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

2015-09-10齐海青

考试周刊 2015年61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必要性小组合作

齐海青

摘 要: 在初中數学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探讨数学知识点、讨论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进行分析,包括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及小组合作的开展策略等,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 必要性 开展策略

1.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公认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实践证明,科学应用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探究、自主、合作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三大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遵循这三点原则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达到最佳小组合作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就是因为忽略了小组合作教学的这三点原则。基于这三点原则,本文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2.初中数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具有显著的必要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现将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必要性总结如下。

2.1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数学探究能力非常重要,具备了数学探究能力的学生,往往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而未掌握数学探究能力的学生,往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大有裨益,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讨论和分析,有助于帮助探究能力差的学生提升其数学探究能力[1]。

2.2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析探讨都是建立在每个成员自主分析的基础上的,只有自己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产生观点的基础上,才能加入小组分析合作中。因此,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进行刺激,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为了得到观点,为了说服其他成员认可自己的观点,会积极地对所讨论的数学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并一次次用语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自主分析能力可以得到良好锻炼,并逐渐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并得到结论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及今后的知识扩展都非常有利。

2.3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这其中也包括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没有一项大工程不是通过多个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的,因此培养初中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可谓非常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就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一个效果良好的方式。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充分交换意见,每个学生都在思考、反思、讨论、分析,由此验证自己观点和别人的观点,通过分析、辩论,最终得到对于一个问题的统一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包括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辩论能力、总结能力及归纳能力等[2]。

3.初中数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采用合理的策略,如此方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与锻炼效果。在对多个教学案例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现将可行的、科学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开展策略总结如下。

3.1小组合作时机的合理选择

小组合作固然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小组合作的应用也不可过频、过滥,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因为过频、过滥地应用小组合作,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导致教学效果弱化,并且,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应用小组合作,教师在这方面必须科学决策。一般来说,对于较简单且固定的教学内容,不适于应用小组合作,教师直接进行讲解结合学生自己的思考就可以完成教学。

3.2小组成员的科学搭配

在进行小组合作之间,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座位情况对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具体来说,每个小组中成员搭配应当做到:第一,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分析讨论中由这样的学生对其他学习成绩较差或者分析能力较差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同时可以使每个小组都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结论;第二,各个小组的人数应当合理,一般来说,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的成员以3到5名为宜,过少不能形成良好的讨论气氛,过多则不利于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三,在某个小组经常出现小组合作效果差的情况时,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并调换小组成员,使各个小组的小组合作都可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3.3所讨论的问题的科学设计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设计一个具有讨论价值的、能够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和分析能力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在设计所讨论的问题时应当做到:第一,所讨论的问题或者内容要和当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最好是教学内容中容易产生分歧的或者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更扎实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第二,所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讨论价值、分析价值,最好选择学生对其具有多种不同见解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有讨论必要的,否则如果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见解都相同,那么在讨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无对象可辩论的情况,不利于小组合作效果的强化。

4.结语

作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获得高度认可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的合理应用确实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式理应得到初中一线数学教师的认可、倡导,并被科学应用。当然,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时,为了切实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必须充分遵循小组合作的三点原则,即探究、自主、合作,如此方可使小组合作的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王任.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刍议[J].品牌,2015,02:243.

[2]车丽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必要性小组合作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作文评改“五步曲”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