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林随想

2015-09-10陈沁瑜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5年7期
关键词:精舍东林翠竹

陈沁瑜

“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念着对联,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当年那个文人荟萃的地方——东林书院。

古色古香,树绿花黄,这是我走进书院时的第一感觉。高大的楸树,挺拔的青松,俊秀的翠竹,清雅的莲花……无不给人一种美好的意境。走过刻有“东林旧迹”的高大的牌坊、成片的莲花和鱼儿成群的泮池,我来到了“东林精舍”,据说这里曾是北宋时期杨时讲学的地方呢!后来,“东林精舍”逐渐废弃,明朝万历年间,又再次复建,继而成为顾宪成等人聚众讲学的场所。

浏览了院中的竹制刻帖,我了解到东林学者是一群关注国事与民众,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人。他们不就像青松,像翠竹,像莲花吗?在我看来,他们的品质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下去的。

走过丽泽堂,我看到了顾宪成等人的题词,读后颇有感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踏入依庸堂,赫然出现在眼前的,就是这副对联。当年,这里是顾宪成等人聚众讲学的地方,而今天,我将在这里了解历史。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被革职,回乡后,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在东林书院讲学,他们被朝中的人称为“东林党”。他们讲学的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问题,议论的话题常常是如何改变时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状况。正是这样的讲学行为,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纷至沓来,并使东林党人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然而,由于东林党人的所作所为威胁到其他非东林党人的利益,1625年,东林书院被拆除,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也被杀害。我的心底不由地升起一股悲怆之情,东林党人都是忠于国家、对国家有用的人啊!

走出依庸堂,沿着西廊缓缓步行,路过明道亭,我注视着池塘里活泼欢快的鱼儿,心想,当年的东林书院中是否也是这样的情景呢?这里承载着一段辉煌而悲戚的历史啊!不知不觉中,我穿过了正心亭,路过还经亭,来到了弓河边。河边杨柳依依,碧草油油,空气中似乎都飘散着悠闲的气息。静下心来,我想,东林党人是镇静的,从容的。面对那些听了就让人头皮发麻的酷刑,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接受,在他们柔弱的书生的外表下,是铮铮的铁骨。

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小人在叫嚣,国士反而成了罪孽的化身。东林党不复存在,整个民族丧失了那根本应挺直的脊梁骨。

在河岸边轻轻坐下,我回味着一路的所见与所想,真是感受颇多。

文化与遗迹是并存的,我们要保护那些历史文化遗迹,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需要传承的。这是一种无上的精神财富,它的精神与内涵,需要人们时时体悟。

(指导教师:华玉亚)

猜你喜欢

精舍东林翠竹
翠竹飞歌
补山精舍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高季笙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由《安持精舍印话》浅析陈巨来的细元朱文篆刻
民国理学家群体的政治认同及其嬗变——以灵峰精舍为例
红花翠竹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