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微深处促进高效课堂

2015-09-10周文杰

考试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陨石坑玻璃球月球

周文杰

《细节决定成败》是汪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管理、咨询工作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写成的一部管理专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具有实际作用。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任何一个细节做得不好,都可能造成很大甚至是不可弥补的损失。一节课40分钟,每位老师都能上,只是上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一些细节决定完成的质量。

现以六年级(上册)《登月之旅》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一、教学材料——精挑、细选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材料,必须由教师在实验前多次试验,确定效果才能使用。

《登月之旅》一课,通过几次教学发现,如何展现一个有大大小小的坑的月球是一个难题,用橡皮泥做效果不明显,做一个模型太费时费力,最后在网上寻找了一幅月球的卫星图片,从而轻易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为下面的探究做好了铺垫。在探究陨石坑形成的成因时,如果选用石子,首先石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石子在下落的作用下造成的陨石坑规格和形状完全不一,这样实验效果难免会出现大不相同,从而影响实验的探究。所以,我针对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如下改进:选用大小不一的玻璃球替代石子。

玻璃球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儿时都玩过,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兴趣更浓厚,既统一了材料的规格大小,又优化了实验现象,使实验效果显著。

二、教学环节——细致、有序

1.导入力求短而精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就顺了,并且不同特点的导课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登月之旅》一课导入环节,我先后设计了古诗、赏月等方案,但总认为让学生在心灵上震撼还差了些。偶然中,在网上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一则关于月亮的新闻,今年的月亮很特别,十五的月亮一般都是十六圆,但今年的月亮十五圆。所以我就以新闻“超级月亮”为开场白,出示了一张暗淡的月球卫星对比照,让学生对比同一事物的不一样的美产生不同的美感效应。这样在好奇心得驱使作用下,学生为解开心中的疑虑,积极地感悟。

2.追问力求及时高效

课堂是由许许多多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精彩的教学细节使课堂充满思辨性质和灵性,而教师有价值的一次次追问则是整个教学细节中的精彩细节,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拨正学生偏离轨道的思维路径。

我在教学《登月之旅》这课时,有以下一段追问:

师:“你认为大大小小的坑怎样形成的?”

生:“陨石撞的、流星撞的。”(要知道,这样的回答有很多学生不是因为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才知道的,而是因为课外看了很多《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对于陨石撞月球还是流星撞月球不及时纠正错误答案就会误导其他的学生)

师:“你看过流星吗?它出现的时间长不长呢?”

(这一追问是让学生对他们回答的答案产生质疑)

生:“看过,转眼即逝。”

师:“这么短,它能撞到月球吗?”

(这一追问否定了流星撞月球的猜想)

生:“肯定不能。”

师:“那到底是陨石撞的还是流星撞的呢?

(这一追问,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月球坑的成因,为探究打下基础)

生:“陨石。”

从以上追问看,教师追问不仅可以有效地排除不科学的答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设计实验——胆大、心细

设计实验方案是学生根据科学猜想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有的教师经常把方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方案动手操作。从学生的操作过程看,虽然学生都主动参与实验,但都按部就班,缺乏自己的思考,为操作而操作,课堂显得热闹有余而实效不足,因此一定要让经历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探究陨石坑实验时,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材料:塑料水槽、沙子、塑料直尺、玻璃球2个(一大一小)。根据这些材料,请学生先创造两个陨石坑,再请学生思考陨石坑的大小的成因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独立思考、讨论)

师:哪一组汇报探究陨石坑大小的成因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可以互相提问或补充。

生1:可以用不同的力度往沙盘中扔同一个玻璃球生2:我有问题,扔的时候怎样控制力度更方向呢?生3:可以扔2个不同的玻璃球。生4:我有问题,我觉得不公平一个大一个小。生1:我想到了,可以直接让它自己掉下去。如果放高一点和放低一点他们的力度就不一样了,也就是可以控制高度,来比较坑的大小。生5:我有补充,假如坑的大小与玻璃球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控制他们落下的高度,这样观察就能发现现象。

生(通过交流,形成了两种探究实验方案):(1)不同高度,同一玻璃球扔下。(2)相同高度,不同玻璃球扔下。

上述例子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把自己的猜想与实验方案与其他人交流,学会科学表达、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思考。这样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形成实验方案,学生在交流中保持高涨的情绪,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持续探究。由此可见,学生的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能力是不容否定的。引导学生交流思考设计实验,是让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形成良好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干好每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是细节。把握细节、注重细节是成功的关键,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把细节做细为科学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徐明荣.小学科学课材料管理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2.

猜你喜欢

陨石坑玻璃球月球
会爬坡的玻璃球
到月球上“飙车”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弹玻璃球
一颦一笑
科学家在黑龙江新发现陨石坑
玻璃球大搜寻
陨石坑里藏着什么
一种基于陨石坑拟合椭圆的着陆器位姿估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