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技术课堂中“教”与“不教”的艺术
2015-09-10周扬陈翠萍
周扬 陈翠萍
摘 要: 新课程观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不能丧失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有选择性地实施“教”,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同时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当把“教”与“不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校有限的学习接触无限的信息世界。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 不教 处理 选择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围绕这一命题,许多教育家在精心设计“怎样教”的同时,往往都瞻望“不教”的理想。那是因为,“不需要教”是“教”的最终目的,更是“教”的一种理想境界。教是为了不教,“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人们一直以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我教,你学;我教什么,你学什么;我怎么教你怎么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配者、安排者、要求者。这种以“不教”为目的,“教”为手段的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且试图给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之学生以“渔”而不是“鱼”,因为前者侧重教会学生知识,后者侧重教会学生方法。
很久以来,人们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应用技术课,认为掌握了计算机的常用技术就是掌握信息技术。殊不知,应用知识只是信息技术的花拳绣腿,对它们过于关注,就会忽略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跟不上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要求,终将被淘汰。新课标明确规定了信息素养是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引申到课堂教学中,就不能本着应用的角度“满堂灌”,而应有所“教”有所“不教”,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新课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如何根据学情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决定“教”的内容和方法,能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做到“不教”,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索、尝试的空间和时间?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教是为了不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对“教”与“不教”的选择做了尝试。
一、“教”的处理
(一)教概念、术语。
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术语,我会搜集各种资料,进行形象化、通俗化的讲解。
如:学到存储容量的单位“兆”时,学生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到底1.44兆的软盘能存储多少现实的材料?我先把课文拿来,查了查共300页,每页都算成文字的话,有1000左右个汉字,最后计算了一下,一张软盘可以装下18本左右这样的书。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一座图书馆可以全部装进几张光盘里”这句话。
又如:电子邮箱的用户名和电子邮件地址格式看似简单,学生经常容易混淆,而且经常有学生会因为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写错而导致邮件发送失败。这个概念要“教”,而且要教得透彻。我采用图示比较的方法“教”。我举出一位学生的家庭住址:临海市古城街道高埠路2号,蔡江民,再举出他的电子邮件地址:caijiangming@126.com。通过比较,“临海市古城街道高埠路2号”对应电子邮件地址中的“126.com”,“蔡江民”对应着“caijiangming”。通过比较普通信件地址与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学生清楚理解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我认为这样的“教”是必要的。
(二)教示例操作。
学习新软件的时候,为了带领学生入门,通常需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命令操作。如何在讲解这些枯燥的操作知识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我采用了与学生互动和任务驱动的方法。
如教学操作系统这一章时,对于建立文件夹、复制、粘贴之类的操作,学生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了任务驱动,设计了一堂兴致勃勃的实践课。先是建好几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里放置了不同的内容,有电影片断、课件和音乐,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我把它们放在很隐蔽的地方,然后给学生分配了几项任务:找出这些文件夹;把它们复制到自己的电脑里,并改名分类放置;为喜欢的文件创建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以便自己欣赏,不喜欢的删掉。学生可感兴趣了,不但听课非常认真,做起来也很带劲。
又如:在讲解幻灯片中的“自定义动画”时,我展示一个未设置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打比喻:幻灯片——舞台;幻灯片中的对象——道具、演员等;教师——导演。引导学生弄清比喻的真实含义:(1)幻灯片中的所有对象并不是都需要设置动画效果,就像舞台上的幕布、桌椅等一样是放着不动的。(2)要学会为每位“演员”(幻灯片中要设置动画的对象)设置适当的出场效果,使整个演示文稿看起来更和谐、美观。(3)自己充当导演的角色,演示文稿好不好看要看“导”的水平。教师通过示例讲解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方法,包括动画播放的顺序和时间、启动动画的方式、动画的效果和声音等。通过比喻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并快速消化巩固。
二、“不教”的选择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多上机操作,将手、眼、心、脑并用形成强烈的专注,才能将所学的知识高效内化。面向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绝非仅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会有所“不教”。
(一)尝试发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当学生有一定的操作基础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通过自己钻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且鼓励学生间互帮互学。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并学会独立思考。
如:在《设置放映效果》这一课的拓展延伸上,我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通过巧妙质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猜测。首先我请一位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在学生讲故事的同时,我展示一个用PowerPoint未制作完成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当兔子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待续)。”教师设疑:(1)如何利用先前学过的知识让兔子跑起来,能领先一步跨过终点线。(2)如何设置“自定义动画”,才能产生兔子奔跑的效果。学生思考、筛选教师准备的材料(学生思考时,教师可将前几张兔子和乌龟赛跑情景的幻灯片的设置情况展示给学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奔跑效果的步骤为“复制”——“启动动画:在前一事件之后”——“动画效果:出现”——“动画播放后:播放动画后隐藏”。这样学生在分析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操作方法,还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学生掌握一个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后,我会适时出示一幅已完成的作品,让学生经过比较、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对于学生的各种创作,我都会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设置放映效果》这一课,我先展示自己星座的演示文稿作品,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作品,归纳出老师在这个作品中用到了哪些技能,内容是如何摆放的。然后我布置任务: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自己星座的资料,制作一个图文并茂、主题明确、技术含量高的演示文稿。如此我便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优生示范,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
由于各学生的教育背景、先天素质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在教学上如何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呢?通常我会积极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
如:《收发电子邮件》这一课,免费邮箱的申请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在学生申请免费邮箱时不做提示,而是让学生尝试,那么待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再讲解,也许这种尝试的失败经验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在这一非重点的内容上花费太多时间将影响本节课的容量。对于免费邮箱的申请这一部分,我选择“不教”,不详细地教给学生具体方法,而是让已有邮箱的学生演示操作步骤,在学生演示时教师针对学生经常会遇到麻烦的地方提问。相对于教师的讲解,学生更愿意倾听作为同伴的友情建议,效果更好。
(四)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评价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认为采用互动的评价方式,将更会被学生所认同。如在品评作品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作品的创意,自己评价,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讲述想法,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教师要注意发现并抓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启发,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提问总结,展示学生的非凡能力。
在课堂小结部分,大多数教师会用幻灯片放映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浏览,帮助他们回顾这节课的知识重、难点。有时,我会以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回顾这节课的要点,结果发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收发电子邮件》这节课的小结部分,我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朋友要申请电子邮箱、使用电子邮件,那么你对他们有何建议?邻座的四位学生为一组开展讨论,五分钟后,小组派代表发言。五分钟过后,学生跃跃欲试。以下我选取了部分小组的发言:
A小组: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有三条建议。
1.申请邮箱时用户名不要太复杂。用户名太烦琐,别人给你发邮件就会很麻烦。自己要记住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2.打开邮件时要注意,不明邮件不要打开。
3.发送的附件最好不要超过1M,不然可能会导致发送失败。
B小组:我们小组还有一个建议,经常通信的同学或者朋友的邮箱可以添加到通讯录里,这样方便以后写信。
C小组:我们小组有一点要补充,申请邮箱时用户名不要太随便,最好用一些便于记忆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用自己姓名的拼音或英文名等。
……
学生的讨论结果让我惊讶,学生的发言让我震惊,学生讨论小结的效果不言而喻。
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承担起这一责任,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最终使信息技术学习超越课堂空间,达到新的境界。我们一起大胆尝试,找到“教”与“不教”的平衡点,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乌美那.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