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诗的韵味“嵌进学生的脑子里”
2015-09-10吴颖
吴颖
习近平总书记在翻看全国课程教材时指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句话对小学古诗教学是很大的鼓舞。因此,我们要努力探寻古诗教学策略,教出古诗的美和精彩。
一、“读”出一番精彩
《尚书·舜典》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古诗作为汉语文本中最富有音乐美的文体,读来朗朗上口,尽显音律节奏的美感。而这也决定了古诗教学中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是诵读。
那么,我们如何能让学生在咬准字音、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呢?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首古诗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以声传情”“以读悟情”的多元诵读法,不仅是走进作者内心的最佳方式,也是解读古诗内蕴的捷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既要成为课堂里多元诵读的引领者,还要充分运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合作读、创设情境引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层次,从而真正捕捉到诗中的丰厚意蕴。在此,截取《登鹳雀楼》的一个教学片段予以说明。
第一遍:示范读,读出节奏。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读出停顿,节奏明显夸张,突显古诗抑扬顿挫的声律美)
第二遍:变声读,读出意境。
老师读的声音低,学生读的声音高。(声音高低起伏,古诗的意境皆出)
第三遍:合作读,读出韵味。
女生:白日——依——山——尽。
男生:黄河——入——海——流。
女生:欲穷——千里目。
男生:更上———层楼。
加三次反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①女齐读,②男齐读,③全体齐读。
(因为参与的角色不一样,朗读的感情层层加浓,使整个朗诵充满了震撼)
二、“想”出一层意境
在理解字词、疏通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诗歌中描绘的景象展开合理的想象也是古诗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诗歌的语言含蓄精练,言简意丰,所以在阅读时,必须根据内容展开合理想象,通过想象再现诗歌中的人、物、景,同时还要把诗人高度概括或跳跃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自然景观等加以补充,使诗歌展现的画面更加充实、完整。
想象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凭借自身经验,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构成新的意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再现作品中的景象,从而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体会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
比如,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诗人以“跳珠”作比,来描绘雨中水珠飞溅的情景。我们就可以用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1)珍珠有多大,珍珠的特点是什么?(2)雨点像珍珠说明什么?
(3)为什么诗人不写“白雨珍珠”而要写“白雨跳珠”,从“跳珠”一词中,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明白了“跳珠”一词不仅写出了雨点的大和亮,而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雨点打落时水花飞溅、响声不断的情景。
一般而言,许多诗歌都会借助具体的事物,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运用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来描绘景象。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具体的意象为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走进诗歌中的意境,从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三、“悟”出一片深情
清代诗人袁枚说过:“诗者,人之性情也。”如果古诗教学只是简单地诵读、释义,学生恐怕很难真正走进文本,更无法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由于古诗“词浅而情深”“言近而旨远”,加之写作年代久远、时代背景迥异,学生们又缺乏足够的阅历和知识背景,因此要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情感主线,仅仅立足于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每首诗歌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诗歌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时,我们除了要让学生“读诗文”“明诗意”“想诗景”之外,还要适当地拓展相关的背景资料,提供一些有助于学生破解诗歌内在情感密码的线索,如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的历史背景等,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排疑解惑,感悟诗情。
比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然而全诗对送别友人之事不着一字,除了对六月西湖荷塘美景的描摹之外,更无一丝惜别之情的流露,这就给学生在把握诗歌主旨和情感时增添了一重障碍。因此,在读懂字面意思之后,老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了解林子方此行的缘由,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体会诗人对友人的那份深厚的友谊。
总之,古诗词的教学应立足文体本身,从古诗独特的文体特征人手,在“读”中体味诗韵,在“想”中走入诗景,在“悟”中涵泳诗情,唯其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触摸到古诗内在的精髓,初步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