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八法

2015-09-10刘栋言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鼠标研究性评价

刘栋言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演示实践结合,提高操作能力

演示法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利用教学软件,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另外,通过演示,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演示时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以分步完成,为了让学生有充分时间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根据具体内容的难易决定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虽然演示法用的时间比较短,占一堂课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但效果不错。

实践操作法是《信息技术基础》与《网络技术应用》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操作时可以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带动、共同提高,同时我在课堂上巡回进行技能练习指导,解答疑难。学生实践操作占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

教师演示完后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欲望,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立即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习内容立即得到巩固。比如,在演示完后,设计一个相关知识的“小任务”,让学生稍微动动手就做好。再深入一点,设计一个稍难点的“任务”,学生自己动手做,然后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看。这样对演示的学生有鼓舞作用,对其他学生也有激励作用。

演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大大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2.简练有效的讲解

2.1任务驱动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参与思考,参与学习,锻炼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讲解时首先要集中学生注意力。在机房上课不同于在教室,学生面对微机,总是想动、想看,注意力容易分散,要通过要求学生抬头、提高讲课的声音或者是静默等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听不好、看不明白学生就操作不到位。

2.3讲解知识点时简练,给学生留下思考余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2.4重难点要突出,有些操作和讲解麻烦而又不是重点知识的要大胆舍弃,切忌平均用力,占用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

2.5控制课堂容量,实在讲不完就少讲,学生能掌握几个就讲几个,按部就班,扎扎实实。

3.重视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是指构成研究性学习的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方面的学习,这些学习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的面前,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相对于学科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显然拥有更开放的时间。

4.充分发挥教师的演示作用,指导学生的上机实践

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教师的演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示范作用。如:在教学使用曲线工具,调整曲线形状时,如果只需要拖动一次鼠标,鼠标应原地单击一下,才能固定曲线,那么这一点教师必须重点讲解演示,要让学生看清。如果鼠标指针改变位置后,再单击鼠标,曲线就会变形。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不溢不流。教学中充分重视发挥教师的演示作用,激发学生兴趣,使教育向有利的方面发展。有时,在学生的心中还可能产生一种潜在的竞争意识:我要做得好,赶得上老师。这样就更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5.强调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在上机时,只有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人以鱼,仅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只有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学到了方法,才能终身受用无穷。比如,在指法训练中,必须保证学生采用正确操作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盲打。

6.在培养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中,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才干

要使学生取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学生不仅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且能培养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增长知识和才干。比如:在教学“画图”这一软件的“椭圆工具”的用法之后,“矩形工具”的用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在学习和操作中感到自己探索的乐趣,产生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7.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创造力。传统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查,这种观点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而在新型的、建构性的课堂中,评价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以前,评价是由教师单独作出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如在每节课即将结束时,将学生的上传作业挑选一些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广播给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

8.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交流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或编制合适课堂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用适宜的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表现出来,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事物全面、准确的认识,达到认知的高效。比如在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章时,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有声有色的动画,形象而直观地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课本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要起到主导作用,课件应该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二者关系混淆。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进程。

猜你喜欢

鼠标研究性评价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Progress in Neural NLP: Modeling, Learning, and Reasoning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45岁的鼠标
超能力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