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初中地理课堂学困生的预防策略

2015-09-10张延芳

考试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困生课堂教学

张延芳

摘 要: 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和教师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预防学困生的产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也是首要的一环。作者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非常注意发现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多种因素,从初一年级刚接触学生开始就切实做好预防学困生产生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提出几种预防学困生产生的对策,以期为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学困生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预防策略一、亲切的微笑,把微笑带进教学中

刚上初中的学生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同时会有紧张害怕的心理。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一个亲切的“微笑”,可很快拉近师生心灵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学生很快从心里接受这个老师。一个心理学家计算过一个公式: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言语+38%的声音+55%的脸部表情。脸部表情占有明显的重要地位。如果老师把亲切的微笑带进课堂,脸带微笑,以充满爱心的眼神,以豁达自然、大方自信、真诚友善的良好心态关爱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老师就能打动学生心灵,取得学生的信任,实现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学生就会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学会与老师主动配合、主动学习、探索求知。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情感也有迁移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这样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不容易出现学困生。亲切的微笑,足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对学生一视同仁,说起来很容易,要真正做到很难。然而教师一定要尽量做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现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它强调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可否认,在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学生,学生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较大,有所谓的“好生”和“差生”。老师喜欢“好生”,在情理之中,但要树立面向全体的观念,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得到平等的待遇,克服主观好恶色彩,做到不偏不倚。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喜欢和肯定自己,“差生”也不例外,老师绝不能忽略这点。决不能讽刺和打击他们的一些想法,只能引导。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学会等待

每个班都有学习成绩差和纪律差的“双差生”。其实,这些学生也是很想学好的,但面临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及家长的期望过高等因素,造成心理压力很大。在班级群体中,因“差生”经常拖班级后腿,会受到同学的讽刺、挖苦、嘲笑,甚至是冷眼相待。“差生”的学习屡屡失败,没有学习成功的体验,再加上一些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够恰当,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心理,不能主动投入到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中,缺乏激情并产生厌烦感。另外,他们在小学就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很难在短时期内改掉,从而形成学困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地理教学中,为了避免这种学困生的产生,我总是对他们多一些宽容,耐心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等待他们的改变,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老师要宽容学生,换一种方法“批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班级效应,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教育和促进,学生就不好意思“违纪”了,从而减少了学困生的产生。

四、多一些激励和信任,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高惠认为“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也指出,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适时、充分、恰当地给学生给予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参与意识。一句赞扬,一个肯定的眼神,都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重要的是对“差生”的激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时机,适当鼓励,可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迷途知返,步入正途。

五、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满足“差生”的需求

之所以出现学困生,是因为有部分学生不能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做,跟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协调,且成绩又不好,所以这部分学生往往不受欢迎或不受重视。为了预防学困生的产生,在课堂上我们应给学生更多自由,特别是要给“差生”更多说话机会,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在课堂上,就某一个问题来说,也许很多同学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很多老师都会因为时间关系而很快收场,以至于更多想说话的“差生”没有机会。从长远看,如果老师换一种方式,尽量满足“差生”的要求,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表现自己,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为高涨,更加专注于课堂,更加尊重老师,这样课堂的效率也就会提高,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学困生的产生。另外,有的“差生”在课堂上也许会因一时兴致提出一些跟地理无关的问题,此时如果老师不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反而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并且积极地解答他的问题,就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防止学生成为学困生。

六、做一个知识面广、综合型的地理教师

地理教师仅有地理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语文的、数学的、英语的、历史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学科知识,如果地理教师能够通晓多门学科知识,那么学生会非常敬佩这样的老师。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现代中学生可通过多种媒体扩大知识面,了解世间事物,因此,地理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有可能与学生有更多共同语言,受到学生欢迎,这样也可以有效预防学困生的产生。

实践证明,在初中阶段,地理作为“非中考科目”的情况下,地理课堂上要预防学困生的产生,地理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投入更多的“情”,给学生更多关爱与理解,建立一种友爱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预防学困生产生的关键。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学困生课堂教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