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研究
2015-09-10刘凤娟
刘凤娟
一、研究教学情境的目的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中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概念界定
(一)教学情境内涵
所谓“情境”,就是一种“氛围”,它能激发人们主动地联想、想象和思维,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良好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积极作用,不良的情境在事件发展中起消极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境中,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浓厚的兴趣。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简单地说,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
(二)情境的内容
情境的内容包含非数学成分和数学成分两部分。非数学成分指情境的情节、造型、色彩、音像等因素,能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给人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非数学成分所起的作用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内容是数学的。数学成分包括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数学术语、数学思想等。
小学生形成兴趣的一般特点是先从非数学的内容的兴趣开始,因为非数学的内容能刺激人的眼球,能另人愉快,因而他首先关心的是非数学的内容。因为关心,所以产生了兴趣,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会长期停留在“故事的情节和动物的造型”上,要很快地进入数学内容的层面,学生不能停留在对非数学内容的兴趣上,必须转移到对数学的兴趣上,即对数学内容和数学活动的充分注意。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理念。
三、课堂教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搞好课堂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增效减负的关键。课堂是否有情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对优化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实现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的课堂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而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
根据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学习受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新的信息只有被原有知识结构所容纳,才能被学习者所学习。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要求教师适应学生,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指出,心理活动是由“知”和“意”组成的,即分成意向活动和认知活动两种。所谓认识活动,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活动,包括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意向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包括情绪、意志,欲念等心理过程。这就是心理活动二分法。心理学理论中的二分法为“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
五、达成情境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自然和谐;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提高参与质量,使学习活动充满趣味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沟通已知和未知,联通数学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句话,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六、结语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有效情境在其间起着桥梁作用,使学生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提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但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只有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发展,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