬、单调,比如:“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读出来”等,这样的指导太笼统,学生无从下手,无法真正把握朗读的精髓。
(1)注重理解,让学生边读边悟。
朗读必须以理解为基础,进而通过朗读进一步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它们是同时进行并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的朗读效果不要急于求成,在讲解的过程中边分析边读,边读边感悟。随着分析的层层深入,朗读的效果自然会愈来愈好。此时的朗读已经不再需要告诉学生哪个字该怎样读,身临其境般的情感表达要比拿腔拿调更真实、更动人。
例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感悟课文。第一遍要求学生中速、深情地、带着微笑地朗读课文,就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第二遍要求学生读好文中的波澜,选取文中波澜起伏的部分:“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一个人要扮演好文中的几个角色,孩子是孩子的语调,“我”是“我”的语调,妈妈是妈妈的语调。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深情地进入了文本,在朗读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所表现的理解、尊重和体谅,生命中的亲情美和责任美。
(2)精选要點,让学生有的放矢。
叶圣陶先生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美读要求朗读者把自己的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然而,真正把复杂的情感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适当的指导。若从一篇文章中就学得全部朗读技巧则是不可能的,教师应根据每课不同的特点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使每次训练都能有实效。
例如:在教学《金色花》一文时,就选取不同的要点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删除对比朗读、变换对比朗读多种方法,让学生深入文本,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验作者的情感。
①删除对比朗读: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学生在对比朗读中得出结论:从“突然”一词中领悟出了孩子的淘气和天真。
②变换对比朗读: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原文重在妈妈不见孩子时的担心,看到后的惊喜;而换了后重在责备、生气、强调坏孩子。一换意思太不相同,母爱之情骤减!
“我不告诉你,妈妈。”
“妈妈,我不告诉你!”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原句中的“不告诉”是孩子一时得意、炫耀,可能等一会儿会告诉妈妈,换了感叹号,就坚决不告诉妈妈!孩子的天真、淘气、撒娇之意荡然无存。
(3)以己证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李镇西老师说:“回忆我自己的阅读,每当我感到心潮澎湃的时候,往往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是从作品中读到了自己,要么是从作品中读出了问题。”李镇西老师所说的“读到了自己”,分明是把作品或作者当做一面镜子,从中反观自我心灵的弱点或体验到彼此心灵的共鸣,朗读教学亦如是,老师在作品中读出自己,从而为学生和作品搭建对话的平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例如:在教习《归园田居》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和作者,我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吟读,但学生总是读不出感情。于是我先引导他们假想自己就是陶渊明,从污浊的官场脱身,终于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了,陶渊明此时的心情该是多么舒畅和惬意,学生渐入佳境。
怎么样让学生读出自己呢?接着,我便开始给他们示范朗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教书20年,感叹出的成绩太少啊;“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我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出了门,领同学们早读,傍晚路灯都亮了才匆匆回家,有时还带着课本回去备课。“道狭路且长,夕露沾我衣。”这条教学之路是多么漫长多么苦啊,一路上的荆棘挫折伤痛了我。“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但是受了伤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能实现我的教学理想!
我感觉整个教室沉静了下来,我说:“接下来,同学们自己读吧,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但是,记得把自己的情感读进去。”学生有些朗读,有些默读,每一个都很专注。读完了,我请几位学生朗读,当我请到一位男生的时候,他读了两句,哭了。我有些震惊,这样的反应超过了我的想象,我没有请他读完,我感觉整个教室沉浸在一种很特别的气氛中,这种气氛在我以往的课堂从来没有出现过。当我又请班中一位语文成绩比较优秀的女生朗读的时候,她边读边哭,后来,我请他们两位说说自己流泪的原因。他们说:“仿若看到了执著的陶渊明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远离众人羡慕的官场,而自己呢?成长路上,学习路上,有太多的挫败,然而,我们总是轻易地因挫败而放弃,而远离了自己理想的田园。”
现在,这届学生已经毕业了,但是当他们回母校来看望我的时候,总是会说起那些曾经读出自己的文章和课堂。可以说,在文本中读出了自己,这篇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教学,要的就是同频共振,是情感的共鸣,是心灵的共振;是语言的交汇,是思维的碰撞。
3.创新模式——激发朗读兴趣。
个性化朗读就是充分展示学生个性体验的朗读。平日的课堂上,教师多让学生齐读,齐读固然可以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但在齐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确切把握每个个体的朗读情况。当然,这种方法不是绝对不能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语音特点、感悟能力、朗读水平、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都不相同,朗读效果自然千差万别。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耐心地听取其风格各异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地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让学生真正敢读、愿读、乐读……
(1)挑战式朗读。
挑战性朗读可应用于师生之间、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男女生之间。挑战朗读时,学生在听范读的时候会非常用心,因为唯有对范读仔细地聆听,才能体会出范读中的亮点及缺点,在接下来的挑战中弥补不足。学生听完范读之后也会积极地寻求改进方法,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不断完善,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不断深入。表面上朗读效果越来越棒,背后是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越来越深。
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让学生自由选取最有感触的小节,采取小组合作朗读的形式演绎,全班16个小组展示完之后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学生在选择朗读片段时往往会选取一些具有表现力的或表达感情最强烈的小节,在选择的同时,无形中学生找到了文本的重点部分,对这几节的研读正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这样不仅锻炼了朗读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
(2)情境式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若在读书前为学生营造极富感染力的氛围,则有利于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使自己成为情境中的一员,亲近和感知人物,为接下来的朗读做好情绪上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乡愁》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学生朗读之前,可用语言创设如下情境:
“夜深了,一轮明月挂在空中,秋虫耐不住晚秋的寒意,止住了鸣叫,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户,洒满房间。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首诗从他的心头流淌出来……”
由教师在配樂音乐的背景中缓缓道来,学生再接着情境开始朗诵诗歌,在朗诵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仿佛自己就是这位充满了浓浓离愁的诗人,寂寞凄凉之情在朗读中缓缓流出,有的女同学在读到“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声音竟有点哽咽,在朗读中,与诗人引起了共鸣。
又如:在教学《背影》时,谈到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感人场面,我告诉学生:我大学毕业就远离家乡,踏上了去异乡谋生的道路,一晃眼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十二年里我与父母是聚少离多。每每夜深人静时,就格外思念亲人,真希望能有翅膀,马上飞到千里之外的家中;但我又很害怕回家,因为只要回家就意味着又一次分离的到来。每次分别时,母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尽管车就在我们楼下,母亲总是为我拿着行李,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着我:要注意身体,要吃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其实这时的我早已为人妻、为人母,可在母亲的眼里我却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坐在车里,我竟没有勇气望向母亲,因为我不敢直视母亲那日渐衰老的容颜,母亲那满含泪水不舍的眼神。直到车慢慢开出,离家门越来越远时,我才敢回头遥望,我知道,母亲还没有离开,她那不舍的眼神一直追随着我,望着母亲那越来越模糊的身影,我泪流满面。亲情是我们永远割舍不了的纽带。
听完我的叙述后,学生再次朗读父亲为我买橘的语段,有两位异地就读的学生在朗读时不禁轻声地哭了起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情景式朗读,直接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引起了老师与学生、老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共鸣,深深地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可见,朗读前创设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找到开启文章内涵大门的钥匙。
(3)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适合人物对话较多、情节矛盾尖锐的小说、戏剧类文学作品。分角色朗读,可以再现文章中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突出展现情节变化,同时能使课堂气氛得到极大的调动。
例如:我在讲授《羚羊木雕》一课时,让学生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展现人物对话,从不同角色朗读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中,学生迅速体会文中“我”“芳芳”“妈妈”“奶奶”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也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更接近体验式的语文课堂。
(4)表演朗读。
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朗读,既是对朗读能力的训练,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敢于表现,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用半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字词,通读课文理解人物,了解课文内容,剩下半节课布置学生分组,对两个骗子觐见、大臣们视察及皇帝、官员们集体大游行的场景进行研究,为第二课时的表演做好准备。学生在课堂表演中不仅设计了相应的台词、动作,而且增加了老百姓的议论,皇帝回宫后的愤怒,对骗子的缉拿等课文中没有的内容,烘托了文章的中心。他们在表演时认真大方,故事情节连贯,表达清楚。表演后,还可利用剩余的十分钟时间,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的道理,较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表演朗读与分角色朗读有相似之处,都是让学生承担一个角色,将文本中的情节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但表演朗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不但要通过声音传达情感,而且要辅助以表情、动作,必要时还可借助道具。这样,人物形象更直观,在听觉视觉双重冲击之下,往往文本内涵已昭然若揭,比起老师单方面的枯燥讲解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4.善于倾听——创新朗读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必须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老师们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听名师讲课,学生都能通过朗读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而在自己的课堂上,朗读像是鸡肋,有没有没什么区别,和预设的效果相差甚远。”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朗读评价不够重视,即使有评价也缺乏及时性,缺乏对课堂生成问题的机智评价。
(1)激励评价,让学生爱读。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教师的语言常被学生奉为“圣旨”,是直达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个真正心中有学生的教师,他在课堂上会时刻为学生考虑,在教学用语上会尽可能根据每人不同的特点评价,以期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当学生朗读得十分出色时,教师可充满激情地评价他:“你的朗读已经让老师甘拜下风!”“这是我目前为止听到的最有创意的朗读!”当一位本就比较内向的学生朗读得不尽如人意时,教师不可简单否定,一次否定有可能让这位学生再也不敢尝试,此时教师可以从其他方面给学生一些鼓励:“能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读书,你已经赢了!”“保持这份勇气,你会拥有更多的机会!”这样的评价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感到自己并没有失败。
(2)导向评价,让学生会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情感体验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的朗读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若将学生多样化的朗读都按照教师的范读进行统一,可谓是对朗读个性的扼杀。导向明确的评价可以启发学生寻找合适的朗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
例如: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学生讨论该如何读这首诗。
生:我认为要用说话的方式互相表达给对方听。
师:这种读诗的方式很奇特,说说你的理由。
生:这首诗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最艰苦的环境下,对邻居小女孩说的话,它是说理的,当你劝慰别人时就可以用说话的方式表达这首诗,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师:亲切而诚挚地说话,大家可以试试。
生用说话的形式互相说读,兴趣盎然。
生:老师我觉得应该低声地朗读。
师:低声朗读也不失为读诗的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生:当我们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当我们的双肩已承担不了生活的重担时,我们在内心里可以这样悄悄鼓励自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师:内心独白低声朗读,说得多好啊,让我们大家也尝试着这样去鼓励自己。
全班同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低声朗读。
在学生思考朗读方式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正确感悟了这首诗的内涵。
(3)生生评价,让学生善读。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呢?发挥教学过程中的生生评价是一种极好的途径,此方法用在朗读教学中同样适合。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在别人朗读时,学生会更认真地倾听,因为只有在倾听的基础上才能与朗读者进行评价交流。评价别人的过程就是帮助自己规避错误、改进朗读技巧的过程。生生评价的互动多了,学生自然会有一种高屋建瓴之感,逐渐摒弃重复无用的练习方法,而善于站在听众的角度、站在老师的角度为自己寻找改进的方向。
例如教学《夏感》一文:
师:梁衡笔下的夏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读读第二段。
生1:我来读(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他读得怎么样呢?谁来点评一下。
生2:我觉得他“扑打”“滚动”“升腾”这几个词语读得很好,他把这几个词语读得很有气势,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的热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3:我觉得“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句话,他读得很平,不够美。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读?请教教这位同学。
生3:我认为读的时候要有层次感,它们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因为这样才能读出麦浪的热烈,体现出夏天来临时的速度快,气势磅礴,听起来很有层次感。
师:评点得真好,那么你乐意把你的感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3:我乐意(朗读这句话)。
生4:在读的过程中像生3这样处理,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来临的热烈、气势,仿佛麦浪就要迎面扑来了。
以学生为主体,把朗读权、评价权还给学生。学生间展开了互评,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并且扎实有效地进行了语感训练。让学生畅所欲言,激活了课堂学习气氛,创造了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新课堂。
5.迁移阅读,开阔朗读视野。
鲁迅先生说:“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只靠课内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形式多样的课外朗读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朗读,能让学生对朗读的意义有更深层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不仅让学生的读书生活更丰富,有利于提升内在修养,而且会使学生对课内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实现举一反三。
(1)选择优秀读物。
要激发学生对课外朗读的兴趣,首先就要有好的课外朗读素材。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一本好的读物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应结合本学段语文教材的特点,以课内教材为基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变封闭为开放,由一本书带动几本乃至几十本的课外读物。只有课内外读物相互启发相互影响,才能使学生朗读能力得到更全面的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挑选课外朗读读物时,不必受考点的束缚,因而就有广泛的选择空间,如名人传记、寓言童话、科普小品、艺术鉴赏类等都是学生朗读的上佳选择。班级内也可以开辟“图书角”,由学生提供有益的书刊供大家交流分享。
(2)开展课外朗读活动。
开展主题朗诵会,由学生自主组织朗诵比赛,在班级中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展示,朗读材料自由选择,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经典名著,还可以是自己原创的文章。赛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对朗读进行评价,并对优秀的选手进行奖励。这种开放式朗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能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
五、结语
朗讀教学是构建语文殿堂的重要基石,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对语文的感悟可以在吟诵涵泳中缘起,对语文的情思可以在抑扬顿挫间引发。化讲为读,化说为读,以读为本,让朗读回到它应有的地位,让语文课堂再现书声琅琅,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良好语感,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朗读的作用,精心设计朗读方案,深刻理解朗读内涵,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朗读实践能力,开展科学有效的朗读教学,师生共享朗读魅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才是语文的真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
[5]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语文出版社.
[6]关于朗读教学科学化的思考.语文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