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2015-09-10陈昂昂
陈昂昂
摘 要: 教材和文化联系紧密,德育教材选文体现了明显的文化价值取向,深刻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本文从教材选文的类目和子类目入手,加以统计与分析,希望对整套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文化价值取向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在课文选编及思想品德教和学等方面获得有益启示。
关键词: 人教版 小学思想品德教材 文化价值取向
一、引言
教材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在当前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积极实现多元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是传承多元文化、构建教学文化的主要举措。因此,教材应力争做到既保留传统文化,又渲染现代文化;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尊重舶来文化,丰富儿童的生活世界,助力儿童的多元发展。思想品德教材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高尚情操的重任,蕴含着强烈的文化价值取向,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与认识,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思想品德教材文化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教材,为儿童搭建文化世界。
二、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选文分类与统计
关于教科书文化价值取向的权威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制定了“价值取向类目量表”,“道德类目”下包含24个子类目,“政治类目”下包含12个子类目[1]。笔者在参考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构建出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文化价值取向的类目和子类目,以下分别给予分析。
经统计,政治教育类目课文43篇,道德教育类目课文82篇,养成教育类目课文48篇,另有11篇课文无明显文化价值取向。每个类目下详细分出若干个子类目,分布情况如下:政治教育类目包括7个子类目,其中爱国(家乡)21篇,占49%;文化7篇,占16%;民主和习俗各4篇,均占9%;团结3篇,占7%;权利和和平各2篇,均占5%。道德教育类目涵盖16个子类目,排在前面的依次是:爱国(家乡)21篇,占26%;亲孝9篇,占10%;快乐7篇,占9%;勤学和进取各6篇,均占7%;同理心5篇,占6%;尊重、感恩、诚信、合作各4篇,均占5%。其余还含有分享、欣赏、责任各3篇,均占4%;科学2篇,占2%;勇敢和谦虚各1篇,均占1%。养成教育类目包含7个子类目,其中自然与环保18篇,占38%;秩序与规则9篇,占19%;卫生与健康和安全意识各7篇,均占15%;文明意识3篇,占6%;时间观念和理财观念各2篇,均占4%。
从选文文化价值取向的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出整套教材内容全面、配比基本合理。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品质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凸显道德教育的优先性不无道理。同时,小学是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对其日后的学习、生活、社交大有裨益。
三、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文化价值取向分析
(一)传统与现代交织
爱祖国、爱家乡、爱团结、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凝聚炎黄子孙的一股力量,这在教材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教材中选取了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旨在帮助儿童了解民族风俗习惯,缅怀先人,庆祝节日。教材还列举了我国传统发明与制造,如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陶与青铜的制造,无不蕴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对我国的文化遗产、国宝级文物及国粹等展开描述,使儿童深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价值取向的现代化,教材选文注意结合当前文化价值取向,表现在:重视现代社会提倡的公民合法权利、民主观念与行为,如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正当权益;到周边看看,感受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开阔视野。
(二)追求“真善美”
仁爱、亲孝、快乐、勤学、进取、同理心、尊重、感恩、诚信、合作、分享、欣赏、责任、科学、勇敢、谦虚凝聚着我们对美好道德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教材选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很大程度上的创新,注重从不同侧面予以呈现。如用爱回报家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经常保持愉悦心情,乐观面对挫折;勤奋好学,相信科学,勤于思考;通过“成长袋”体会进步,保持进取心;和朋友发生冲突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理解和尊重彼此差异;对别人的付出发自内心表示感谢,懂得感恩;履行自己的承诺,对人守信;人多力量大,乐于合作和分享;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勇于承担责任;虚心求助,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好习惯受益终生
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从小对儿童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儿童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遵守秩序和规则、讲文明、讲卫生、注意安全、守时、节约。教材在选文时注意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儿童身边真实的小故事、小案例加以讲解,比如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不乱丢垃圾、废旧物品再利用、节约用水;遵守课堂秩序和交通秩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好心态;合理膳食,不挑食、不过量,保护牙齿,预防近视;讲文明,远离毒品,不吸烟不喝酒,小心网络陷阱;懂得守时,作息有规律,学习抓紧时间,提高效率;记录日常开销,不浪费,勤俭节约。
四、结语
教材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使命。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选文的层次和结构较合理,呈现的内容和形式较丰富,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发展创新了优秀现代文化价值取向。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文的“城市化”倾向,乡村文化和乡村景象占据篇幅甚少,农村儿童对教材中描述的现象产生距离感[2]。在当前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教材选编应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特点,尽量照顾全体阅读对象。儿童透过教材构造出的文化世界理解和感受周遭现实,因此教材应努力为儿童营造更多元、更近距离、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乐园。此外,思想品德教师还应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日常教学内容和进度应符合儿童认知和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考虑到该阶段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必要时可采取反复、强调等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吴永军.中国大陆、香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2]孙彩平.现行小学品德课教材中的农村遗忘——兼论小学品德课程的文化与价值立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
[3]朱家珑.小学语文教科书文化价值的取向与构成——以江苏教育出版社版本为例[J].教育导刊,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