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5-09-10张丽玮
张丽玮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为了满足“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生物学科教学已从默默无闻的“幕后”走到越来越重要的“台前”位置。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科一线教师普遍关注又未能圆满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案例经验出发,探讨兴趣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学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中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兴趣培养 素质教育
由于高中生物本身的学科特点(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以及从初中生物到高中生物的学科跨度很大,使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生物难学,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消除紧张心理,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使人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可是,大凡兴趣,按时间论,一般都分为长期兴趣和短期兴趣。如果把长期兴趣和短期兴趣放在一节课这个模子里,那么“长期兴趣”就应该是学生是否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耐心听教师讲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短期兴趣”指是否有时间分出精神与别的同学聊天。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学生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维持长期兴趣十分困难,相对而言,一些看似小打小闹的短期兴趣却是持久不断的。看来“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堕落的”这句话应该说得比较客观。课堂教学中,如果不给学生以压力,而是由着他们的性子来,则极可能把课堂搞乱,从而失去课堂教书育人功能。
—、巧妙设计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精心设计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教学“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我用玩笑导入课题:“咱们班有没太监啊!”突然间,全班哄堂大笑,特别是男生相互指着说某某说是太监,学生的兴致到了高潮。于是我便引导说,我们肯定存在肽健,因为我们身体里存有蛋白质。于是延伸到氨基酸,把氨基酸拟人化分出:头、手、脚。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巧妙营造课堂氛围,便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二、分小组社会实践,培养兴趣
传统教学中,多数情况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当“观众”,被动地接受知识,忽略学生的实践过程。由于生物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果能把生物课带到社会实践中,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中,学生通过合作参与,在交流中引发思维的火花,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撰写小论文,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中可采用分小组共同学习的模式,同时培养学生集体合作能力。
“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讲授该课之前,我要求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利用双休日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身边环境状况。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分小组讨论,完成环保课题。接着进行组际交流,即调查成果交流,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课题内容,其他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大家通过交流得出共同的结论: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这样开阔全班同学的思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后,有的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环保相关资料,有的到网上查找,有的向地理老师询问相关问题。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制订《中国西部瓷都可持续发展报告》、《瓷砖生产与处理方案设计》、《废旧电池污染的危害》等一批小课题。
三、发挥实验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标语:“我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学习最佳情景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演示实验不但能赋予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能通过感官刺激,唤起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及对生物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在“新陈代谢与酶”教学中,教师演示用氯化铁、新鲜的马铃薯碎末、新鲜的碎猪肝分别加入有过氧化氢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和水。学生发现,加新鲜碎猪肝的那支试管迅速冒出大量气泡,其次是加新鲜碎马铃薯的那支冒出大量气泡,但没有第一支试管那么激烈。加氯化铁的那支试管也有气泡冒出,但速度较慢。教师提问:同样是催化剂,为什么马铃薯、猪肝中的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分解而氯化铁只能使过氧化氢较慢地分解呢?为什么新鲜猪肝和马铃薯中都有过氧化氢酶但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不一样呢?学生产生极大兴趣。这些实验展示平时不易见到的现象或与生活经验不一致的情况,必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关这些现象的原理是生物学学习内容,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实验;除课本学生实验外,也可利用平常生活中易于寻找、易于实验的物品,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渴望加以鼓励,使之得到升华。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追求课堂的有效性要求从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入手,教师要不断进行课堂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课堂是教学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普遍的途径,短暂时间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是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求每一位生物教师不断摸索,在摸索中改革,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