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评价策略探析

2015-09-10叶志芳

中小学德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社会性品德评价

叶志芳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堂评价应立足学习自身,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探索可操作的评价策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关 键 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课堂评价;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8-0026-03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倡导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激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并有所进步。因此,品德课堂评价应立足学生自身,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笔者在教学中,探索使用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品德课堂学习实施全面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一、观察式评价——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

观察式评价,指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观察,并在量表中进行记录,以此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价方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笔者探索了两种评价方式:

一是阶段性观察评价,通常一月一统计(见下表)。

评价表分两份,一份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一份是同桌互评。每节课后填写评价表,每个月做一次统计,以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作出最真实的记录。学生在自评、互评中,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学会主动发展。

二是结合课程学习内容,开展课堂观察评价(见下表)。

课堂互助星:

这一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参与,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获得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以上两种表现性评价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获得新认识的过程,以及其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发展。当学生评价学习活动中同伴的表现情况时,该生就成为了评价主体;而学生在自我评价时,则拥有了评价主体与客体的双重身份。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而推动其反思,谋求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改善。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不断发展。

二、展示式评价——帮助学生自我肯定

展示式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方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记录。学生作品可以包括:课前搜集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交流的照片;课堂上或课后制作的小报(如下图)、图册等。

在作品展示或过程记录中,学生自主判断自己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由此获得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的机会。收集和积累学生作品,能反映学生“完整”面貌的学习、生活资料,它不仅记载过去,更面向未来;不只承载一个阶段、某一方面的发展,更是孩子完整成长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展示式评价是儿童生活的重要乐章,记录着灿烂鲜活的生命进程。作品展示不再局限于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态度、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特长发展。

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或同伴,还可以是家长。多元评价主体能带来多元评价视角,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将这样的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便能从中感知自己的优势,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在激励和强化中不断成长。

三、实践式评价——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实践式评价是对学生实践活动情况的评价,可以在课堂学习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完成情况、课后延伸活动等进行评价,也可以由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作出评价。笔者在实践中,设计了三种评价表:

学生在课后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是对自己学习的再次思考,更是自我意识的再次觉醒。借助这种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准备上的亮点及不足,从而适时改进。

二是课后实践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学内容后的感受(见下表)。

感 恩 卡

说说感谢的话,你将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尊重他们?

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写下感恩卡送给劳动者,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对劳动者辛勤劳作的体悟,并将自己计划在生活中如何尊重劳动者的实际行动,用文字进行表达和记录。这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在这样的表达中,学生不仅评价自己的学习以及行为,而且有助于促进知行统一。

三是对学生自我实践情况的评价,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生认知与操行的真正统一(见下表)。

放学后时间安排表

执行一周,我的感受:

爸爸妈妈对我说:

在学习了《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后,笔者让学生用以上量表进行记录,作出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其将认知转化成行为,在实践中获得道德成长。同时,笔者邀请家长配合监督,并在一周后根据子女在家的表现,填写对子女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后的延伸活动,并将其纳入学习表现性评价内容,能更好地体现对学生行为变化的关注。关注和引导学生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真正实现评价多元化,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评价,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学期末,综合各方面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总评,再辅以期末书面考查,就组成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业成绩。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作出合理解释,以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值得强调的是,关注评价过程,注重认知和操行相统一,显性表现和隐性品质相统一,真正以生为本,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评定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林.课堂教学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

浙江嘉兴 314205)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社会性品德评价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好学者贤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