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模式探究
2015-09-10王亮玲
王亮玲
摘 要: 中职语文的理论性特征与中职教育的职业化特征的冲突,导致中职学生出现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倾向,而中职语文成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又使中职教育不得不开展语文教育改革。通过对中职语文发展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的尝试,并探究开展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中职语文 职业化教学 实践应用
一、职业化教学的内涵分析
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多实践性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中职教育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关于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而不以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为主。也就是说,中职语文的职业化教学不是向学生传授全面且系统的语文知识,而是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和社会的不同需求向学生提供实践知识和应用知识。语文知识的传授不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和技能训练相联系,树立语文知识为其他学科服务的基本理念,实现中职语文的职业化教学。同时,采用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模式的课堂要实行素质教育,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主导,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自我思考,以与同伴的学习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学习。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取消考试压力和分数衡量标准,企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沉闷局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敢于发现、敢于探索的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中职教育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性专业课程,如舞蹈、书法、手工、武术、计算机修理等,中职学生将大部分精心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认为专业课程才是谋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可以直观展示的本领。而对于语文则表示出轻视的态度,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以致中职学生在语文成果上出现书信格式不明确、请假不规范、语言写作词乏、病句多、文本阅读能力低、口语表达能力不佳等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90%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学不实用,语文是对中国传统优秀作品的赏析和解读,这些内容包含古文和诗歌,这些内容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没有明显成效。通过对中职语文教育历史的分析发现,其根源是中职教育的职业化特征与语文教学传统方式的矛盾。语文教学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和中职院校并没有呈现出明显不同,中职院校大多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对中国传统优秀作品的赏析,这些作品固然对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与现代化文本写作和语言表达却存在很大差别。同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品总是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扬,是语文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这从语文课堂上教师基本将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古文和古诗词的解读上,而关于现代作品则由学生自己赏析可以看出。中国优秀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课堂沉闷和枯燥。
三、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模式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职业化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相吻合的。职业化教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支配的课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丰富公开课教学形式的手段,而是促进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新知识,进行知识自主建构的重要支架和重要工具,也就是说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描写春景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特点在于语言优美,描写景色非常细致,能够讲清语言使用的修辞手法,却无法抒发语言的美。这时,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在小组间展开朗读比赛,然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对大家公认的朗读高手,具体分析这名学生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读出了文章语言怎样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点评解读和分析作者的语言,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美文或者诗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扩展了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已有的知识。
(二)以学生的专业为指导设计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育发展的瓶颈是中职语文教育与学生专业学习脱节,造成语文课堂空洞和说大话,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育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通过设计联系学生专业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真正实现语文知识为专业知识服务。例如,在诗歌赏析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关于中国古代七绝诗和七律诗的刻板赏析内容,针对幼师专业学生的特征,改为对著名儿歌和儿童诗的赏析,引导学生掌握儿歌。儿童诗富有情趣、短小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贴近学生生活的特征,以及儿歌、儿童诗区别于成人作品“以真为美”、“以善为美”的特征。然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为幼儿正确洗手的步骤创作一首儿歌或者儿童诗,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赏析,然后小组之间的展示,引导学生对自我作品进行赏析,渗透诗歌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有效调动该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地对儿歌进行编写促进了语文知识的运用,实现了语文知识与专业的密切结合,实现了语文知识的职业化。
(三)利用课外实践促进中职教育职业化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无论是字词句的准确使用、语文文本的理解、语言的表达和写作,还是文学知识的积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单一的课堂学习无法达到语文知识丰富性的要求,语文课堂实践是有限的,语文课堂所能接受的语文知识也是有限的,而语文学习是无边境的,因此,语文学习必须突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语文文本阅读、文学知识写作及语言表达。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语文学习的运用和学习上融入专业知识,如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语言文本,在学生组织的诗歌朗诵和演讲比赛中融入专业要求,诗歌朗诵的主题和演讲比赛的内容选择与专业相关的题目或者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展开关于各种报告、书信及汇报的实践运用,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电脑基本知识的介绍汇报、对出现问题的详细解说等,通过这些实践促进中职语文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要与中职教育职业化特征相适应,要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设计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增强语文的实用性,结合中职学生思维活跃开放的特征,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展开关于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真正实现中职语文为学生专业服务,中职语文教学职业化。
参考文献:
[1]杨桂明.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模式的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47.
[2]李枝荣.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9,09:22-23.
[3]李莉.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