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

2015-09-10周丽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课文内容

周丽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是阅读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因为是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降低练笔难度,又因篇幅较小,动笔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在动笔之后立即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如何使课堂小练笔在较短时间里让学生受益,我认为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找准落实点

随文练笔中,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在读写之间构建一座桥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获得成功体验的舞台。“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有精彩表达。因此,应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年段、文体、单元练习角度统筹安排、精挑细选,找准落实点,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通过迁移运用,使语言发挥表情达意的功能,扎根于自己的语言宝库,习得句、段、篇的构思范式与缀文技巧。低、中年级教学需要多关注描绘形象,比喻恰当、比拟形象,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不仅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读热、读懂,还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及句式特点,有效建立句子概念,提高遣词造句能力。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一课,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学习这一段时,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写话,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有的同学写:“它把黄色给了稻田,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它们迎风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写:“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像一只只黄蝴蝶,为人们送来了秋的消息。”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中、高年级教学则关注段的训练,紧扣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有典型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绘,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整篇文章迁移仿写,这样循序渐进,使学生读写能力呈螺旋式上升之势。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可以抓住“饱经风霜”进行练笔:“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你用几句话写出来。”习作实录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只霜打的茄子。”由此,可以发现在学生理解全文内容,把握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引导他们借具体情境挖掘“饱经风霜”的内涵,学生对其的理解不仅是抽象的意思,而且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而且有效进行具体叙述训练,提高学生读与写的能力。

二、时间安排充足

蜻蜓点水式的练笔只能给极少数优等生展示交流的机会,至于那些没写完的学生,课后还会不会完成,就不得而知了。大多数人只能是走马观花,拿起笔不一会儿就得放下。这样的练笔不服务于全体。课标指出:要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走进文本,充足地读。表现在写上也一样,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学生表达能力在练笔中得到提高,必须保证练笔时间,让学生从容练写。

三、评价有针对性

当学生完成小练笔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交流,准确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激励与启发,优化练笔效果。因此,应根据文本特点,有针对性地评价。如练习目的是模仿修辞手法的小练笔,教师评价时要看学生练笔中有没有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练笔的目的是揣摩人物形象符不符合原著,有没有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练笔的目的是积累优美语言,评价要关注学生写的片段中有没有精美的语言词汇。评价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从写的内容去评。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尤其是对练笔相应内容的理解是否透彻,看看学生是不是根据文本内容或言语表达形式进行相应补白拓展、仿写迁移、续写延伸、改编创作;是不是针对老师提出的这次练笔目标、要求,写下自己最感兴趣、最受感动的内容。二是从语言文字的表述去评。语言表述中有没有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句子意思是否表达准确,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否通顺连贯;有没有把自己的课内外积累进行加工改造,活化为自己的语言;有没有运用具有新鲜感的词句;有没有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与想象。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读写结合思想,寻觅写的最佳内容,把握写的时机,重视写的评价,才能抓住精彩瞬间,才能激发学生写出精彩的文字。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课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主要内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