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思考
2015-09-10张文林孙红梅
张文林 孙红梅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情感缺失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性格缺陷、情感缺失、行为偏差、学习困难、价值错位是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联手形成合力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对策
留守儿童的现象一般只在中国提及,是中国近年来出现的一个严重社会现象。其出现是现代化的发展导致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需外出到城市打工以维持生计,但由于无法担负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能接孩子进城或留在身边。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的分开,缺少必要的思想指导和观念的塑造,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突出。
留守儿童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因此问题的解决绝非学校单方面一蹴而就的。但是,学校教育应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学生心理健康的主渠道。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影响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学生的教育,而且要有意识地促进良好的教育影响向留守儿童学生的校外生活延伸,填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
一、增设心理课程,重视心理疏导
在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上,除了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外,还要增设心理课程,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要更多地给予关注。具体做法如下: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旨在发展和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交互、联动的各项活动,重在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感悟。名说“课”,但已突破了“课”的界限,室内室外、校内校外,都可进行,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晨问谈话等可有机结合,通过游戏、唱歌、遐想、讨论、辨析、观察、表演等方式为中介使“课”活动化,达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
2.举办“心语沙龙”。心语沙龙类似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但相比较它的参加人数要少,一般10人左右。活动形式更显简约、宽松和灵活,时间上,利用课余或双休日进行,场所选择也十分自由。参与的对象较为专一,活动主题较为集中,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这个目标组织沙龙活动。
3.成立“心语小屋”。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创办心语小屋。小屋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松弛、心理辅导、心理“充电”、心理活动等功能。学生走进心语小屋,为的是使心灵更加美好,开发身心潜能,增强塑造良好心理技巧,解决成长的烦恼,消除心理困惑,获得心理渴望的满足。
4.设立心理信箱。针对留守儿童,可以专门为他们开设心理信箱。心理信箱有两方面的效用,一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个别心理辅导,促进师生间个别心灵的沟通,努力获得他们对教师的信任,解除他们的心理防卫,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人格。二是对心理教育中一些相似的方面展开讨论,并为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提供丰富的素材。
5.开展“心育雏鹰行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举行心育雏鹰行动。雏鹰行动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心育雏鹰行动是在此基础上,侧重开展如品德践行、社会实践、送温暖等活动。
6.开通“心理热线”。“心理热线”由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建起心连心的纽带,通过“心理联系卡”、家庭走访、代理家长结对、家长、代理家长参加心理教育活动课、电话联络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多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发展的“心育”。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与一致,扩大学校心理教育功效,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获得教师和学校教育、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7.鼓励写心语日记。结合中高年级学生、中学生写口记、写周记,鼓励留守儿童记“心语日记”。“心语日记”有学生心理的宣泄和排解,有学生心理的认知和感悟;是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镜子”,也是显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还是学生健康进步的阶梯。
8.互写“心语赠言”。“心语赠言”是教师主动向留守儿童的心理冲击。教师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设置“心语赠言”卡,鼓励学生相互间写赠言。“心语赠言”要抓住时机,如留守儿童生日、毕业升学、表扬获奖时,困难受挫时,心烦苦恼时,等等。“心语赠言”要重情感重文采重形式,可以是诗歌、名言,可以是书法、绘画,可以是工艺小制作。总之,是以“美”和“爱”激活留守儿童,在他们心灵深处迸发出璀璨的火花,成为学生所渴望获取的珍藏品。
二、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素质。
1.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对身心健康有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2.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3.促进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举办家长见面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要主动与代养人进行交流沟通,举办家长见面会,建立良好的双方沟通机制。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对家庭缺少依恋感,排斥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与代养人之间的代沟及由此而形成的心理隔阂。由于代养人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代沟,留守儿童很难对祖父辈的道德规范产生认同,使得家庭教育缺位。通过学校举办的家长见面会,可以促进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全社会都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为了祖国的未来和明天,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共同创造幸福、安康、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