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5-09-10刘禹谢彤芳等
刘禹 谢彤芳等
摘 要:随着党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党校的建设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热点之一。作为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高校网络党校为对象,分析了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对象与原则,提出了以资源库为支撑,以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为核心,三种课程形式相互转换的课程体系,详细论述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丰富了高校网络党校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网络党校;课程体系;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37-04
一、背景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党校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主要阵地。党校课程是党校教学、培训任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党员各个阶段的学习与工作,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特点。随着多年的课程建设与实践,高校课程已经形成了包含政策法规解读、理论教育、实践锻炼、能力培训在内的多种内容,在课程组织形式上逐步形成了校级党校和二级党校(学院)的分级建设模式,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党校的教学效果。然而,高校党校课程建设与实施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党校课程建设方面带来了新契机,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丰富多样,学习方式灵活、个性化,交流互动更加广泛深入,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科学、高效,使得 “网络党建”成为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因此,借助信息化的优势构建网络党校,围绕高校党校建设进行网络党校课程体系构建,利用信息技术支撑课程的实施,对高校党校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
高校党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党校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党校教育培训的效果,发挥高校党校教育职能,也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需求。在长期的实践中,高校党课主要以课堂、讲座等讲授的形式开展,在实施意义、实施方法、课程内容方面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有研究者从党课课程化改革的角度对党校新的教育培训模式[1]进行了研究,针对传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训班的教学,开设了党课公共选修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有研究者以课程论为基础,结合党校教学的任务和特点,探讨了党校课程的建设方法论,分析了党校课程建设的模型,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要求,把课程体系归纳为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解读、党性锻炼、能力培训、文化修养、保健五大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体系中包含不同模块,每个模块还可以包括若干专题[2]。朱俊英等人结合党校培训实践[3]总结了党校课程设置的原则,并提出了党的基本理论、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解读、党性锻炼、能力培训、文化修养五个方面的课程体系。总体看来,各级党校围绕党员教育、培训建设了大量的学习内容,但是可利用率、可共享率不够理想,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党校课程学习形式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灵活度和个性化程度有限。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党校党课教学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调查表明,全国党校系统的远程教学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推动党校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内容建设[4]。不少研究者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研究网上党校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开发[5] [6]。围绕高校网络党校的课程建设,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如何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提升党校教学水平提出策略与建议[7]。也有研究者针对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和结构内容特点,提出了一个包括学习引导帮助系统、理论学习、资源学习、时政热点分析、在线辅导以及考核体系等内容的“主导-主体”型网络课程结构[4]。何莉辉从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角度,确定了适合网络学习的党课教学活动,提出了适合大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党课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8]。北京市教育工委建设了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与高校教师党员的在线学习系统,其中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与考试系统主要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包含在线课程学习与测试等核心功能。北京市高校教师党员在线(地址: http://dy.bjedu.cn/cms)主要为高校教师党员提供时事新闻、学习园地、支部在线、专家观点、影视精品、生活导航在线学习空间。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高校网络党校课程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践应用较少,并且偏重于宏观论述与经验总结。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主要围绕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网络党校系统建设展开,更加关注网络技术的实现与应用。已投入使用的在线学习系统,难以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学校需求,尤其是师生面临校内校外多个系统,用户体验有限,系统间数据互通难度大。党校课程根据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更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研究。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流互动与共建共享的技术日益成熟,更需要在网络党校课程建设中予以适当的考虑。
三、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要求,党校的基本任务是承担各级党员与干部的培训轮训,开展科学研究与合作交流,进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等。围绕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核心发展目标,网络党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辅助党校完成基本任务,缓解工学矛盾,促进高校党员发展,从而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实力。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紧紧围绕党校的教学任务进行,根据党校的培养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
2.高校网络党校课程的对象
高校党校的培养对象是各部门领导干部、教师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一般由二级党校(学院)集中培养,开展教学、培训、实践活动。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分散性,各部门领导干部、教师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难以完全按照集中学习的形式开展,各个学习者的专业背景、工作领域相差较大,因此,借助信息化手段,网络党校课程更应该侧重于为各部门领导干部、教师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提供灵活的学习空间。
3.高校网络党校课程构建原则
(1)坚持高校党校的培养目标
高校党校是专门进行党员干部培训的组织,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服从于党校的培养目标,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旨,满足党的建设与事业的需要,课程计划、内容的建设与实施都要围绕党的发展进行;另一方面要适应党员干部的成长规律,满足党员干部对岗位工作与能力提升的需求。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方向,实践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基础。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体现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能够融理论与实际工作为一体,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际上,党员干部往往需要跨学科、综合性的知识与技能,在具体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构建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更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又能与时俱进的学习内容。
(3)普适与定制相结合
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党校在个性化学习方面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撑,可以为党员干部提供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同内容的学习支持。因此,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党员干部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从党校课程内容设置的角度来看,网络党校课程既要设置体现普适与定制的特点。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员权利义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等基础知识作为每个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学习的内容,可以采用必修课的形式开展。结合学校党建特色,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可开设定制的选修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学员开设不同种类的党性修养的课程,针对干部开设提升管理能力的课程,对教师开设提升教学能力的课程,增强实用性。通过普适与定制课程的构建,逐步形成符合高校党校培养原则、体现学校特色、适应学员要求、内容动态更新、学习方式灵活的课程体系。
(4)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动态发展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都能获得不少生成性的内容。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取得个人发展,同时还要与其他人交流与协作,还可以进行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经过不断的累积与发展,形成丰富的集体智慧。这些生成性的内容可以与预设的课程进行整合,既能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又能充分体现课程建设与时俱进的特点。
4.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网络党校课程的目标、对象以及构建原则,本研究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高校网络党校课程体系以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三种课程形式为核心,以资源库为支撑,形成三种课程形式相互转换的课程体系结构。
(1)网络党校课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
必修课主要是按照党章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开设必须学习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历史、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解读等内容,主要以知识性内容为主,课程内容相对固定。这类课程由党校进行统一计划和设置。课程中可进行测试、作业、讨论等学习活动。在网络党校课程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学员的类型,自动导入课程学习列表,无需学员进行选课。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与线下面对面的课程相结合,采用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并且有严格的课程评价标准。
选修课是根据高校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开设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党性锻炼、能力训练、文化修养等内容,课程主要以专题的形式开展,课程内容上更贴近工作与生活实践,更具有时效性,例如,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开设“文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专题班。这类课程主要由党校进行设置和管理,可适当给予二级党校部分开课权限,以体现课程建设的丰富性。课程活动主要以作业、讨论等开放性的活动为主。学员需要在网络党校课程系统中自行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课程的实施可以根据采取网络学习、或与面对面的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根据本门课程的目标最终反馈到个人的总体学习成绩中。
公共课是针对全体学员开放的课程学习内容。这类课程涵盖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时事要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党校和二级党校均可以开设这类课程,课程的内容可以充分鼓励学员分享资源,体现共建共享的思路,课程活动主要以讨论等开放性的活动为主。公共课主要以在线学习的形式展开,学员无需选课,仅需收藏公共课,便可以在课程列表中查看。课程评价无严格的要求。
课程均包含课程信息、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活动、课程评价等功能。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是三种不同的课程形式,在内容上并没有严格限制与区分,选修课经过不断的建设,可以成为必修课;公共课中的热点问题,经过系统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可以成为选修课。部分公共课和选修课,也可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公共课,面向所有用户开放。
(2)网络党校课程资源的建设
网络党校课程资源以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格式呈现,可以直接观看,也可引用到课程中使用。按照党校学习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分为红色影视、学习讲座、实践案例、网络课程四种,如图2所示。课程资源主要由党校和二级党校管理员进行发布,普通用户也可以上传资源,由管理员进行审核后发布。资源库中的资源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进行分享,如图3所示;还可由管理员进行推送,形成良性资源传播与共建共享模式。
(3)网络党校课程的管理模式
网络党校课程的管理分三级管理,党校、二级党校与系统管理员。党校管理可以对三种课程类型进行设置与管理,拥有最高权限;二级党校管理主要针对选修课和公共课,体现课程的分级建设特点,使得课程更具灵活性;系统管理员主要针对课程系统的功能进行设置,为系统的实施和运行提供保障。
用户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并根据用户的类型进行区分。针对不同学习对象以及党员所处的不同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为用户提供定制与推送的功能,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个人的课程学习页面如图4所示:
5. 高校网络党校课程的实施建议
(1)建立课程学习资源更新机制。课程内容和课程活动是课程实施的两大载体,课程内容需要多种形式的资源,课程活动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进行设计,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围绕网络党校课程的实施,首先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其次要建立起资源建设与更新的机制。
(2)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党校由于目标的特殊性,在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借助网络技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个性化学习。高校党校的学习者专业范围广,更需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更好地支持学习者将工作、生活与党校学习紧密联系,促进个人发展。
(3)多元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网络党校课程学习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促进对学习者的综合性评价,以评促学。
(4)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微博、微信、微课等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快、受众广的特点,在网络党校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占领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促进新型学习模式及其技术在党校学习中的应用。
网络党校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网络党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是实现网络党校工作的核心之一,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发掘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党校建设,组建研究与工作小组,做好技术与网络安全保障,统筹部署,多方合作,为高校党员干部的发展提供有效、便利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章嫦华.高校党校课程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高教与经济.2011(9):18-21.
[2]刘培勇. 党校课程建设的方法论及模型分析[J]. 西藏发展论坛. 2012(5):69-71.
[3]朱俊英,林宇宏. 关于党校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探索[J].教学实践研究.2014(3):209-210.
[4]唐小煜, 陈小健, 邝素馨, 林芸. 高校网络党校教学布局与课程结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8):1341-1342.
[5]杨晓晖,石强,赵鹏远. 网上党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6-9.
[6]张海. 基于WEB的网上党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3):72-76.
[7]张定乾.加强网络课程建设 提升党校教学水平[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154-155.
[8]何莉辉.网络党课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与实现[D].保定:河北大学,2009.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