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享受“做数学”的乐趣

2015-09-10陈霞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做数学计算公式梯形

陈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思考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设计和安排综合体验的学习活动上,而且体现在每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创造性思维。只有在课堂上让他们真正动手去做,才有利于思维的拓展,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并通过这样的“动手做”,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

一、精心设计思考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思考学习的能力。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时没有,无处不在。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体验学习。其中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在体验学习活动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它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的积累和更新。围绕思考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在教学完“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后,我特意设计了“发票的认识与填写”这一集数学知识与生活常识于一体的课本上没有的活动课。在导入部分,我从学生近期的一则新闻入手:“一消费者食用了某熟食点店出售的熟菜,发生食物中毒。”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消费者向消协投诉时该出示哪些证据?在讨论中学生意识到发票是解决消费纠纷的有力证据,从而激发学生对认知的需求。

二、动手操作体验、思考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要“学会”知识和技能的欲望,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与氛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前一节课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学生将这个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说清楚之后,我说:前面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你们自己能想出办法得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然后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寻求答案。由于有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学生思维活跃,操作灵活,很快就发现了几种推导方法: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操作后,学生不但能把操作过程说清楚,而且能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和所能拼成的图形的关系讲得头头是道,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就是这样信心百倍、饶有兴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就是这样的“动手做”,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形成了能力。

三、动手操作体验学习可以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先给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个圆柱体纸盒,给他们创造“动手做”的机会,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的”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他们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了,有的小组沿着一条高展开,得到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小组是斜着剪,圆柱的侧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再一步观察:这所得到的这个长方形中,长方形的长实际上就是圆柱的什么?学生很快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这个圆柱底面的周长,高就是这个圆柱的高。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表面积实际上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的和,为下一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做了很好的铺垫。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有效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思考,在有效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做数学计算公式梯形
玩转梯形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梯形达人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梯形
探索“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在“做数学”中建立数学概念
采用初等代数推导路基计算公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