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2015-09-10张慧
张慧
现行小学各年级教材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都配上了色彩鲜明的插图,这为广大语文教师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提供了方便。也有的课文没有插图,有插图的课文也不是每段都有,教师在实践中如能根据课文内容配上插图进行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插图可以帮助学生解释词义,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将事物的形象和语言文字的表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利用插图,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用配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一篇课文,往往有些词语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字典和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甚至越理解越糊涂,更谈不上运用了。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课文中,作者抓住体现北大荒特色的景物:天空净、小河清、原野美……其中词语“一碧如洗”仅凭口述,学生不易理解。再如“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明镜一样清美”“漾起”,学生仅凭老师或字典上的解释,也很难理解意思。在教学时,我配上插图,内容是:蓝蓝的天空下,一条小河,河水清澈透明,在太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然后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自己动手作画去体会秋天的美,再结合插图,理解词义,就更形象直观了。
二、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记叙要素
了解任何事物,都要理清思路,紧扣要领,找出最佳解决途径。教学一篇课文也应如此,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记叙文,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领悟内容,找出记叙要素,这是难点。教师如能恰当地配上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就较为容易了。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取出插图,画面内容是夜幕初垂,汤姆和爸爸去湖中小岛钓鱼,学生观图。教师分别指名学生回答,时间、地点、人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时间:夜里,地点:湖中小岛,人物:汤姆和爸爸。教给学生时间、地点、人物是记叙文六要素中的前三要素。我在讲《大禹治水》一文时,也配上两幅插图。一幅是在一个漆黑的夜里,风雨交加,洪水泛滥,水流湍急,山坡上不时冲下洪水,房屋被淹。围绕插图教师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学生答:“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情况怎么样?”学生答:“紧急、危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起因:洪水暴发,十分危急。经过: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过程,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另一幅插图是,老百姓安居乐业。教师提问:“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学生答:“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对,回答正确。”板书,结果: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总结并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通过观图和教师指导,学生较容易地理解了记叙文六要素。
三、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说明的对象
要理解说明文内容,首先必须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说明对象。有些课文内容简单,通俗易懂,有些课文内容深奥,学生难以理解,不知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蚕姑娘》一文,有这样的既简单又复杂的联系:蚕卵→蚕→茧子→蛾。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如果按部就班,逐段逐句进行分析,学生就很难理解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甚至感到思路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边讲边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插图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观图,通过图文对照,学生就能正确理解它们之间既简单又复杂的联系了。再如,在《秦兵马俑》一文中,我抓住课文的重点,配上插图,图上画着规模宏大的俑坑,教师形象地指出俑坑的庞大,学生通过观图,又阅读了课文中的描述“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了解了说明对象。同时告知学生说明文说明事物还有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
四、在教学写景、抒情散文过程中。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文章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只有先指导学生体会其景,才能产生其情,了解其人。教学《拉萨的天空》一文,我首先指导学生纵观全文,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看文中的三幅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欣赏布达拉宫英姿的同时,感受“蓝晶晶”的天空这一背景衬托的美,让学生领悟如果缺少了这天空的衬托,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还可以出示一组图片,如在蓝天白云下的雪山、湖泊、草地等,让学生借助图片,发挥丰富的想象,说说蓝天下拉萨的各种景色,从而进一步感悟拉萨天空的美。再如,著名作家巴金写的抒情散文《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不同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教师如没有形象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不能领悟“景”和“情”的含义。根据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我配上插图: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水汹涌澎湃,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半轮红日。学生在这样一种美好的情境中,更真切地领会到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
五、利用插图。体会诗意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的古诗就如一幅绝妙的图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弄懂诗句大意后,再充分发挥想象力实属必要。我在拓展教学《江南好》一诗时,要求学生边读边分析诗人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然后教师口头描绘春天江边的景象,让学生边读边动手画红花、江水、小草等景物,没几分钟,别具特色的“江南美景图”就展现在眼前。通过比较,选出最佳插图,供全班学生欣赏,让学生体会诗中意境,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六、利用插图,培养学生作文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的练习活动。教师的指导应启发学生的写作愿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尤其是中年级这个过渡时期,就更需要教师正确引导。现在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就犯愁,犯愁的根本原因是感到无内容无材料可写,常常三言两语就写不下去了,即便写下去也是记流水账。那么,写作的内容和材料从哪里找呢?主要靠观察。所谓观察是仔细察看,看周围的客观事物和现象,它是学生认识自然、获得写作素菜的途径。我在教学生作文时,审好题后,能配上插图的全部配上插图,供学生观察思考,指导学生看图说话,然后图文对照,从中让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如五年级上册中习作6这篇作文,插图内容是:一位小姑娘看到一只雏燕从自家屋檐下的燕窝里跌落下来,小花猫看见了想扑过去吃掉它。通过插图,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后想象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再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学生可根据这幅插图作文,写下全过程。这样,多读,多写,时间长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便能明显提高,写起作文来就有话可说了。
七、利用插图,总结全文
一篇课文讲完了,能否给学生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能否让学生回味无穷,教师的讲解至关重要,而在总结全文时,如能配上插图总结,就更加妙趣横生了。教学《朱德的扁担》一文,我在总结时,配上一幅插图:一个身着军服,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的朱德司令。学生观察插图,教师提示,之所以配上这幅图,是为了表现朱德司令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这样用插图总结全文,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深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除了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以外,还要不断探索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只要上新课,我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配上插图学习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同时还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插图确实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法宝。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湄长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