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回语文课堂的情韵
2015-09-10刘蕾
刘蕾
时下的语文课堂,诵读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更是要求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要有些读书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体验到了诵读带给课堂的生气,而在观摩的各种语文比赛中,诵读也成了评价课堂好坏的一项主要指标,这对语文课改来说是一大进步;但在高调指导诵读的同时,笔者发现很多课进入了一个“唯读”是本、忽视学生情感的误区。
众多比赛课、观摩课上,学生的诵读形式多样:个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一派繁荣的课堂背后,所见的大多是学生们应付了事的“认真”的表情,即便是全班四五十名同学齐读,也是参差不齐、缺乏动人心弦的声音,任文章内容“惊天地、泣鬼神”,老师们分析指导头头是道,学生们却无动于衷。有时班级有幸拥有诵读高手,一番掌声之后其他学生归于平淡和无所谓。而课下常听语文老师们感慨,这些孩子,真不懂得享受,让他们读还认为是浪费时间,总认为不如多做一道练习题。
慨叹的言语背后,是老师们一颗颗焦灼的育人之心,是汉语言内化的文化教学面对现实的无奈。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教师在指导诵读技巧的同时,更要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情感,让这种真情实感融入朗读的声音、语调、节奏之中。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作为一门语言课,离开了情感的认知,离开了包含理解和情感的朗读,又怎能让学生醉心于余光中先生笔下幽深的“听雨情怀”?怎能鉴赏在冷漠中苦苦挣扎的“祥林嫂”?怎能理解诗圣的一腔悲天悯人的“望远怀思”?一场“雷雨”的悲剧又怎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所有种种,都需要语文课堂去伪存真,以真诚的情感投入,成就“以声传情”朗读之境界。
一、诵读感知。情感先行
这里的“先行者”更多是老师的情境创设,每一篇作品都是有生命的,每一段流转的文字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思,阅读者要找到与他们情感的切合点。而语文老师,就是让作品和学生情感交融的引导者。
韩军老师在教授《登高》一诗时,一开场先给同学讲了一个凄楚动人的有关主人公的故事: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在老师富有情感的深情描述中,同学们的神情凝重起来,课堂的气氛沉重起来,许多同学将目光投向诗中的文字……接下来,悲伤的音乐响起,同学们捧起书,初读的声音中已经饱含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崇敬之情。有了情感铺路,接下来的课堂,同学们不时地吟咏诵读,对诗歌的内容和这位伟大诗人的情感感同身受。所以,语文课堂需要情感的渲染。
二、师生携手,比较阅读
语文课堂,老师要指导学生诵读,但不要陷入冰冷的文字指导中。众多公开课上,老师从节奏、音调、重音等技巧方面指导很多,学生在期待的眼神之下勉强读着,却少了情感。此时,老师需要参与进来,从技巧、情感的收放等角度做好范读,这是激起学生诵读兴致的必要点。
《听听那冷雨》,如此优美和深情的美文,如何品出语言文字的美感和饱含的深情,“以声传情”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网上有名家朗诵的视频资料,还配有精美的画面,可全文听下来,学生会产生疲惫感。让学生自己读,文章长,要读出文章的情感,绝非易事。在对文本进行了精心教学设计后,我决定和学生一起合作诵读,先朗读前5段,在分配好朗读者后,提出要求,勾画出你认为老师和同学读的最到位或者最差的语句。我手捧课本,率先朗读,教室中格外安静。几段下来效果不错,同学们纷纷加入评论的队伍,于是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接着朗诵下去。我的学生,他们也很投入,一字一句地抑扬顿挫地朗读着。我不说这课堂很精彩,但我可以说课堂感觉很好,甚至可以说比以往任何一堂课的感觉都要好。那一堂课,我和我的学生们就在书声中一遍遍地体会那些优美的文字,体味字里行间的悠悠情韵。下课后,学生们围了过来,说这节课的收获太大了。我不禁感叹:范读与领读、师生合作,更能领味语言的美妙,也更能体会出语文课的味道。
三、多读几遍,于诵读中加深理解
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初读文章,解决的更多的是字音等基础知识,要理解好内容,诵读出情感,进行不同层次的诵读,可以更好地体悟出文章的内涵。
苏轼的《赤壁赋》,读起来很美,品出其“味”来更美。作为一篇文赋,初读解决字词的读音后,我引导学生一段段、一句句品味。第一段的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个“徐”字,用舒缓的语调,略拉长音,读出清风“徐徐而来”的曼妙;学习古人的吟咏诵读,读出“浩浩乎”“飘飘乎”的悠然自得,学生在诵读中不仅品味出文字传达的美,更能体味此景之下的悠然情怀。当第二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悲声传出时,第一段读出来的“乐”突转而下,学生于诵读音调、节奏等的强烈对比中感受到那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情。
诵读,让语文课堂焕发情感的活力。朗读时,应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老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务求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能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教材中的文章,老师可以引领读,考试题中的诗歌、现代文阅读等题目更可以引领学生来读,尤其是在高三的习题战术中,语文课中的朗读绝对是其他学科没有的利器。习题讲评课,文言文、诗歌、现代文,是我和学生诵读的重点,读的形式多种,老师范读、学生个读、比较读,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更是在读的时候通过声调、情感的把握加深了印象,愉悦了心境,提高了效率。
一位语文老师要能够成功地在课堂上进行范读和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下去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在课下做大量的工作。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引领读、范读,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营造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
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创造融洽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以情动情,使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的心灵火花的撞击中与课文内蕴的理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才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课堂要“活”起来,琅琅书声是源泉,要的是能激发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和激情。老师要大胆地让学生读,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一遍遍地朗读。特别是在古诗文教学中,时空已经让我们与祖先的文字与思想有了隔阂,这时最重要的拉近距离的方法就是“读”,无论是开始的冷冷冰冰,还是支离破碎,不要管,读。慢慢地,才会缀连成句,才会读出祖先文字的温度、思想的深度。
古人曾主张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说的就是要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内涵和精髓所在。当然朗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其他的朗读方式,在必要的时候,运用课文的音频视频的朗读录音效果也是很好的,只是在学生书堆日益堆高的今天,老师的“身先士卒”和来自身边同学的一遍遍诵读更能让学生们产生情感的共鸣。
漫步语文教学的殿堂,让我们遗忘外界的喧嚣,寻找自然的声音,发出心底最真切的回声,让语言文化的传承者们——我们的学生重温一种发自自己心底的悸动。用我们的口,发我们的心声,引导学生们,读出一个流光溢彩的语文课堂,带着琅琅书声,让我们的语文课栖居在充满诗意的云端,重新体会汉文字的魅力、汉文化的深邃、中华民族的气势。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教育体育局,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