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015-09-10魏敏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魔方小朋友心理健康

魏敏

幼儿由于受年龄的影响,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等方面都显得十分脆弱,特别需要幼儿教师的关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教育不仅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教师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避免幼儿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一、创造和谐的环境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要离开父母和熟悉温暖的家,走进幼儿园。因为对周围环境陌生,总感到不安全,处处有戒备心理,这时老师的态度将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以一颗诚挚的爱心对待孩子,与孩子一起嬉戏,一起同歌同唱,摸摸孩子的头,亲亲孩子的脸,把自己爱的情感表达给孩子,让孩子对你产生一种亲近感、安全感,使其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与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如至家中,感觉轻松、自由,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曾教过一个孩子,她叫小晴,她来幼儿园已经一个多学期,每次来幼儿园都哭,她的家长都拿她没办法。于是我们班上的老师经常主动与小晴聊天,多鼓励她与小朋友交往,让她感到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庭,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渐渐地,她变得开朗、合群、快乐,常常带上笑容,现在她来总会笑着向老师问好。

二、尊重幼儿的人格

幼苗需要爱心浇灌,教师必须以尊重、信任孩子的方法正确引导幼儿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相信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民主、平等的姿态和他们相处相近,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个性较强的孩子,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把他们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以慈母般的爱感化他们、教育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克服“极为脆弱”的心理,完成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更要一视同仁。对于性格孤僻、内向的孩子,要特别关注,及时开展各种游戏学习活动,为其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其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培养其积极交往的能力,帮助其克服不良个性的心理困扰,重新树立自信。有一次,教室玩具柜里的小魔方不见了,我在班上询问时,发现王某某紧紧捂着自己的口袋,小脸涨得红红的。于是我用神秘的语气说:“我知道小魔方一定去哪个小朋友那里做客了,一会儿它就回家,因为小魔方喜欢和大家一起玩的。”我用信任的眼光望着他,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说:“咱们先出去做游戏吧!”我巧妙地把机会给了他。做完游戏,小魔方出现在玩具柜里,我望着王某某笑了,他也笑了起来。

三、为幼儿创造展示的机会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观摩研讨活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上课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总是关注比较活跃的孩子,给予他们多次的展示机会。而相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却很少顾及,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讲,实在有些不公平。我们应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多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循循善诱,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对于他们回答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找回尊严,从而增强他们参与活动及自我展示的意识。反之,如教师在幼儿犯错误时采取先表扬后批评的方法,效果会怎样呢?试想,如果你做错了一件事,有人先表扬你,你一定会认为他居心不良,倒霉的事可能还在后面,表扬对你来讲其实并不困难。班上有个小朋友,胆小怕事,每次提问她总是低着头,不敢说话,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于是在做游戏的时候,我特意帮她找个小老师,辅助她学习,和她一起回答问题。当她答对的时候,都毫不吝啬地给她一个“大拇指”。现在这位小朋友学习的兴趣浓厚许多,也变得更大胆。由此可见,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这就是他的“闪光点”。同时要在全班同学面前予以适度表扬,当孩子的自信心被一点点找回时,他自然就会变得开朗、大方,渴望与同学交往,与同学的好朋友。

四、发挥家园合作的功效

造成幼儿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家庭。由于父母工作的繁忙,或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或家庭的变故,造成家长与孩子交往的时间相对减少,导致亲情的缺少,使孩子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因此,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使家园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例如,现在有许多家长怕孩子吃亏,就教孩子反抗和报复。而老师总是善良的,发生任何事都是教小朋友“以和为贵”,不能动手。这样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就背道而驰,孩子无所适从,甚至造成心理阴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动手”,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教师的爱心。因为只有爱,才能温暖孩子幼小的心,才能让孩子找回自信,才能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魔方小朋友心理健康
发明魔方的人
创意无限翻翻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魔方廖
找茬儿
小魔方
海边玩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