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2015-09-10冯振国
冯振国
小学数学是以后学习的基础,而计算能力是重中之重,是人一辈子都要具备的知识和工具。为了达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就此进行以下研究探索。
一、首先要关注学生对算法算理的掌握
小学数学一定要打好基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程度,指导学生理解计算的理论然后在理论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定律和公式的推演方法,让学生的算法记住的不仅仅是答案还要牢固的有效的记住算理,能够自己推导公式。
例:一根木条长3.7米,小张师傅要做成每根长0.7米的小木条。可以做成( )根还剩( )米。很多学生第一空都是算对了的5,但是第二空有35个同学算错,他们填的2,这个问题就出在他们对算理掌握的不清楚,其实学生的思路是很清晰的,0.7米做一根,剩下几米,算式就是3.7-(3.7÷0.7)=?他们知道对于实际问题,只要了解已知条件的,选择好相应的算法,求得结果。他们通过列竖式计算知道第一空是5,余数是2,但是忽略了余数大于被除数的问题,问题出在他们没有搞懂余数的数位,当除数和被除数的大小都发生变化时,余数的大小是由余数的数位决定的。所以正确答案是0.2,如果他们计算得出答案后通过验算的话,思路清晰用被减数减去除数乘以商的积的差就等于余数3.7-0.7×5=0.2的结果下就会知道2是错的,正确的是0.2这类错误的出现其实就是因为算理掌握的不牢靠,不明确,容易把不同类型的题的算理搞混弄错。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对于学生的这种错误要深入分析,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时候学生的知识性错误就是由于老师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到这些小的问题形成的,他们对于公式,法则的概况过程似是而非,不清不楚的,长期下去只是机械似的记住了结果,不会灵活运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算理算法的掌握。
二、口算和估算的教学
加强口算,重视估算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對口算,估算能力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数感。口算又叫心算是在只靠思维活动计算得出计算结果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的情况下的计算。口算来源于生活,多是街头小贩使用,方便快捷。所以口算与生活息息相关,掌握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的。基本口算和简洁速算是小学口算的基本内容。笔算的基础是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减乘除,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就是通过让学生记住一些特殊的法则和方法进行的运算。
三、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好的习惯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掌握了算法算理,因为不好的计算习惯导致扣分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1.题认真:很多学生拿到计算题就开始计算,有的时候太急躁连运算规则都搞混淆。比如说35-5×7=?这道题很多同学得出的结果是210,他们计算就是直接把运算规则中忽略了在同时有加减乘除的时候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只是习惯提笔就算,对于应用题,相较于计算题的直接答题,他们还会审题,但是审题不细致,比如说“求粉刷5间教室和楼顶的表面积是多少?”居然有好几种解法出现,错误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对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没有掌握牢固,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2.验算与订正: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能力十分自信,认为那些验算过程都是不必要的,还浪费时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验算的过程不仅是对算理算法的再一次熟悉,检测结果,还能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严谨的态度。老师在教学中,还要对题目中的小数点,数字和运算符号认真书写,字迹工整,最后在作业批阅完毕后,要学生改正错题,分析错误的原因。
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认真思考,掌握算法算理。
作者单位 陕西省绥德县白家硷乡九年制学校
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