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2015-09-10卢珊珊
卢珊珊
摘 要: 本文讨论了文化、语言和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翻译过程不仅仅指表层语言字符之间的转换,更深层的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转换。不同民族的思维、习俗和宗教传统等文化因素的不同影响了翻译活动,对此,一般的处理方法有两种:异化与归化,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考虑译者的目的、文本類型和读者对象。
关键词: 文化 翻译 归化 异化
一、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系统,语言不但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文化的基石与载体。Juri Lotman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JuriLotman & B.A. Uspensky,1978)。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语言与文化这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翻译过程始于一种语言,又终于另一种语言,所以它不仅仅指表层上语言字符之间的转换,更深层的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转换。卡撒格兰德就曾说:“译者事实上不是在翻译语言,而是在翻译文化。”(Casagrande,1954)
在翻译文章时,不仅要着眼于字词句的翻译,以及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运用,更要将语篇置于两种文化语境下分析研究。
二、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
正因为文化与翻译密不可分,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下面以中西文化差异为例,列举几个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
(一)思维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思维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同。
“从七仙女到月宫嫦娥,中国古代文化认为仙女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所以有‘她美若天仙’这样的话,而西方文化中是没有天仙的,因此用‘She is as beautiful as Helen’(曾引发了十年特洛伊战争)来比喻女人的美”。
(二)习俗差异
习俗就是习惯、风俗;个人或集体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各民族在问候、致谢、告辞等方面有着不同的习俗。
比如表达问候时,中国人经常会说“你吃了吗?”或者“您这是去哪儿啊?”之类的话,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在询问对方是否吃饭了或是对方的去向,只是习惯性的问候方式;西方人对此难以理解,他们一般就只说“How do you do.”或是“Hello.”。
(三)宗教传统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
许多词汇、习语都与宗教有关,比如人们祝福他人获得好运时,西方国家的人会说“god bless you”;中国人则会说“佛祖保佑”。人们躲过灾祸时,西方国家的人会说“thanks god”;中国人则常说“谢天谢地”。
此外,还有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地域环境等文化因素的差异,都是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如何处理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
既然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大体而言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法:一种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另一种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但在翻译文本时,选择哪种处理方法还需考虑译者的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对象。
(一)因译者的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译者之所以会译出不同的版本,与译者的目的不无相关。译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传播介绍源语为目的,即将源语的社会文化如风土人情、信仰习俗等介绍给目的语读者,使其对源语文化有一定认识,甚至引发进一步了解的兴趣。针对此类目的,翻译时一般多采取异化的策略。另一种是以便于取悦目的语读者、便于其理解为目的,此类宜采用归化的策略。
比如陈延良和傅东华对《飘》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文中有一句“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陈延良译为“斯佳丽·奥哈拉长得并不美,但是男人一旦像塔尔顿家孪生兄弟那样给她的魅力迷住往往就不大理会这点。”,傅东华则译为“那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似的。”。
比较两人的翻译,陈延良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他将人物姓名按照发音逐字翻译,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有别于中国文化的异域文化与异国情调。傅东华则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对人物姓名的翻译更迎合了中国读者的胃口,使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二)因文本类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待不同的文本类型时,译者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西方翻译研究学派德国学者、翻译家赖斯将语言文本分为以下四类:(1)表达功能文本;(2)信息功能文本;(3)感召功能文本;(4)视听性文本。
翻译第一类文本时,由于涉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较多的社会思想和文化习俗。一般宜采用异化为主的方法,译者不单需要完整流畅地译出原作的内容,同时要尽量使译作与原作在语言形式、语言风格及篇章结构等方面保持一致。这些形式是每个作者有别于其他人的独具的特色,好的译作可以还原原作者的风貌,达到目的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使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阅读时有相同的感受。但是,有时译语与源语不能达到完美的一致,为了便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我们应适当变通。翻译第二、三、四类文本时,由于翻译目的在于内容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流畅性,并不拘于形式,因此大多采用归化为主的方法。以下面的广告语翻译为例。
1.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语“Good to the last drop”,在中国市场上被翻译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2. “diamond lasts forever.”被译作“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3.“When there is way,there is Toyota.”丰田车的广告被译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第一句的翻译形式虽与原句不同,但两个四字词语同样深入人心。第二、三句的翻译也采用了归化的方法,做到了成功的再创造,堪与原句媲美。
当然,翻译不同文章时,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做到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三)因读者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除了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外,选择翻译方法时,我们还应注意读者对象。著名翻译理论家Nida就提出过“为读者服務为中心”的观点,翻译时对象不同,方法当然也不同。
《圣经》的翻译就是一个例子,在西方翻译史中,不同时期的翻译家翻译过的名著数不胜数,但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圣经》。究其翻译兴盛的原因,在于人们的需求:在近代,统治阶级希望通过《圣经》控制和安抚民众,使其安于现状;广大的人民群众,急需从压迫困苦中找到慰藉与信仰。现代人民的需求大多在于信仰或是研究。又因不同的读者群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不同,《圣经》有了不同的译本。针对研读此书的读者,译者需要采用异化的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下路源语文化的特征,使读者对源语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与认识。针对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信教者或是只想对此书有大致了解的读者,译者适宜采用归化的表达方式,意译书中出现的文化因素。
总之,归化追求译文符合目的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取悦目的语读者,满足其无文化差异方面理解障碍的阅读需求;异化追求保留源语语言及文化本身的特色,满足译入语读者对译文“原汁原味”的需求。在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时,不论选择何种策略,都应着眼于读者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Cassgrande,J.B.The Ends of Trans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1954(4).
[2]Lotman,Juri & Uspensky,B.A.(1978):On the Semiotic Mechanism of Culture, New York History,IX(2)pp.211-32.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4]Reiss 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 &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作者系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