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陕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思考

2015-09-10李坤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陕西省对策

李坤

摘 要: 低碳农业是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农业,发展低碳农业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陕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探讨当前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对策 陕西省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而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又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也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大力推动陕西省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陕西省农业发展走上生态文明之路。

一、陕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

低碳农业指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农业,指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尽量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实现能源最大化利用,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同发展的模式。

(一)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陕西农业结构调整。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农产品的生产要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到农业生产整个过程污染控制,要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要转变这一历史现状,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经济的碳排放,有力促进陕西省农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1]。

(二)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改善陕西农村生活环境。

在新农村建设中,西安各地都认真进行了农村环境整治,许多地方旧貌变新颜。但农村环境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农业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农膜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二是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问题;三是农村每年大量作物秸秆被焚烧和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四是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畜禽粪便难以处理。这些因素导致农村生活环境恶化,进而成为影响陕西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发展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更有利于改善陕西农村生活环境。

(三)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提升陕西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产品出口质量控制正逐渐由单纯的产品质量认证转变为全过程的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农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五个方面,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求企业不仅生产的最终产品质量要合乎标准,而且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中都要达到单位能耗标准、环保标准等[2]。绿色壁垒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陕西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环保指标,使农产品质量最终达到国际标准,不仅能提高陕西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而且能提升陕西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陕西省发展低碳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省通过发展低碳农业,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农民发展低碳农业的意识比较淡薄。

由于科学知识普及受限,目前低碳农业理念在陕西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知道低碳农业内涵的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在农业生产中加以运用,导致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无形增加了碳排放量。在生产方面,农民仍然使用原始方式,直接燃烧农作物秸秆,为了增加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不断上升,利用有机化肥的农户还是少数,大多数农民对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能深刻认识到在农村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能认识到通过低碳农业能促进增收。由于农民低碳农业意识薄弱,日常生产中就不会采取发展低碳农业的措施。

(二)低碳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属于弱质、低效产业,产出低、抗风险能力差,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目前低碳农业未能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一些大规模低碳技术项目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及政策贷款,或者来自国际机构捐款和贷款。由于资金数量的有限,限制低碳技术发展[3]。低碳农业中科研、科技推广和生产等环节资金投入较大,陕西低碳农业方面的资金存在缺口,投入不足。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影响节能、节水等低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政府加大低碳农业项目投入。

(三)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陕西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近几年,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虽然比2007年的8年略有提升,但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仍为初中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比重仍然较低。发展低碳农业,关键在于低碳高效农业科技的掌握,包括废弃物综合利用、健康养殖、低碳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节水农业等技术。由于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且阻碍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大低碳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低碳农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陕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陕西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变。

(一)加大宣传力度,更新农民低碳农业理念。

低碳农业不仅是一种发展方式,更是一种发展理念。要实现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低碳农业发展,对广大农民而言,其需要改变过去传统农业思想,提高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和理解。一是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低碳农业的有关知识和益处,让低碳意识深入人心。二是通过农民合作社、农业协会等组织,有意识地宣传低碳农业理念,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农户将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及资源的减量使用等成为自觉生产行为。通过大力宣传,加快低碳农业知识普及,提高农民对低碳农业的理解与认知水平,提高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农民自觉建立起低碳的生活方式[4]。让低碳生产、低碳生活成为农民的共识,提高农民低碳农业意识,为低碳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5]。

(二)加大政府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力度。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具有基础性和准公益性的特征,低碳农业在引入私人资本进入方面具有明显劣势,因而需要政府加大对低碳农业的资金投入,确保发展低碳农业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一是加大对低碳农业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大低碳农业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低碳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大低碳农业及相关产业资金的扶持力度,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农户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对大规模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农业企业给予适量补贴和资金支持[7]。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低碳农业技术的应用主体,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懂技术的现代农民。目前西安农村大多数干部群众对发展低碳农业知之甚少或不知,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建立完善农民低碳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大力开展以低碳农业生产技术为主的科技下乡活动,加强低碳农业生产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调动农民学知识、用知识的积极性,让低碳生产、低碳生活成为农民的共识,进而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二是构建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助机制,以传授和推广低碳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理念为重点,通过讲解和示范手把手地传授给他们,使大家不仅了解,而且熟练运用与低碳农业发展相关的各种技术,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综合素质[6]。

参考文献:

[1]杨中柱.发展低碳农业的思考[J].江南论坛,2010(7):15-17.

[2]李晓燕,王彬彬.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03-106.

[3]林梅,刘碧云,周凯.福建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10):185-187.

[4]张雪绸,张宏.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经验及其对西安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03):50-54.

[5]肖大伟.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J].2011(6):709-712.

[6]曾海燕,洪必纲.湖南省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57.

[7]刘永贤.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2011(4):453-456.

项目来源:陕西省科技厅2014年软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KMR7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陕西省对策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诊错因 知对策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聚焦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