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着力打造最新世界级城市群
2015-09-10刘立栋
刘立栋
【背景材料】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旦在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的发展中起到连接作用,并将市场统一起来,将形成超过五分之一国土面积、约6亿人口的发展新动力。因此,整个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的关键在长江中游。中游畅则长江畅,中游通则长江通。
【命题分析】
命题往往从城市功能区入手,配以城市布局示意图或城市交通示意图、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等以及隐含的地形、气候、河流信息,要求利用图中自然及经济要素进行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综合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规划将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涉及考点:(1)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2)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5)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
【考点链接】
1.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不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分析城市区位因素时要注意突出主要因素。
同时,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其区位的主导因素也不相同。因此,对城市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还要注意运用动态的观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在社会经济因素中资源、交通运输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已经减弱。有些新的因素成为影响一些现代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如科技、旅游等,它们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城市的兴衰,并影响城市的地域形态。
2.城市化及其问题
(1)城市化,是指非农产业在某地形成和集聚所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主要标志有三个:①城市数目增多。②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具有地区差异:
(2)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二是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由此带来社会问题。三是绿化面积小。要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分散城市职能,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市。合理规划,重视立法,加强管理。
(3)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继续,它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非农业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使城市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它有三点表现:①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城郊差别减小。②城市人口减少,城市规模缩小。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工业的发展会导致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现象出现。乡村清洁的环境、优越的就业条件、宽松的氛围,吸引着城市人口涌向乡村。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事业的发展,缩短了城郊之间的时间距离,使大量人口频繁往来于城市和郊区之间。这些都是促使逆城市化发生的因素。
3.不同功能区的最佳区位因素和形成原因
4.城市的地域结构分析
城市中同一种经济活动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就形成了各种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商业区是城市中商业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的城市地域,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和街角路口处。中心商务区则是指市中心商业区内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中心商务区担负着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双重职能。
城市内部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关键是要协调好各种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就是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影响城市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和政治、军事、宗教等几个方面的区位因素彼此有包含或交叉的关系。讨论影响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一定的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是自然基础,是城市分布的背景,不同的自然环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在复习过程中应在对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去分析某个城市各方面的区位因素,在权衡各因素的主次之后,确定该城市的主导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具有普遍性,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具有决定性。比如矿业城市的产生,从环境保护角度来分析,往往不适宜城市的发展。
【跟踪演练】
1.在进行新城规划时,需涉及以下工作:①确定城市的布局形式;②确定功能区的合理布局;③进行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下列工作程序科学合理的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D.②③①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指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的若干城市形成的城市群。读该城市群中主要城市及其2009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图,完成2~4题。
2.下列卡通画中,能较好反映湘、鄂、赣三省共同地理特色的是( )
3.城市首位度是某区域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城市首位度太大表明该区域城市结构失衡、过度集中。下列相对结构正常、集中适当的城市区域是( )
A.武汉城市圈B.环长株潭城市群
C.环鄱阳湖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4.构建、完善并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体现在( )
A.有利于加快中部的整体崛起,缩小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B.有利于开拓、培育内需市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C.有利于积极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从而加强与珠三角、中原经济区等的区域合作
D.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及实施长江中游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增产工程,以保障生态和能源安全
5.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指以武汉城市圈、环长珠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的若干城市形成的城市群。目前在接受沿海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二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制造商(第一大工厂商),近年来陆续将富士康深圳龙华总部的台式PC、显示器等生产线迁至武汉科技园。
材料三 目前长沙市的三大支柱产业是机械制造、烟草食品、电子信息。株洲市已形成以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中小航空装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湘潭市在建国初期就成为以重化工业为主,工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城市。2000年以来,湘潭市逐渐蜕变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中心,以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电子信息等为支柱的现代工业新城。
(1)说出图示城市等级体系特点及分布特征。
(2)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3)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4)分析湘潭市发展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的有利区位条件。
(5)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进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6)分析武汉市承接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城市规划时应先确定城市的布局形式,然后确定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同时对总体布局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
2.C A选项中的卡通人物坐着的和怀抱的都是瓷器;B选项中的卡通人物表明该地区有好武之风;C选项中的卡通人物身着红军军装,右手拿着一条鱼,左手端着盛满大米的碗;D选项中的卡通人物头顶和左肩上趴着两只蚕宝宝,正在刺绣。湘、鄂、赣三省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根据地,而且均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淡水养殖业发达,水稻种植面积广,同为“鱼米之乡”。因此选项C能较好反映湘、鄂、赣三省共同的地理特色。
3.D 武汉城市圈的城市首位度=575÷65≈8.85,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310÷77≈4.03,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230÷70≈3.29,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575÷310≈1.85。综上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最小,城市结构相对适当。故选D。
4.B 中部地区还包括山西、河南和安徽三省,构建、完善并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并不会加快中部的整体崛起,排除A;长江大致自西向东流,而珠三角位于该地区南部,中原经济区位于该地区的北部,长江产生的运输能力与三地之间的运输需求在方向上不匹配,排除C;城市集群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农业生产及能源安全的关联性弱,排除D。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5.(1)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或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距离越近)。城市主要沿交通线或沿河分布。
(2)区内有丰富的钨、铜、铅、锌等矿产资源;有三峡等水电站提供廉价的水电;有长江航运,有京广、京九、浙赣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区外市场广阔;人口众多;基础设施好,有政府支持;等等。
(3)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工业化水平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4)工业基础好;市场需求量大;有铁路和公路线,交通便利;近原料产地(铁矿、锰矿等);有政策支持;等等。
(5)改变地表状况,影响大气热力环流,形成城市热岛、雨岛;容易使水质发生变化,影响水循环;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率减少、其他生物栖息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
(6)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与深圳相比均较低;产业基础较好;有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水陆交通便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