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思考
2015-09-10彭锡明
彭锡明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教师培养的意义,分析了教师培养的困境,给出了教师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培养 意义 困境 路径
建设一支高素质、业务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勇于实践的高职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加强教师培养则是搞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素质的重点在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与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育人。重视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培养高职院校人才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既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一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则是不可能担当起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重任的。
2.有利于教师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一定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对教师个体的培养主要包括教师道德品质、教师知识水平、教师专业技能三方面。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二、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困境分析
1.教师工作与精神压力大。
当前高职院校仍然存在教师地位不高、尊重教师的氛围不浓等现象,教师的福利待遇低、科研、职称晋升压力大等问题的不断升级,使得教师不愿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工作上。高职教学课时量大,而教学人员不多,一些教师整天疲于上课,存在身体透支现象,对教师的培养存在一定影响。
2.学校对教师培养的忽视。
片面重视教师教学工作量,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及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状况看,其方向还是好的,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教学视野,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其中有大批一线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以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承担着重要角色,他们是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希望。但是,也应看到当今高职院校选任的教师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他们大多生长在社会改革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不乏一些教师对教育事业丧失责任心、敬业精神缺乏甚至出现学术腐败现象。学校应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能很快进入教师角色。
三、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路径
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于学校和企业,这类来源于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理论基础扎实,授课、科研都不存问题,但由于自己在学校动手比较少,也没下厂锻炼过,因此实践经验不足。对于来源于企业的教师来说,实践经验丰富,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理论教学存在不足。所以,加强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1.加强培训,丰富理论知识。
对于有能力的高职院校可以派教师进修培训,或派往国际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访问学习,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及管理经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接受新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建设的基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是教师培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教师培养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体现了师德的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我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自己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乐趣。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理论、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技术、班级组织与管理等。
2.下厂提高操作技能。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强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养成,建设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各地学校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教师定期下厂实习锻炼,从事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实际生产等工作,让教师先在“做中学”,再在“做中教”。教师下厂锻炼这种培训模式,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拉近了课堂教学和企业的距离,切实加深了教师对工厂的认知,丰富了教学实例,而且培养了教师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明确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向,更让教师明确了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高职学校技能培训和实训指导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得教师对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贴近企业需要,从而建设一支“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教师下厂实习,突破了师资培训“从学校到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构建了“从学校到企业,重理论重实践”的双重模式。
四、结语
为了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具有丰富实践教育经验的高职教师,满足高职院校建设的需求和要求,高职教师的培养要不断推进,除了相关部门要给予重视外,教师还必须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文功,宗怡,何雅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实践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