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互文本性理论贯穿于语文教学

2015-09-10丁梦霞

考试周刊 2015年76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丁梦霞

摘    要: 当前语文教材采用单元模式进行编写,各文章之间缺少关联性,学生可能最终拥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点。适当运用互文本性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互文本性    閱读教学    作文教学

一、“互文本性”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互文本性”(又称为“文本间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当前国内语文教学深受结构主义影响,从教材的编写到知识的传授都是典型的结构主义模式。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单元模式,而每单元皆是按照或诗歌、或小说、或散文、或戏剧、或文言等形式。这样的教材编写固然简洁明了,但每单元内部的每篇文章都几无关联。语文教师应适当运用互文本性理论指导语文教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运用互文本性理论指导阅读教学

法国互文本性理论家萨莫瓦约认为:“许多经典,读者只有在发现互文本性的情况下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2]如,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讨“木叶”一词互文本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文本探讨。比如学完庄子的《逍遥游》,可以探讨鲲鹏形象在后世文学作品的中互文本性。《逍遥游》中的这只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一直飞向南海。这只巨鸟有与普通鸟类所无法想象的抱负和能力,但在庄子看来,它仍然是“有所待”,并没能真正进入逍遥游的境界。因此,鲲鹏《逍遥游》实际上是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的一个反面例证。然而后世并没有沿着这一思路理解鲲鹏的形象,如李白晚年就写过一首关于鲲鹏的诗《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诗中借鲲鹏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限遗恨。李清照的词《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更是表达了李清照要像鲲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和意志。在毛泽东的词中,鲲鹏就是博大、高远、无畏的象征:“吾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念奴娇·鸟儿问答》等。通过以上探讨,学生对鲲鹏的形象就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个会读书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思接千载的人,而思接千载所展现出的内容必然是互文本性的。只有进行互文本性教学才可能有效培养学生这一意识与能力。语文教师总是喜欢把一篇篇文章条分缕析,在文本内部打转,很少有意识地沿着互文本性拓展延伸,这既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运用互文本性理论指导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文教学缺少一个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当前造成追思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原因,一是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二是学生不会运用书本经验。学生有大量阅读经验,然而不会运用,这正是老师不懂得运用互文本性理论指导作文的原因。

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有一段话:“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3]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观点可以说和互文本性理论是一脉相通的。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对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创造;高级的互文本性是对前人话语作创造性的发挥,这才是黄庭坚所说的“点铁成金”。2003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开篇有这样几段话:

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里的道路迷迷转转,我却总也找不到出口;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离成一张破碎的脸。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4]。

读到这位篇作文中“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这一句时,熟悉高中课本的,潜意识会想到《荷塘月色》中的那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篇作文所创造那种淡淡忧愁的意境,可以说和《荷塘月色》十分相同。孙绍振在《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解读〈荷塘月色〉》一文中就指出了这句话在《荷塘月色》中有重要意义。这位学生可谓是真正领会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表达的情感。

虽然我们始终强调读与写的结合,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往往重读轻写。互文本性理论是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贯通的有效桥梁。一旦学生懂得运用互文本性理论进行写作,尝试把所学课文中的话语应用到作文中,就会打开新的思路,开辟新的写作天地,从而培养语言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baike.sogou.com/v363115.htm

[2]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http://baike.haosou.com/doc/7595578-7869673.html

[4]http://baike.so.com/doc/1608715.html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