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文课堂,丰厚生命底色
2015-09-10黄小青
黄小青
“听黄爱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做黄爱华老师的学生是一种幸福”。这是在没有亲眼目睹过黄老师、没有亲耳闻过黄老师的课之前,所听到的众人对黄老师的“同声合唱”。他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之精妙、语言之精辟、指导之精巧,自不用多言,尤其他的课堂时时彰显的人文关怀不得不让人认为“做黄爱华老师的学生是一种幸福”。然而看我们的身边,看我们的课堂,又有多少人文关怀在无声地流失。
新课程呼唤的新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我们要杜绝霸权主义,防止人文关怀的流失,一切从课堂做起。
一、从课堂策划上彰显人文关怀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数学学习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尽兴“玩”数学。因此,教学策划时,教师要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变化同步的情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设计简短而富有激情的导语,用谜语、故事、游戏等导入新课,还可以让学生就课题进行质疑;课中,老师可以设计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末,询问学生疑难解决情况和交流感受。这样一个过程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倾注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比如:在《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的设计中,黄爱华老师通过黄河队与长江队进行比赛的游戏形式展开教学,把方法的讲解贯穿游戏始终,这不仅贴合儿童心理,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游戏规则的引导下,答案很快就变得明晰,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掌握方法,解决困难。每次游戏时,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这样“边玩边学”的设计,无形中体现了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二、从课堂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关注生命是教育的真谛。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人文关怀已逐渐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习惯从宏观上把握,忽视从微观处着手。特级教师于永正上完一节课曾对学生这样说:“下课后最要紧的是上厕所。”还有一位年轻教师对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这节课我们玩了硬币,下课请洗手”……正是这些细节最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堆细节”。那在课堂上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酝酿教学的激情
课堂中教师的枯燥讲解,会造成学生的昏昏欲睡;课堂中教师的心灰意冷,会造成学生的信心丧失,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该充满激情,通过充满激情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情感、态度、认知、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反应,进而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如《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开始时,黄老师就热情地与学生问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接着热情地带领学生进行游戏、参与学生的游戏在进行游戏时,学生都有想赢,想争第一的心态,黄老师充分理解学生,在恰当的时候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营造尊重的氛围
人文性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中师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不在于蹲下来的形式,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见解及学生的差异,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展个性。黄爱华老师曾经上了一课《24时计时法》,开头播了一段《新闻联播》的音乐,他让学生猜,一位学生说错了,当时学生都笑他,场面很是尴尬。那位学生看上去很失落,教师在这时可故意在课堂上给予他四五次发言机会,提升他的自信度,让他觉得轻松、安全,把开场的烦恼抛开。试想在这样的关爱下,学生怎么不快乐呢?
3.运用积极的评价
(1)多用激励语言。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教师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民主的心态,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甚至看似不可思议的想法都应该以肯定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表示赞许。如果对学生的大胆参与挖苦、讽刺与训斥,那回报教师的将是隔阂、冷漠与敌视。
(2)多用赏识教育。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挖掘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所以我们常讲:“上课时口袋里多装满些高帽子,课堂上发给学生。”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赞美学生,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教师一个赞赏的点头、一句肯定的话语、一缕赞许的目光,都会让每一个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4.给予期待的目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性课堂中,教师就要学会等待,教师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成功。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回答问题时,学生常常兴冲冲地站起来,不是张口结舌,就是“恩恩啊啊”说了前半段而说不出后半段,教师这时就会急于把标准答案引着他们说出来。今天的孩子已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不能操之过急,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学会期待,留给他们自我寻求答案的时间,为他们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远离穷追猛打式的提问,推翻“标准答案”的樊篱。
细节之处方显我们精神。在课堂细节处呵护和关照稚嫩的生命,也就实实在在地关注一个个大写的“人”,我们就真正在践行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