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案导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9-10周芳
周芳
摘 要: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本文从学案编写和教师导学两个方面介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学案导学 物理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案导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同于传统填鸭式教学,它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变传统讲授式“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所以要想把整堂课“导”好“导”活,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要求学案的编写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还要求教师会“导”,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无疑已成为新式课堂的载体。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航标、长帆和船舵。导学案有着如此重要作用和地位,在编写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显得尤为重要。
1.确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在编写导学案时,老师要转变角色,把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和传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区分开来。“学习目标”应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出发点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注意“学习目标”的表述程度,编写“学习目标”时应少一些概括性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得懂,具有可操作性,语言必须做到准确、具体、通俗易懂。
如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测量》中的学习目标:学会使用温度计,会用体温计给家人测量体温。与同学交流“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的危害和控制方法,给周围人提出几条合理的控制建议……这样的目标既对学生提出知识要求,又对学生提出技能要求,同时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了解到地球和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使他们产生保护环境的使命感,一举多得。
2.编写好预习作业,做足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预习环节是课堂延伸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足准备,编写科学合理的预习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1)预习作业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广泛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我们要抓住这一可利用的特点,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上课前就把学生的心拉进课堂,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学习。如在编写《汽化》预习作业时:向家长了解并思考,刚洗好的衣服应该怎样晾晒?秋收之后,家里人是怎么晾晒稻谷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自然会乐于做这些题目,同时对课堂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期待感,课上就不容易开小差。
(2)预习作业应有适当的动手实验内容。
有些导学案的预习作业把课本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填空形式罗列出来。学生在完成此类预习的时候,直接打开课本,依葫芦画瓢,脑海中却毫无印象。这样就失去预习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浪费了时间。老师在编写导学案预习作业的时候要注意少一些“死知识”多一些“做一做”。如在手背上涂一些酒精,酒精会?摇?摇 ?摇?摇,同时手背会有?摇?摇 ?摇?摇的感觉,说明液体蒸发时?摇 ?摇?摇?摇(要/不要)吸热。学生边做边想,预习效果自然就好。
(3)预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以下两点。
①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物理知识有其内在的联系性和统一性。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若教师不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盲目列出预习提纲,学生就会因旧知识的遗忘或理解不到位而面对预习提纲束手无策,从而影响学生预习兴趣。若教师在预习提纲中写明要用到的旧知识,不但能加强旧知识的复习、理解、记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
②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中学物理学习思维方式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应逐步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因此,在预习中那些抽象思维能力较高的内容,教师应降低预习要求,否则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也会影响预习兴趣。
二、教师的“导”
导,即开导、启迪之意,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一个“导”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适当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
1.把握诱导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育家孔子的论述。恰如其分地点明学生需要启发的最佳时机。即当学生讨论热烈,对问题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正是渴望启发的最强烈之时,教师善于捕捉这种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将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点拨不需要太多语言,关键是抓住时机,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导学要讲究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变教为导更要讲究艺术,任何拙劣的导学,不仅不能诱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退化。这就要求教师深刻地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放下老师的架子,完全进入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始终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合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教师既要跟上学生的思路,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任何疑难问题不能直接讲授给学生,要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正领悟、掌握,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
3.导学方式的灵活性。
导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导学与学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学案是教师上一堂好的导学课的先决条件,但教师决不能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学案,因为再好的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景都设计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地搜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多元化备课,对学案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而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