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思考

2015-09-10曾祥进王海晖赵彤洲蔡敦波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教师

曾祥进 王海晖 赵彤洲 蔡敦波

摘 要: 新时代呼唤高校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方式,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意义、培养现状探讨创新创业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可供借鉴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模式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是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是高等教育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创业技能培养,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是实现学生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转化的关键所在。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以下重要作用和意义:

(1)通过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实现课程应用性、创新性、科研性的结合,引领大学实验教学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改革,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2)通过产学研创新实践教学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一体化,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促使教师加大科研促教学的力度,并在促进教学工作的同时,反过来促进教师科研水平提高。

(3)优化大学教育培养模式,使课内专业教育和课外综合教育合理组成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另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并实现由知识学习向知识发现的转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既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又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各国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我国当前严峻就业环境压力下,各高校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将如何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上了重点议事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针对上述课题,各高校纷纷进行积极探索,推出一系列措施积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增加实践环节并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加强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各类学科竞赛;加大创新实践活动的奖励力度;有的高校还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基金和创新学分,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为学生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等。然而,各高校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实践平台建设上仍面临以下问题:

(1)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多见于课程实践、毕业实习,课外学科竞赛及其他项目中,实践平台数量有限且出现多头管理现象,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顶层设计。

(2)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企业及项目设计经验,导致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侧重理论分析而忽视实践运用。

(3)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功利性强,团队协作能力不够。因此,构建一个全面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语言表达、探索精神等综合素质,并使老师和学生都参与的创新实践平台,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在前期高校工作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立足高校实情,探究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对培养模式的研究,是对现有教学体系强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对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切中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弊,对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高质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如何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制订大学生培养方案,设置四年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考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合理性、时效性、多样性,保证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达到预期效果。

(2)探索解决让学生“走进平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培养对今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3)思考对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方法进行改革,如何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使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

(4)对实验室管理和资源共享问题进行摸索,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探讨如何建立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的试验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沟通机制。

(5)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及高端赛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研究如何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勇于奉献、深受学生爱戴的高技能教师指导团队,指导大学生在各类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一定的成果。

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多模式培养,针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多元化能力的实际需求,组建一支专业实践能力较高、人文知识丰富、有创业指导经验的教师团队,制订并实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培养方案,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多元化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中要针对下列问题进行关键强化:

(1)如何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使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怎样设定综合性课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2)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积极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实验室学习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认真对待实践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4)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作用,怎样协调学校和校外实习企业或机构的学生实践活动培养。

四、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该探索一种包括专项指导、模拟创业、参与计划竞赛等的多元化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和人格,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需求。具体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探索:

(1)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实行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制度,鼓励和指导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推行学生科研导师制,选拔一批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2)实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联系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的实验开放,有利于发挥资源效益,提高设备利用率。

(3)加强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多进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开放性实验。

(4)通过选定创新创业导师,建立各种大小不一的创新创业团队,以学院老师的科研设备和各实验室科研设备为平台,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与探索。

(5)组织学生定期走进企业,了解当前就业市场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方向学习的自觉性,开展相应的就业创业教育。

(6)通过定期举办专业讲座等形式,由专家和学生自己进行报告,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组织各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国际、全国及省内外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王海晖等.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高教论坛,2006.10.

[2]李勇,洪倩,赵雅甜.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2).

[3]柏连阳.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0(8).

[4]李志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3,(14).

[5]李清泉.创业计划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2).

[6]刘春生,董星,徐文娟.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2.

基金支持: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X2014011);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K201476)。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圆我教师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