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有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2015-09-10贾学艳

考试周刊 2015年37期
关键词:现代文新课标阅读教学

贾学艳

摘 要: 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阅读教学,它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高考试卷偏重对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但是现状是现代文阅读教学耗时多,收效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认识到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新课标 现代文 阅读教学

一、读懂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同时,阅读课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实现“有创意的阅读”。专家们在解读新课标提出的“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时指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索。”[1]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时首先应该“理解”文本,然后才能“感悟”和“思考”。“理解”是学生解读文本的第一个重要因素,阅读首先是为了理解,没有理解作为基础的个性化解读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了以文本为基础的理解,“感悟”和“思考”将无所依托。

二、认清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阅读教学,它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现代文占大部分,课外还配有《语文读本》,高考试卷偏重对学生现代文哦阅读能力的考查,但是现状是现代文阅读教学耗时多,收效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认识到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才能真正重视现代文阅读教学呢?

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通俗易懂,只要读一两遍就可以。学生要真正读懂理解文章,是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的。学生拿到一篇文章,第一步要初读一遍,了解大概。第二步要细读一遍,逐步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的重点语句、段落,联系背景理解文章。第三步再读一遍,从全局上把握文章。学生只有做完了这些工作,才能谈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有独特体会。如果是经典文章、名家名作,就可能要读个十遍、八遍才能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课内课外的阅读要相结合。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要真正提高,还需要大量课外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是课堂现代文的继续和扩展,也是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

三、重视文本教学

曾祥芹认为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原则是“多元有界”。读者在作者“第一文本”的基础上见仁见智地建构了“第二文本”。但多元解读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不是无界的,而是有界的,这个“界”就是文本语境,就是文本的客观意义。在肯定文本解读的主观差异性的同时必须坚持文本解读的客观统一性。见仁见智的多种意义阐发必须依据文本:“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孔子,但一千个孔子还是来自《论语》的孔子”[2]。

重视文本教学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只有重视文本教学,才能真正领悟新课标的理念。重视文本教学的教师要做哪些工作呢?

(一)教师要吃透文本,做文本的知音。

“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伊瑟尔语)。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认识文本、理解文本、创新文本中实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教师只有完成和文本的有效对话,获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阅读的对话活动。

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只是文本之一,尤其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把教材的作用由“例子”提升到“引子”。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文本。

2.细读文本,潜心会文。古人有云:“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对话,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对文本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对作品的语言形式有透彻的把握。教师既要吸纳前人对文本的理解,又要有自己的看法,有独特的见解。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与学生真正对话,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细读文本,潜心会文,还要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阅读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倪文锦说要尊重文本,“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对学生来说,就是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倾听者的’地位,努力感受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进而发现作品的美,而不是‘批判者’的位置上,总之,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规定了读者的主体性是有限度的,发挥的空间并不是无限的”[3]。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把自己放在“倾听者”的位置,教师自己不能,也不应允许学生不尊重文本。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与文本对话呢?教师要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有理解地阅读。

在课堂上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在现代文阅读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对课文内容还不熟悉,文章语言的精妙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而教师就认为学生已经理解课文,于是组织学生讨论。这种做法只能事倍功半,达不到阅读训练的目的。其次要发挥各种读的作用,重视语感的培养。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读”是一种功力强大不可替代的必用手段。“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恰恰是忽略了这一点,把整个教学变成纯粹的意义阐释,而且是意识形态化的、极其繁琐的分析”[4]。如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了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会有较高收益,成为会读书、善于读书的人。

于漪认为:“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她进一步指出,“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讨论某些内容”不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课文的内容和语言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她还进一步强调:“只有真正体会到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你才会真正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感情的深处。”[5]

四、重视教学反思

有人曾说,语文教师很苦很累,但是语文课往往收效甚微,那是因为教师苦的不是地方。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发生,是因为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忽视教学反思这一环节。坚持写教学笔记是重视教学反思的具体体现,教师随时记录下对教学得失的分析,就可培养思索的习惯,使自己在工作中琢磨、探讨、研究,非常严肃而又严格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写教学笔记可以促进我们对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加以思考,帮助我们积累经验、发现矛盾、提高教学思想,从较高的境界上认识各种具体问题。

语文教学是很复杂的,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教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坚持不懈地做,定会成为有修养的优秀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9.

[2]曾祥芹.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不要自由化.中学语文教学,2007.11.

[3]倪文锦.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学语文,2008.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版:77.

[5]于漪.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4期.

猜你喜欢

现代文新课标阅读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