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标的教学准备,促进目标与评价一致

2015-09-10吕汉聪

中学生物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光合作用生物学课程标准

在教师发展中心专任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的教学准备,引导全区初中生物学教师领会“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准备”的关键,大胆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践证明,这种以自身的教学实践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1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准备

1.1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初中生物学教师要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必须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足够的认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因此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确切地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课程决定。

1.2 教学准备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教学准备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综合考虑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并作出各种决定,进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案。

2 教学准备中学习目标的确定

2.1 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学习目标”应是“看得见的靶心”,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对教师而言,许多目标是“看不见的靶心”,故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看得见的靶心”,即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学习结果。

课程标准分解旨在使课堂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便于一以贯之地教学,即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用最通俗的话说,教师应该清楚: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出评价)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来达成目标)

2.2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学习目标的确定

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六章、第一节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学习内容对应《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中“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内容标准。课标中的这条内容标准对应到教材中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三节内容。显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可能将“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标中的内容标准作为三节学习内容时的学习目标,而是要在对具体学习内容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情况和苏教版的教材内容,确定每节内容的学习目标。笔者将“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学习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通过观察和阅读课本材料,能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2) 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能说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 (3) 通过讨论,具有鉴别和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图文资料及相关信息的能力。(4) 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3 分解课标标准为具体学习目标的要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在制订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其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生物学课堂中的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生物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切忌生硬照搬,防止学习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更要注意防止过大的、在课堂上无法达成的学习目标。

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一节内容学习时,教师利用课本中的材料一“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和材料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的分析与讨论,否定情境素材中有关“亚里士多德”的“植物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得到的”的观点。再通过课堂中以“锦囊妙计”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三“扬·英根豪斯”的实验和材料四“萨克斯的实验”的分析与讨论,达成“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和“说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的知识性学习目标。在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中,情境素材、课本中的资料一和资料二、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料三和资料四等图文资料的课程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信息,对信息的提取与甄别也是本课学习内容中可以达到的能力目标。本课学习内容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在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可以自然达成的情感目标。这就自然地将课标中的“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内容标准分解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并且将三维目标整体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机械地分三个条目呈现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

3 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学习目标走向一致

3.1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评价或检测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即教师在教学准备时,需要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即教师要在教学活动方案设计前就要根据目标需要编制适合的评价方案,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预测、反馈与指导,促进教与学都能按照有效的目标导引方向进行。

3.2 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根据三维学习目标的特点,学生学习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应知”与“应会”,“应知”通常对应于知识性目标,比较适合用纸笔测试来评价。“应会”通常对应于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比较适合用表现性任务来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准备中,对知识性目标的评价,笔者是利用教科书中“自我评价”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进行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准备中,对应于学习目标中的“鉴别与利用”和“体验”的表现性任务的评价,则是通过制定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一方面评价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能力。在小组合作的分析与讨论阶段,通过小组学生的角色扮演,以小“科学家”的身份来陈述当年的“科学实验”。教师再这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和成员的表现进行适当地评价。在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生物科学史的经典实验对自己的学习有何启发时,学生可能会从“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勇于质疑,不断发现新的问题”、“长期坚持的探索精神”等方面进行陈述与表达,这样也就自然地完成了对“体验性”的情感目标进行了评价。

本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引领初中生物学教师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取向的内容,明确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准备中,分解课程标准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案,使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案走向高度的一致性,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感。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一种所期待的工作条件,而应当是教师的一种专业责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吕汉聪.基于课程标准的“标准分解”教学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4(3):36-37.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生物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