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提高学生语言鉴赏能力
2015-09-10李智勇
李智勇
小学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还是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语文教材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教学中美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自身不仅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拥有一双美的眼睛,而且还要会把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更要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发现美,感受美,学习美,体验美,让审美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一、引导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感悟语言的韵律美
如《槐乡五月》第一段中的描写:“‘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句话文字优美,节奏感强,相同的句式读来朗朗上口,洋溢着一种韵律美,特别是象声词的运用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蜜蜂采蜜的热闹和孩子们跑动的欢快。教师可以凭借这则语言材料,以它特有的极强的感染力,吸引学生去阅读,去探索,去感受这些美言美语的无穷魅力,并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借助多媒体再现情境,欣赏祖国的山河美
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幻灯、影视、录音等辅助手段进行情境再现,让课文中的画面、景象、情感跃然眼前,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为生动的图像声音,为学生创设出灵动逼真的情境,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沉浸其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学生眼前文字有了颜色,有了形状,有了动感,通过移情想象,学生仿佛也坐在黄果树瀑布脚下,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这样的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获得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三、引领学生揣摩言行,体会人物的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教师就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军神》一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文章语言简洁,朴实无华,读来却让人震撼。学生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的揣摩,已经充分感悟了刘伯承是具有非凡意志、具有超人毅力的军神,是顶天立地的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实现了“文道结合”的教育目的。
四、注重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散文、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一草一木皆人景,一事一物总关情”,作者在艺术地反映生活的时候,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熔铸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意境”。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我以教材为基础,让学生看着九寨沟神奇的画面,在音乐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让学生想象那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的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想象那大大小小的五彩池呈现出的各种不同的形状;想象生活在五彩池的人们过着如同神仙般的生活等等。通过这些想象,大大丰富了课文的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展现了一幅幅比课文中描绘的五彩池更美的画面,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热爱九寨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每册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诗歌。如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我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初步读懂诗句的基础上,紧紧扣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推敲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学习方法。抓住“春色满园”的“满”字,激发学生想象春色之美,并从描述春色满园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教师设题:诗人根据什么想象园内春色满园,你能从一个“满”字人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叙述园内美丽景色吗?然后再问:诗人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到园内满园春色,感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快慰心情。再抓住三四句中“关”和“出”这一对矛盾对立的词去引导学生探索体会这两句的深刻含义——春天美在富有生命力,任何东西都阻拦不了。教师提出:是谁关住春色,用什么“关”住春色?红杏怎样“出”墙来?红杏为什么能“出”墙?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这些设问由浅至深,由现象到实质,富有思考想象价值,也有趣味性。这就比较顺利地让学生领会了诗句的深刻含义一一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白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诗人的感情历程是,去访友看春,高兴——进不了园,扫兴——见杏花,欣喜,可谓一波三折。景中有情,情中有人,学生通过想象,把作品描写的内容再现了出来,进入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从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让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