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之以恒实干担当 创新破难走在前列

2015-09-10单锦炎

廉政瞭望 2015年7期
关键词:安吉绿水青山美丽

单锦炎

一、学习省委全会报告的体会和感受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考察、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召开不久之际的一次重要会议。夏宝龙书记的报告,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了深刻的解读、全面的辅导,使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具体来说,有四点深刻体会:一是充分体现了省委贯彻中央指示坚定有力。全会召开之前,省委已经多次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这次再用省委全会形式进行专题学习贯彻,并用一天半时间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省委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政治自觉。二是充分体现了省委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省委报告既是对历届省委决策部署的全面继承和创新发展,更是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指示要求的深化、具体化,充分体现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全力推进“两富”、“两美”浙江建设的坚定决心,为全省上下切实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推动中央“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三是充分体现了省委务实的工作作风。报告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与浙江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思想更深刻、内容更丰富、解读更全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基层工作的明确指向和有力指导,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字字铿锵有力、句句鼓劲撑腰,是对如何做到“干在实处”的又一次生动诠释。四是充分体现了省委鲜明的重基层基础导向。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工作。这次又以省委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再次树立了重基层、重实干的鲜明导向。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安吉实践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视察,充分体现了对浙江的厚爱,对省委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充分体现了对浙江下步发展的殷切期望。回想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两次来安吉考察调研,鼓励我们积极争创生态县,对安吉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给予了有力指导、寄予厚望。尤其是2005年8月15日,他第二次来安吉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要求我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为安吉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追求怎么样的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十年来,我们护住了“绿水青山”,锻造了美丽品牌。全县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上升到70%多,水土流失面积年均缩减10平方公里;农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以上,大气负氧离子最高值达到31000多;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100%,是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经过多年深耕,美丽乡村全覆盖,“八美”内涵成色十足,美丽品牌熠熠生辉,先后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首个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安吉的形象活跃在国际社会。2014年,由安吉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发布实施。今年5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举办发布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上升为国家标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由此从一个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可操作性实践。

十年来,我们转出了“金山银山”,发展了美丽经济。依托优美环境,我们引来了项目,集聚了人气,促进了发展。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大陆首个凯蒂猫家园、首次入驻县级城市的JW万豪酒店、亚洲最大的水上项目“欢乐风暴”乐园、中国物流、上影产业园、省自然博物园、戛纳影视城等一大批国际品牌、浙商回归、高端项目落户安吉。2013年,安吉旅游进入“千百时代”,成为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外贸出口分别是2005年的3.2倍、6.4倍和6.6倍。2014年安吉万元GDP能耗仅为0.42吨标准煤,远低于省、市水平,但安吉每度电创造的增加值分别比全市、全省高38%和23%。同时,在分享“一带一路”战略红利中,与95%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了贸易往来,拓展了经济空间。

十年来,我们实现了“平安吉祥”,创造了美好生活。城乡统筹上,基本实现集镇污水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联网公路、城乡公交、劳动就业、卫生服务、居家养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信息化运用等13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列全省第一方阵。促进民富上,2014年安吉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2.6倍和3.1倍,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高出全省2200元。保障民安上,获得了平安县建设“十连冠”,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全市第一、全省领先;2013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2014年,新华社以安吉为样本,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安吉)幸福指数。

十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我们既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又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始终坚持“见物又见人,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破除唯GDP的发展冲动,破除“只见物不见人”的物本观,以人本观为导向,突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更多获得感。我们倡导人人都是富裕、美丽、幸福“三个安吉”建设的谋划者、参与者和分享者,做到“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群众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努力把群众愿望与实际效果统一起来,做到既要金杯银杯更要群众口碑,既要上级称赞更要群众点赞。不断实践“持之以恒干在实处,破难担当走在前列”。我们努力践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根本目的在于百姓致富”、“绿水青山不会自动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克服‘自然转、盲目转’,在‘科学转、持续转’上下功夫”、“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的政策取向”、“担当破难,要敢于承担职业风险、创新风险,敢做前无古人之事”、“只有抓重破难,才能打开发展局面”等等。不断催化着我们的生态自觉、发展自觉,不断汇聚成加快建设“三个安吉”的力量。我们最大的坚持,就是对认准的事绝不半途而废,不搞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说法。2000年开始探索“生态立县”之路,至今已有15年。连续12年、在每年的3月25日开展声势浩大的“生态日”活动,彰显保护生态的决心;2008年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先行开启了美丽中国的地方实践。连续八年出台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意见,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1年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确立了“三个安吉”的发展愿景,既体现接力延续,更突出提升创新。四年来,紧紧围绕打造“三个安吉”总目标,以“再战五年·幸福安吉”为总载体,坚定“一个世界”功能定位、“两个全国”目标引领、“三个安吉”实践路径、“四大产业”特色发展、“五大园区”规划布局,不断在深化细化、提升提高、创新拓展上实干担当,实现了从环境污染负面典型到生态文明示范样板的跨越,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从地方经验到国家标准的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在全省居中下游到居民收入超全省的跨越,实现了县域幸福指数演变为全国乡村幸福指数的跨越,交出了“两富”、“两美”建设良好答卷。努力探索“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创新举措”。按照“体制改不了改机制、机制改不了改方法、方法改不了改措施”思路,大胆尝试,“无中生有”,深入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创新。创新资源监管方式,成立了“矿资办”多部门联动执法新平台;在全省首创森林公安和地方公安联动执法、基层国土和规划联合办公等新机制。突出改革与法治联动,以人大决议的方式设立包括“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工作在内的每月一次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推进日”,已连续27个月开展活动。改革虽然触动了眼前利益,但保住了绿水青山、促进了长远发展。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发出全省第一张“三证合一”新版营业执照。目前安吉平均每7人中就有1位老板,高于浙江平均每13人中就有1位老板的总体情况。实施基层国地税联合办税机制,优化税收环境。2014年安吉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增速全省领先。实施“美丽乡村、风情小镇、优雅竹城”三级联动建设机制,把全县作为“泛自然博物园”来规划、建设、经营;新设四个街道办事处,以街道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功能优化;实施县开发区与属地乡镇的“区镇合一”体制改革,理顺了管理机制,激发了发展活力,县开发区位列全省开发区“十强”。

三、奋力打造“赤金足银”的“两山”互动新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夏宝龙书记的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是指导全省上下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行动指南。安吉作为全省、全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6月8日召开了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习总书记来浙江考察重要讲话和省、市委主要领导在全省、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学习贯彻要求,省委全会结束以后,又及时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全会精神,在全县迅速兴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热潮,并计划于7月初召开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对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专题部署。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时专门提到在安吉提出“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的重要精神,继续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按照“创美环境养护绿水青山、抓实项目转化绿水青山、惠及民生共享绿水青山”思路,继续坚定不移优美环境、坚持不懈经营美景,真正把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着力打造“赤金足银”的“两山”互动新标杆、生态文明理论的实践示范县。重点做好五个“坚定不移”:

1.坚定不移做高产业,推动绿色发展。一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坚持“生态+”方向,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培育集聚新兴生态工业、做强做精休闲旅游业、发展生态优质农业,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二是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向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把创新驱动作为产业升级、企业发展、拓展市场的根本动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三是注重产城融合推动产业平台扩容升级。加快提升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省际示范区、教科文新区、环笔架山现代农业园区能级,以创建国家级、国际级园区为目标,促进高位错位发展。继续以“抓项目、优环境、强保障”为工作主线,主动出击找项目、挖资源、拓市场,培育新动力。

2.坚定不移做优生态,养护绿水青山。一是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坚持常态推进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典型曝光相结合、环境治理与转型升级相结合,一遍遍、一套套打好组合拳。二是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加强森林保护和森林经营,实施平原绿化工程,创新林权改革;探索推广以生物、科技为主的水土保持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三是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探索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循环经济、市场化机制、生态责任审计等机制,以制度管控来厚植生态优势、转化发展优势。

3.坚定不移做美乡村,推动美丽升级。一是从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生态立农、改革活农、科技兴农、质量强农、美丽富农上走出新天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创业致富。二是从硬环境建设向软环境提升转变。进一步健全美丽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制度约束和生态自觉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使生态文明成为全县群众的自觉习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加快培育绿色生活方式。三是从全国示范向国际范例迈进。以比肩一流的国际标准,做大“世界绿色人居、中国美丽乡村”品牌,提升全球影响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范例。积极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奖,争取明年全国生态文明论坛在安吉召开,并在安吉设立生态文明永久论坛。

4.坚定不移做实民生,增强幸福认同。一是坚持“四轮驱动”增收。促进就业增收、创业增收、帮扶增收、资产增收,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水平。更加注重“切好蛋糕”,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突出“重点需求”满足。持续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社会事业水平。围绕环境需求突出问题,加大治污、治水、治气等力度,让“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蓝天常在”。三是创新社会治理路径。加快探索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并举”,法规、村规、家规“三规融合”,政府、群众、社会组织“三方协同”的地方治理模式。进一步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式,筑牢平安“铜墙铁壁”,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5.坚定不移做强党建,锻造过硬队伍。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把打造美丽党建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树立“三种意识”,强党建抓班子带队伍。强化主体意识,进一步突出一把手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强化主业意识,把抓好党建作为主业,作为最大的政绩观。强化主角意识,坚持以上率下,带头讲规矩、讲忠诚、讲服从、讲纪律。继续坚持一季一次与村(社区)书记面对面活动,深化村民小组和村党小组队伍建设。二是强化“严实两字”,固化作风建设常态。继续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深化学习、示范带头、立规执矩、整改落实上不折不扣做到“三严”、落实“三实”,努力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推动当前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以更严的作风、更实的干劲,取得更优的实效。三是突出“五个带头”,持续激发干部“精气神”。突出领导干部“带头承诺、带头破难、带头创新、带头落实、带头从严”,改革攻坚再突破,激情再战创佳绩。以“我带头、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抓好村级基层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党建水平。四是始终“冲锋在前”,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坚持当战士、不当绅士,深入开展互联网专项整治,及时围剿叛军、蒸发水军,真正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按照“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原则,深入开展宗教建筑外观整治,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猜你喜欢

安吉绿水青山美丽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小丑拉绳
绿水青山
看到了什么
绿水青山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