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措施的研究与实践

2015-09-10张秀坤

考试周刊 2015年37期
关键词:高师院校英语专业

张秀坤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变,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从而具有创业能力是社会行业的需要,也是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从加强创业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措施和实践,对当前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英语专业 创业素质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创建创业型社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2009年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目前解决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但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较薄弱,因而,积极探讨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措施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形成创业行为的动力,是创业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是新时代的要求。其次要注重创业环境的设计与美化,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协同学校各个部门,在把校园的规划与布置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的同时,突出外国语学院特色。通过宣传条幅、板报、广播、电视、校内刊物等,宣讲创业案例;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一些根据创业教育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和竞赛活动。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开展创业教育讲座;调动外籍教师积极性,设立”外语角”,为学生提供张嘴讲外语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与创业有关的业余文化活动——外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外语小品,话剧等,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实践群体,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学生找到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的结合点,培养创业意识。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业品质

创业品质包括敢于竞争冒险的精神;勤奋务实的态度;坚定执著的意志;不畏艰难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态自控能力、协作意识等多方面的品质。只有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才会突破常规,进行创造性学习。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学评估制度建设。既要看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的结果,又要看其在过程中的改革和创新之处;构建竞争激励机制。打破“铁饭碗”,对在教学、科研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教师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创新基金项目,加大对青年教师创新基金投入力度。

2.学校要为英语专业教师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经常组织英语专业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开展讲座交流和聘请专家来校开办学术讲座,使学生了解、熟知最新的科研成果、专业前沿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3.英语专业教师要走可持续专业发展之路,即强调教师的知识更新,学校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使其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技能。

三、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网络教学”、“实地考察”、“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设计)”等环节,将其列为必选科目,帮助学生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创业知识。

1.课堂、图书馆与社团。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拥有专业知识,书本上的创业知识,是创业的资本;学校加强图书馆建设,开辟创业图书专栏,定期安排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增加学生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学校开展与创业有关的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反复调查、检验,多思、多问,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摸索出真知,为创业积累实践经验。

2.媒体。通过订阅报纸,《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理人世界》等;通过网络,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创业网等;通过各地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的网站等学习创业知识。

3.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一方面,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创业阶段实际操作过程,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另一方面,创业基地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一个高校、社区、社会学校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将以上途径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经营管理知识,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同样需要国家政策环境的支持,各高校的引导,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这三种途径相结合,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李淑文.创新思维方法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季学军.师范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现状与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4]田红.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猜你喜欢

高师院校英语专业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师院校禁毒防艾课程中的应用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反思的现状与对策
高师院校非师外语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创建研究
结合学科定位谈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以BP制辩论为牵引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