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校长要苦练“六功”

2015-09-10王新平

中小学德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校长师生能力

王新平

中小学年轻校长是校长队伍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是推进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年轻校长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基本功的锤炼。笔者认为,作为年轻校长,只有潜心练好“脑功、眼功、耳功、嘴功、手功、脚功”, 具备“站起来能说、坐下去能写、走下去能干”的素质本领,方有可能取得全面的进步与成熟。

一、练“脑功”,不断提升思考能力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方式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年轻校长一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毫不含糊;时时坚持事业至上,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按程序、规章办事,不能一味地随大流、说好话、当好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看待与使用权力,正确看待名利和地位。善于运用辩证思维,主动适应新常态。年轻校长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个人晋升、得失等系列问题。对社会问题、人生起伏与个人得失应有一种客观、积极、平静的心态,始终做到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同志、正确看待组织。多看看自己的不足,多看看他人的长处,多想想教育培养自己的党和人民,多想想厚爱自己的双亲和妻儿,多想想自己对人民群众做了多大的贡献,这是一种基本的觉悟与应有的胸襟。一个人当官是暂时的,事业是永恒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看待权力、名利和职位时,应与党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学会辩证思维,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要保持活跃的思考头脑。“行成于思,毁于随”。在日常工作中,要勤思善思,要会分析形势、谋划对策,要有意识地锻炼自身分析、决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完善和加强对信息的整合、筛选以及汇总处理能力,要按照科学、逻辑、缜密的要求标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套路,注重提升思考速度,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能及时做出应急处理。要善于深入研究,注意从忙乱头绪、琐碎事务中寻觅规律,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少走弯路,少出差错。

二、练“眼功”,不断提升洞察能力

古人云:“君子有大道,则以慎微为首。”年轻校长大多缺乏基层和艰苦复杂环境的历练,看待和处理问题往往不够成熟。因此,要潜心练好“看功”,培养看问题入木三分的工作本领。一要练就一双辨真假、识优劣的“火眼金睛”。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通过问题找根源,做到见微知著、窥斑见豹,增强在重大考验面前的政治定力,在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的自省能力。二要练就一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千里眼”。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小。宽阔的眼界是年轻校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唯有见识多、眼界开阔,才能以长远的眼光为学校持续发展做出正确决策,才能积极引领师生投身新课改,创造新教育,享受新教育。要多关注工作推进情况,通过观察掌握事情动向,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要眼睛向外,善于从各地的经验、做法中发现亮点,做好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文章,提高工作的创造性。三要练就一双精确识人的“慧眼”。韩愈说:“孟轲分正邪,眸子看瞭眊。”意思是说从眼睛去判断人之善恶。年轻校长大多社会阅历浅,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广泛接触社会各类人员,为此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坚定的政治头脑,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管住活动圈。

三、练“耳功”,不断提升倾听能力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能否练好“耳功”,是衡量年轻校长党性修养高下、政治素质优劣与思想理论水平高低的一把尺子。年轻校长思维敏锐、精力充沛、创造力强,但阅历尚浅、实践欠缺、磨练不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缺乏应对经验和应变能力,这些都成为困扰年轻校长的“成长盲区”。对于年轻校长来说,要真心实意拜广大师生、家长为师,甘当小学生,在实践中磨砺成才。一要善于倾听师生呼声,反映师生意愿。能够虚心倾听群众呼声是年轻校长一个起码的基本功。要放低姿态,主动接近师生、家长,零距离听取他们的批评话、揭短话、反映实际问题的话,尽快褪去身上的“书生气”,沾上“泥土味”。二要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多做换位思考。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年轻校长应经常同别人交换意见,尤其是多倾听不同意见和反面意见,不能偏听、偏信,听得进逆耳忠言,容得下尖锐批评,乐于听真心话,做到闻过则喜、虚心采纳。三要练就一双兼听褒贬的“顺风耳”。在同社会上各类人员接触中,一定要学会善听贤言、忠言、诤言,不纳谗言、谎言、惑言。

四、练“嘴功”,不断提升表达能力

“嘴功”是宣传动员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条件。古人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西方社会更将舌头、金钱、电脑视作现代三大武器,可见有一副好口才十分重要。年轻校长与领导、师生、家长打交道,一张好“嘴”是不可或缺的。话说好了,耳朵听得顺,心里想得通;话说拧了,热心变凉心,好事变坏事。这就要求年轻校长不仅要精通业务,广泛涉猎和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丰富知识素养,更新知识结构,还要锻炼好自己的“嘴上功夫”,练就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要敢说。年轻校长大多具备高水平、高素质、高学历,但社会阅历有限、工作经验不足、与基层群众打交道能力欠缺,难免出现“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教师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教师说话,说不进去;与老教师说话,说不到一起去”的失语状况。因此,年轻校长要有责任与担当,尽快补齐短板,多说多练,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要能说。能说才能有效沟通。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布置日常工作、消除师生与家长困惑、化解各类矛盾等工作中,能说是年轻校长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年轻校长必须在实践中加强口才锻炼,学会与各种群体交流的沟通技巧,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与言辞等,善于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和新媒体进行沟通。三要会说。能说话不代表会说话。讲好话、做好报告是年轻校长品德、素质、智慧、学识与水平的综合体现。要讲究语言艺术和说话技巧,多运用群众语言,力戒官话、套话、假话、大话、空话,大胆说真话,敞开说直话,善用通俗话,多讲家常话,会说当地话,做到讲原则理直气壮,讲问题晓之以理,讲道理动之以情。四要慎说。要管紧自己的“口风”,该说的则说,不该说的不能吐出半个字。说话要谦虚谨慎,不能口大气粗,更要严守机密,注意场合,不能口无遮拦、信口开河,给人留下“碎嘴”形象。

五、练“手功”,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基本功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无此本领,年轻校长是没有发展潜力与上升空间的。正如培根所说:“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征战沙场,剑强于笔;长远观之,笔指导剑”。能否用好手中的笔,用文字表达自已的思想意图,是当好领导干部的关键。年轻校长大多缺乏写作经验,要想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练就一副“笔杆子”,必须下大力气、花苦功夫。一要有自我负责的意识。从起草一份通知、一条信息、一期简报等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做起,踏踏实实练好“写功”。二要端正写作动机。要有想写作的主观愿望,深刻认识到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竞争资本,深入到写作中去,在遣词造句中逐渐培养写作激情。三要注重平时积累。古人云:“脑存语库,文章才能生辉。”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金字塔式的日积月累。年轻校长理论知识有余,工作经验欠缺,因此,要做有心人,养成平时记录、收集材料的习惯,把收集的情况、资料和信息及时转化为个人能力储备,要把基层教育生活作为写作的动力和源泉,虚心向领导、同事和群众学习请教,在字斟句酌中逐渐做到“笔下生花”。四要有“提笔能写”的能力。“搜索—复制—粘贴—整理—成文”的文字快餐模式只会贻误年轻校长的成长时机。欲培养较强的写作功底与综合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做到“坐下来能写”,就必须通过经常性的练笔,主动撰写高价值、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论文和调研报告,不断提升认知境界,增厚写作功底,做到文章能出彩,材料够详实,方案能可行。

六、练“腿功”,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年轻校长不能闭门造车,而需紧密联系实际,大力培养与提高自己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应该突出两个“走”:一是向下走,培养服务能力。要经常深入一线,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向外走,不断更新观念。要坚持开门办学,常走出去、请进来,通过考察学习,不断汲取外地先进思想理念和工作经验,做到为我所用。要勤走,但不能乱走。要管住自己的腿,一要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不该去的地方坚决止步。二要耐得住清贫,不拉关系,走门路,跑官要官。

年轻校长只有练好“六功”,方能丰厚自身底蕴,提升自身能力,完善综合素质,更快锻炼成熟,更早独当一面,成为真正能挑起重担、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校长。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校长师生能力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