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中学化学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015-09-10贾瑞

考试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预设新课程化学

贾瑞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课堂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高涨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关键词: 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师生双向活动中,优化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控制教学,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将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及自身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注意为以后学习做好铺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师走向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只有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法,才能适应课改要求。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六要看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优化的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且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术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工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四、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点是革新实验教学

化学新课程标准规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化学实验并不是把课本上的实验简单重现的过程,而是以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结合外界实验操作构建新的理解。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只有将掌握的知识、生活经验融会贯通,并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激情和学习效率。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和意识,同时要求学生敢于实践。变课本上的实验为个性化、开放性实验,增强实验的设计性。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近距离地观察和思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实验中获取宝贵经验,勇于面对困难,最终战胜困难。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能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体系,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鲜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六、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点是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淡化学科中心,为教材多样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创造了条件。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真正体现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而不是简单照搬书上的素材,不仅用生活的例子印证书本的结论。教学方式在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可以多种多样。旧教材只有一维要求,而新课程里每一节都设置了三维教学目标,除原有知识与技能外,还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方法的学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尽可能得到精彩生成。因为预设与生成都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水平高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准备和充分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缺乏目标和计划,不会有良好的生成效果。因此,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灵活调控,追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达成。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课堂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动力,是否带着高涨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猜你喜欢

预设新课程化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