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典诵读
2015-09-10王彦梅
王彦梅
罗伯特·赫钦斯指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经典,在时间和空间中形成,反过来又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经典具有不朽的性格,经典是永恒的。” 在强调诵读经典的重要性时,罗伯特·赫钦斯说道:“要破坏西方独立思考的传统,并不需要焚毁书籍,只要两个世代不去读它们就可以做到。”(《美国高等教育》)可见,诵读经典的重要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指导学生诵读经典文本的具体方法。
一、依托教材,精选经典诵读资源
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虽然均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但是,因为受文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课文并不适宜诵读。故此,我们必须整合与优化适宜于学生诵读的文本。
1.意境深邃、画面精美、情感蕴藉的诗歌。比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江河的《星星变奏曲》等均语言凝练精美、意境丰富深邃、画面美丽、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意蕴深远。学生读之,不仅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而且还可以培养其优美典雅的语感、丰富的想象、崇高美好的情操等。
2.情思美丽文辞雅致的散文。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观舞记》等,不仅立意高远,言辞精美,文采斐然,而且思想性强,抒情意蕴浓厚。学生读之,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精美与凝练,还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丰富情感及美好情思,受到美好品格的熏陶。
3.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文言文。比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陈寿的《隆中对》等,语言高度精练,内涵极为丰富,信息量极大,文本中对陈胜、吴广、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的刻画既言简义丰又栩栩如生。再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文,叙事清楚,言辞委婉,情感深沉,抒情强烈。学生读之,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感受先人崇高的品格等,还能由此学习古代先人运用白描等表现手法描写人物、场景、运用婉辞表情达意等写作手法。
4.记叙文(含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中抒情性、文学性、哲理性等较强的文本或者语段。比如鲁迅在《故乡》中对二十多年前故乡月下瓜田美景的描绘以及文末三个抒情意味极浓又极富哲理的段落,吴冠中用散文般的语言写作的说明文《桥之美》,培根运用大量的排比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等手法写成的随笔《谈读书》等。
二、营造经典文化氛围,打造经典文化环境
环境是潜课程,它能够起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必须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打造良好的经典文化环境。
1.打造班级经典文化诵读环境
(1)在班级的每一块墙壁上,都张贴课内外经典诵读的内容,让学生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受到经典的熏陶。(2)每个学习小组都有与众不同的典雅名字,比如:“读书万卷组”、“笔阵纵横组”、“洛阳纸贵组”等,让学生时时刻刻浸润在经典文化之中。(3)构建班级经典文化图书角:本学年共印制经典美文图书58本。(4)每天上、下午上课前15分钟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名家经典诵读与赏析,或者播放名家配乐诵读的音画视频等,引导学生从专业诵读者中学习高超的诵读技巧。(5)定期举办经典诵比赛活动,优胜者奖励经典美文一册。如此,学生在充满氤氲书香氛围的班级中自觉沐浴经典美文的光辉,其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 打造家庭经典文化诵读环境。在学生青少年时期,家庭的文化熏陶往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父母作用巨大。故此,我曾在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上,向学生家长提出下列要求:(1)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诵读材料。比如购买《唐诗三百首》、谢友国主编的《阅读与艺术欣赏》、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等适合学生诵读的经典美文书籍、VCD 等。(2)父母陪伴学生诵读经典美文。以自身行为为孩子作榜样。(3)营造浓郁的家庭经典文化氛围。比如,在家里悬挂一些古典诗词的书法作品,或者鲁迅、巴金、泰戈尔等文豪的画像等,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气息。
三、多学科间资源共享,交叉教学
1.美术资源共享。绘画,是古老的经典文化艺术之一,与我国的经典美文比如古典诗词关系密切:很早就有了“字画”、“书画”等概念。不仅如此,在我国古典诗词作品中,有很多就是题画诗,比如:王维的《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徐渭的《墨葡萄》“笔底明珠无处卖”等。学生诵读上述经典美文时,通过高度融合诗意与画境,可以深入体味诗词深远的意境,体味作者寄寓的丰富情感。
2.音乐资源共享。诵读经典美文尤其是古典诗词,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要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律地诵读,而这与声乐教学的要求基本一致。此外,我国很多古典诗词均已被改编成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歌词就是苏轼的名作,歌曲《在水一方》是《诗经》中一首流播千古的朦胧诗。学生诵读前,可以运用多媒体设施先播放歌曲供学生感受其音乐美,以此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总之,经典美文是一个民族美好情感与博大智慧的结晶,其中透射出的人文光芒及折射出的人文价值历久而弥新。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美文,是因为这些经典美文早已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心灵鸡汤。
(作者单位:临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