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塞小说中的“自我解放”诉求
2015-09-10乔忻如
乔忻如
摘 要: 本文以分析黑塞小说《轮下》中第二主人公对十七、十八世纪德国教育体制的反抗为主线,结合浪漫主义自然人性观点,表现“教育产品”中的另类在面对神学院僵化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时,为自我个性解放时和自我救赎作出的不懈努力,是作家内心表现的“个体意识”和人性发展的释放。
关键词: 自我解放 抗争 个体意识 《在轮下》
一、黑塞作品中自我解放诉求的形成
提起二十世纪德国著名的文学家,赫尔曼·黑塞是不得不提的。他出生于1877年的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黑森地区的小城卡尔夫,于1962年在瑞士逝世。黑塞一生经历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的革命和魏玛共和国、希特勒统治的第三帝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他逝世还是东、西德并存的时期。黑塞在一篇自传散文中说过这样的话:“我从13岁开始就明白这一点:要么当个诗人,否则什么也不想当。”黑塞在一生中,从青年时代直到晚年都没有停止过写诗。诗歌创作对于黑塞来说意义非凡。黑塞的诗歌有很多充满了浪漫气息,从他最初的诗集《浪漫之歌》的书名,足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他的文学创作主要继承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传统,而在二十世纪初叶,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正盛行欧洲文坛,黑塞的“古典”风格,使他拥有了“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的称号。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故乡”、“母亲”等概念,他经常回忆起故乡和母亲,“儿时未受硝烟毒化的老家是黑塞真正的精神故乡,这却是他历尽沧桑后的体会,69岁老人的回忆满溢着与少时几近截然不同的感激之情。他写道:‘我重新出版了《美丽的青春》(1907年),……书中相当忠实地叙述了我们的少年时光、我们的老房子、我们的家乡。但是,我写那本书的时候,还不完全明白我们生长在其中的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它如何造就了我们。那是个德国色彩和基督教色彩很浓的世界,不过在那儿可以看到全世界,它与全世界有联系,它是个完整的、自我和谐的、未受损伤的健康世界,我们破洞,没有面纱,是个人道的基督教世界。’”①黑塞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的一份《自传》(1948年)中有这样的表述:“我大部分学生年代是在符腾堡拉丁学校度过的,也在毛尔布隆神学校学过一段时间神学。我学得很轻松,拉丁语成绩优秀,希腊语成绩则平平而已,然而我却较难管教,我难以适应那种压制和扼杀个性的虔信派教徒式是教育方式。从12岁开始,我的愿望和目标就是成为诗人,却找不到一条正常的、正规的途径,以致我的选择略遭挫折。”对儿子寄予厚望的父亲要他继承父业,强迫儿子苦读书以通过有利于前途的考试。1890年,黑塞参加符腾堡州优秀学生会考,成绩名列前茅,得以进入毛尔布隆神学校,却在半年后逃离,回家后企图自杀,成为家庭的“问题儿童”,最后在书店当学徒工,在机缘巧合下开始了作家生涯。
二、《在轮下》中体现的个体意识抗争与其社会悲剧
黑塞的作品多反映弱小个体对强大现实的抗争,这与他所处的历史时期不无关系,他“必须面对作为个体的人在世俗社会压迫下的茫然无处和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社会危机”②。在黑塞早期出版的作品中,如《在轮下》、《盖特露德》等,都从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个体出发,展现其在残酷社会现实中的反抗和呐喊,以及因此产生的内心矛盾冲突,强调个人意识的觉醒。出版于1906年的小说《轮下》是黑塞写于在卡尔夫老家最后一次长住期间。众多黑塞研究者都将这部作品看做是黑塞的自传体小说。的确,文章中两位主人公恰恰就是黑塞少年时期的双极性结合体,“一个轻率,一个认真;一个是诗人,一个追逐功名”③,少年的黑塞与文中主人公一样都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在那里黑塞度过一段并不愉快的时光,逐渐患上了抑郁和神经衰弱,甚至企图自杀,这点像极了汉斯,但不幸的是汉斯最终走上了不归路。黑塞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了精神障碍,成了知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这点又像极了《在轮下》中的第二主人公赫尔曼,他不屑功名利禄,追求自我解放,最终被学校开除,又获得了新生。“青年黑塞不断思索的问题是:一切生物都在阳光下按照各自的生命规律活着,唯有人类却受着自己所制定框架的约束,屈从于未必全部正确的种种条规”④。学校是黑塞唯一认真对待、也是不时触动他的当代文化问题所在。通过《轮下》黑塞想极力阐述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神学院教育的弊端。在宗教思想盛行的时代,学校教育必然受其影响,教育的重点不再是注重人性的自由发展而是遵循宗教的教义,让学生学习刻板的神学理论和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思想。《轮下》这个题目两重含义有其值得深思的地方,一种含义是表示丧身在车轮下;另一种含义是道德和人格方面的沉沦。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So ist’s gut,so ist’s recht,mein Lieber.Nur nicht matt werden,sonst kommt man unters Rad.”⑤这是校长在得知汉斯与赫尔曼·海尔涅政治交往和汉斯成绩逐渐下降后亲口对汉斯说的。他称汉斯为“mein Lieber”(我亲爱的学生),原因是汉斯以前成绩优异。“So ist’s gut,so ist’s recht”指的又是他,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神学院这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者对汉斯的要求:每天认真学习,而不是跟海尔涅整日“瞎混”,他把汉斯与海尔涅之间的纯友谊的交往看做是“matt werden”(是件不光彩的事)。在后半句话中他用的是“man”(人们)这个泛指的词,说明不仅仅是汉斯你跟海尔涅交往下去会沉沦,其他人也会同样如此。由此可见,根源是在于海尔涅而不是他在责备的他眼中的好学生,虽然校长直接责怪是汉斯,但他间接地而且目标明确地在责备海尔涅。从中足以看出神学院校长对海尔涅一类人的鄙视和不屑,把他视为异类。在神学院教育体制占统治地位时期,跟西方教会在政治体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是一样的,谁不依照他们的准则和规范做事,就会被排除在外,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小说中的第二主人公海尔涅也是这样的人物,他寻求自我解放和救赎,逆神学院的教育体制而行,就被看做是会影响和危害其他同学的不良学生。
三、《在轮下》主人公悲剧形成的分析
与主人公汉斯·吉本哈特完全不同的是赫尔曼·海尔涅在这部小说中是一个反叛人物,他有着与汉斯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小说的第三章中汉斯在独自散步(allein spazieren gehend⑥)的无意中发现海尔涅也在此处。独自一人散步可以看出汉斯在神学院的孤单,与此同时海尔涅也是独自一人坐在水边,同样是一个孤单的人,依照他们的年龄本应是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但是他们却选择独处,足以显示出他们在神学院都没有找到存在的乐趣和价值。当汉斯问海尔涅在干什么时,他的回答却是“Homer lesen”⑦(读荷马的作品)。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接着往下读,汉斯的一席话道出了真相:“Glaub’ich nicht.Ich weiβschon,was du machst.”(我不相信。我知道你在做什么。)“Natürlich.Gedichtet hast du.”⑧(肯定是在写诗)为什么海尔涅一开始没有对汉斯讲实话呢?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在顾及神学院的规定和条例,在神学院里学生学习的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古希腊的哲学、文学等,当汉斯问及他就想用一个正当的理由搪塞他,可见神学院的校规如此严厉。他知道写诗是学校禁止的事情,但他还做,可见他在心中的反叛心理有多么严重。诗歌是最能让人抒发情感的东西,学校的禁止说明是对学生自由发展的遏制,但海尔涅仍然这么做,说明他内心反抗这种教育制度的决心和勇气并且已付诸行动。
第四章结尾处提到海尔涅在课堂上缺席了,人们马上联想到了先前的Hindu,他被人们发现淹死在水中,但也可看做是一种解脱。但黑塞用的却是Verschwinden⑨(消失)这个词,说明作者想说明他是在逃离神学院这个地方,而不是真正消失。“……nur dachte diesmal niemand an ein Versp?覿ten.”⑩人们凭主观判断认为海尔涅也跟Hindu一样是不是单纯的迟到或缺席而是处于某种原因消失或是死亡了。“Man verteilte sich,lief und schrie durch die W?覿lder,und manche,auch zwei von den Lehrern,hielten es nicht für unm?觟glich,dass er sich ein Leib angetan habe.”{11}黑塞深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而“森林”又是浪漫派作家乐于描写的事物,因为只有森林才是人们可以隐蔽的地方,而且不容易被别人找到,反抗现世的制度和体制,当无能为力时只能选择逃避,这正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小说中海尔涅也是在对反对神学院教育体制做出抗争,但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他选择逃避作为自己抗争的形式和方法。“Leib”人们又主观地认为他是自杀了,因为在别人眼中,他是学校的不良学生。“Unter den Schlüern fand die Annahme,er sei ins Wasser gesprungen,den meisten Glauben.”{12}在同学们的眼中,海尔涅也是不良学生,在他们看来他极有可能跳入水中。他们的“Annahme”就是根据某些信息主观臆想出来的,他们能够获得的信息,是从老师们的言行举止中获得的,他不遵守学校的规定和规章,就被老师们视为不良学生,甚至禁止他与其他所谓的好学生来往,学生们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逐渐对海尔涅有了成见——就是他们做出判断的依据。海尔涅“……lag ein paar Meilen entfernt in einem Geh?觟lz.Er fror und konnte nicht schlafen,doch atmete er in einem tiefen Freiheitsgefühle mchtig auf und streckte die Glieder,als w?覿re er aus einem engen K?覿fig entronnen.”他躺在小树丛中强烈地呼吸“自由的感觉”、自由地“伸展四肢”,以前他的身心都被束缚得太久了,以致现在他在小树丛中能够自由地呼吸,神学院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可怕的“牢笼”,现在他逃脱了这个囚笼。“w?覿hrend er durch das noch frühlingshaft lichte Gezweige Nachtschw?覿rze,Sterne und schnellsegelnde Wolken beschaute.Wohin er schlieβlich k?覿me,war ihm einerlei;wenigstens war er nun dem verhassten Kloster entsprungen und hatte dem Ephorus gezeigt,dass sein Wille st?覿rker war als Befehle und Verbote.”{13}“Sterne”和“Wolken”都是浪漫派特别钟爱的描写事物。因为星星和云朵都是自由的象征,能够使人产生联想,在海尔涅心中自由是他最终追求的目标,躺在树丛中仰望天空眼里能看到就是星星和云朵。他是孤单一个人离开学校追求“自由解放”,他要告诉大家——神学院和校长,他追求自由的意志比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育体制强烈得多。他是黑塞在这部小说中追求自我解放的“骑士”,是黑塞式的“自我抗争和自我救赎”。当他再次回到学校时“Er trug aber den Kopf hoch und schien seine kleine Geniereise gar nicht zu bereuen.”{14}他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unschuldig(无罪的),高高地抬起头,毫无后悔他这次小小的“逃逸”,他觉得这次小小的“Reise”(旅行)完全是明智之举,旅游是可以让人们身心达到彻底放松的活动。海尔涅的这次出走,对于他来说是吸取“养分”和自由空气。“Er wurde in Schanden entlassen und reiste abends mit seinem Vater auf Nichtwiederkommen ab.”最后他不幸被神学院开除了(wurde in Schanden entlassen),“Schanden”这个词是对于当时大部分人来说的,神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会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但是这对海尔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与父亲是晚上动身出发回家,关于“Nacht”也是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乐于描写的,因为在夜晚有利于充满自由思想的被禁锢思想所束缚的人摆脱现实中残酷的枷锁。再者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被当时大多数人看做是不正当的事。文中“出发”用的是“abreisen”而不是“abfahren”,这个“reisen”跟“Geniereise”相呼应。“Die Entfernung und die entschwindende Zeit ver?覿nderten das allgemeine Urteil,und manche sahen dem seinerzeit ?覿ngstlich gemiedenen Flüchtling sp?覿ter nach wie einem entflogenen Adler.”黑塞用了“Adler”这个词,寓意海尔涅是“Adler”,足见黑塞对海尔涅及他这种行为的推崇。
四、个体意识显现与自我解放诉求的现实意义
“有人把黑塞对于个体人的关怀和他的浪漫主义自然人性观联系起来分析,例如学者楚旭指出黑塞《在轮下》‘抒发心灵的孤寂,描绘青年人的彷徨和苦闷’,是为了主张‘顺从自然,返回自然’”。《轮下》中海尔涅经常在大自然中写诗歌并且在最后一次逃离神学院的时候也是落脚在大自然中(森林、小树丛),这就是顺从和返回自然。在黑塞小说中经常把浪漫主义的个性发展观寻求的是人和谐发展,受其曾当过印度传教士的祖父的影响黑塞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虽然这部小说是黑塞发泄内心对神学院僵化的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对其的反抗,但可看做是黑塞寻求自我、个性解放和自我救赎的抒发。“对人的‘存在’问题的关注是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一个重要的也是中心的主题。黑塞是这个时期的作家,他的创作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存在状态”{15}。人物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存在,只能选择“被动死亡”{16}。
描写人在生存困境中的悲凉和他们的挣扎与抗争。黑塞本人在1929年写给玛丽亚·露易丝·杜蒙(Marie Louise Dumont)的信里曾经说道:“人格产生于彼此对立的两种力量——对个人生活寻求“自我”之路的强烈渴望和周围环境使人屈从的要求。”“道家的对立统一思想是赫尔曼·黑塞创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17}在《轮下》这部小说中海尔涅这个人物作为主人公汉斯的对立面——一个是反抗学校规章的狂妄的不良学生,而另一个是用功学习、天资聪颖的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这两个学生有其统一性,同样是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被学校开除,但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另一个却以悲剧结束生命。“所以人要选择,夺回自己承担自己,提倡行动、冒险和反抗”,否则就会沦为在轮下的牺牲品{18}。黑塞在《在轮下》中“尽情抨击了当时腐朽的教育制度,为自己的少年苦难默哀,自我重获新生,完成了自我灵魂的一次救赎”{19}。“自我解放”的诉求和“个体意识”是黑塞小说中蕴涵的深层含义。
注释:
①张佩芬.黑塞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②廖峻.分裂与统一对立与融合——浅析赫尔曼·黑塞作品中双极性主题的发展.重庆: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1).
③赫尔曼·黑塞著.潘子立译.轮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75.
④张佩芬.黑塞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5.
⑤Hermann Hesse.Unterm Rad.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3.
⑥同上,第67页.
⑦同上.
⑧同上.
⑨同上,第105页.
⑩同上.
{11}同上.
{12}同上.
{13}同上,第106页.
{14}同上.
{15}吴华英,肖燕芳.拷问生存困境——对黑塞小说的一种整体解读.湘潭: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3).
{16}同上.
{17}同上.
{18}同上.
{19}陈壮鹰.从心灵黑洞走向现实荒原——感受黑塞小说中创伤记忆的自我救赎.上海:德国研究,2010,(01).
参考文献:
[1]张佩芬.黑塞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赫尔曼·黑塞.轮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Hermann Hesse.Unterm Rad[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廖峻.分裂与统一对立与融合——浅析赫尔曼·黑塞作品中双极性主题的发展[A].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0(1):74-77.
[5]吴华英,肖燕芳.拷问生存困境——对黑塞小说的一种整体解读[A].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3):37-39.
[6]陈壮鹰.从心灵黑洞走向现实荒原——感受黑塞小说中创伤记忆的自我救赎[A].德国研究,2010,25(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