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经济回温趋好

2015-09-10陈险峰王建民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薪资经济

陈险峰 王建民

2014年,台湾经济逐步从谷底反弹,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好转,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全年经济增长预估为3.43%,在多年之后首次成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速度之首。其外贸出口、投资与消费出现同步增长,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薪资出现增长、物价走低、失业率下降,但对外经济开放与重大建设工程遭遇重大挫折。2015年,虽然外部经济变数多,但是台湾经济总体上仍会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自2010年台湾经济意外创下新世纪以来最高增长率之后,逐步陷入低增长状态,2011-2013年经济平均增长不足3%,只有2.57%(台湾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新的修订,研发支出列为投资,GDP规模增加,经济增长率略有提高)。2014年以来,台湾经济在投资、消费与出口同时出现平稳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出现温和增长,第3季度增长3.63%,连续6个月正增长,预计第4季度增长为2.83%,全年经济增长3.43%,是近3年来新高,也是在多年后跃居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之首,是不错的经济表现。

欧美经济回温尤其是美国经济的优异表现与大陆经济的稳步增长,是带动台湾外销或外贸出口增长的主力因素。2014年10月,台湾外销订单金额为449.1亿美元,年增长速度13.4%,是2011年来最大月增幅,1-10月外销订单金额合计为3850.7亿美元,预计全年外销订单达到4800亿美元。不过,海外生产比重持续上升,2014年9月达55.6%,其中资讯通信业海外生产比重达到92%,显示台湾产业持续外移,海外生产基地占了外销订单总额的多一半,相对不利岛内就业。

投资与消费等内需同时增长,是台湾经济回温的主要内因。据台湾“主计处”于8月份公布的测算,2014年,民间消费增长2.62%,政府消费增长0.97%,民间投资增长4.83%,公营企业投资增长2.29%,只有政府投资下降6.66%。据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于12月发布的测算,2014年,民间消费增长速度2.77%,政府消费增长3.16%,民间投资增长4.1%,公营企业投资增长9.99%,只有政府投资下跌7.94%。这些重要指标均好于上年。不过,上市企业在境内投资增加有限,1-9月,上市上柜企业固定投资金额为1万亿元(新台币,下同),年增长0.1%,其中对占投资总额达81.6%的制造业投资仅有3%,显示台湾固定投资仍以基建与服务业为主,生产制造业投资过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半导体与光电等极少数产业,显示台湾产业发展持续失衡。而且台湾投资主要靠民间投资,政府投资比例低,不足以通过刺激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好转,也带动税收的增加。2014年1-11月,台湾税收收入达18545亿元,年增长8.2%,创历年新高。

2014年,台湾对外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外贸易出现缓和增长,外商对台投资放慢。1-11月,台湾外贸出口额为2882亿美元(预计全年达到3100多亿美元),年增长速度3.3%;进口额2530.3亿美元,年增长3%;累计贸易盈余351.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8.5亿美元。在贸易出口方面,产业表现差异大,电子产品表现尤为突出,1-11月出口额达915.6亿美元,超过上年出口额881.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年增长13.8%,是出口总额增长速度的4倍,预计全年电子产品出口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可以说是支撑外贸出口维持正增长的关键所在。其中表现优异的电子出口产品包括集成电路、记忆体(DRAM)、二极体、太阳能电池等。矿产品、光学器材、资通信等产品出口呈现衰退之势,下降幅度在8.7%-12.1%之间,显示台湾产业结构的过度集中现象,外部电子(包括半导体与光电产品等)需求景气情况直接决定台湾外贸出口。

外商对台投资持续放慢。依台湾“投审会”统计,1-10月,外商对台投资36.9亿美元,年增长0.5%;核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3.2亿美元,显示企业界对台湾市场与经济前景并不看好,台湾吸引境外资本的能力持续下降,是制约台湾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台湾企业外移仍在持续,而且在2014年出现显著增长。依台湾统计,1-10月,台湾批准对外投资金额66.9亿美元,年增长66.3%;对大陆投资金额78.3亿美元,年增长11.7%;两者合计对境外投资达145亿美元,全年接近200亿美元。

2014年,台湾主要行业或产业整体上呈现好转态势。11月,工业增长9%,连续9个月正增长,也是历年单月次高。其中资讯电子工业增长16.58%是关键;金属机电工业增长7.43%,但民生与化学工业增长有限,分别只有1.8%与0.62%,显示台湾产业发展很不平衡,工业增长依然主要靠与外销相关的资讯电子工业。商业活动是经济景气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商业销售活跃,预示经济形势趋于景气与繁荣,否则表示经济不景气。2014年1-10月,包括批发、零售与餐饮的商业营业额达到12.6万亿元,年增长2.9%,预计全年将达到14.5万亿元,再创历史记录,预计全年增长速度2%。

台湾标志性企业業绩表现优异。1-11月,台积电营业收入达6933亿元,年增长速度26.7%,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将达到7600亿元,年约27%;同期和硕公司营业收入达到9043.3亿元,同比增长4.9 6%,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将突破上万亿元,成为又一个年营业收入突破“兆元”的企业。11月,鸿海集团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诸多行业中,观光旅游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成为最大亮点。自2009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观光之后,大大促进了台湾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赴台旅游人数一年一个新台阶,2013年突破800万人次,2014年11月突破900万人次,2015年,台湾入境观光人数预计全年达到980万人次,将跨入“千万旅游人次”门槛。观光外汇收入也水涨船高,预计全年达到3800亿元。观光旅游人数的增加带来的不只是观光外汇收入的增加,而且还促进了航空运输、岛内客运、旅馆、餐饮、商业、金融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普通民众对经济增长并无太明显感受,最关注的还是物价、薪资与就业等重要民生问题。2014年,总体上讲,台湾的民生问题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物价平稳,并在第4季度出现下行现象,有“通货紧缩”趋势。台湾历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跌幅不大,一直较为平稳,2014年继续延续这一态势,上半年CIP增长1.29%;11月仅增长0.86%,17项重要民生物资价格涨幅创近9个月份新低。批发物价自年中就开始先行下跌,上半年仅增长0.42%;下半年更是急剧下滑,尤其是在国际石油价格与大宗物资价格下行情况下,11月下跌2.65%,创近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台“主计处”预计全年CPI增长1.64%,中华经济研究院预测增长1.17%。特别是民众关注的由政府调节的油价与电价均在年底前出现下调。不过,在经济回温与股市表现转好的情况下,不少民生物价还是呈现上涨态势,显示数字化与平均后的物价还不能真正反映实际物价。尤其是物价下跌,对普通民众是好消息,降低消费与支出成本,但通货紧缩对经济尤其是对工资的提高并不是好消息。多年来,台湾工资停滞,与长期物价维持低水平有直接关系。

低薪与失业问题一直是多年来困扰台湾执政当局的重大民生问题。2014年,低薪问题均得到改善,不论是名义薪资还是实质薪资均有所增长。除基本工资提高外,固定月薪即台湾所称的经常性薪资出现增长。2014年,受雇者的平均每月经常性薪资为35986元,其中1-9月经常性薪资增长1.69%,增幅创2011年以来新高。每月经常性薪资超过5万元的受雇员工由5年前的129.1万人上升到151.3万人。根据台湾“行政院”《人力运用调查报告》,低薪群众人数显著减少,由4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上百万人降到2014年的62.5万人,创历年新低。不过,“非典型就业”人数持续增加。“非典型就业”是指部分时间、临时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三类就业人口。2014年,“非典型就业”人口由2008年的6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76.6万人,创历年新高,而且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由6.24%上升为6.93%。同时“打(零)工族”工时月薪仍双双下滑。根据台湾“劳动部统计处”于12月初针对近40万“打(零)工族”的就业情况调查资料,平均每周工时较3年前下降2小时,月平均薪资略降56元。这些“打(零)工族”主要是在学学生与家庭主妇(夫),而非正常就业者。但台湾劳工阶层工薪长期停滞的总体情况尚没有根本性改变,总体工资水平仍远低于亚洲其他“三小龙”,民众对工薪的增加感受不明显。

就业机会增加,11月就业人数达到1113.7万人,创新高,失业人数降为45.1万人,失业率降到4%以下,1-11月平均失业率为3.97%,创7月来同月最低。可以说,经济回暖,景气回升,就业形势大为改善,失业率下降,又是经济回温的集中表现。

2014年台湾经济虽然回温,但经济改革与诸多重大经济政策的推进则遭遇新的困难,不利经济长期发展。

一是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立法院”审查受阻,推进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受到重挫。受台湾爆发激烈的反服贸协议的“太阳花学运”影响,《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湾“立法院”审查受阻,而且达成“先立法、后审查”的共识,成为2014年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转折性事件,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在民进党的阻挠下,《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迟迟无法完成立法,阻碍两岸经济协议的签署、审查,并将成为未来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重大挑战。

二是台湾对外经济开放与区域经济整合没有取得进展。2013年,中国台湾地区分别与新西兰、新加坡签署了经济合作协议,2014年却未能获得新进展,反而遭遇重大挫折。2014年春,马英九再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协议)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的战略,即政府、民间“双轨并进”,“TPP优先于RCEP”,并争取于同年7月完成加入TPP的准备工作,进而加入TPP第二轮谈判。但受制于在野党的抵制与不配合态度,中国台湾地区加入TPP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新的FTA(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由于民进党抵制《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的审查,导致该条例无法完成立法,严重阻碍台湾经济对外开放与对外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建设。

三是“核四”工程建设遭受重挫。核电是经济清洁的能源,对缺乏能源供给的台湾来说尤为重要,但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台湾“核电”建设再次面临强烈的反对声浪,并再次爆发了强大的“反核”抗议活动,尤其是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的绝食抗议,让“核四”争议政治化与社会化。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马当局被迫做出“暂时封存”的决定,基本上宣告了台湾核电建设的结束,是台湾重化工业建设的重大挫折,增加了未来电力供应紧张与电价上涨的风险,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新隐忧。

四是再次爆发黑心油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向以食品品质与安全自豪的台湾近年来接连爆发食品安全事件,尤其是2014年,在海峡两岸非常知名的顶新集团爆发了劣质油事件,造成巨大的食安风暴,不仅重挫顶新集团在台湾的企业经营与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台湾相关行业的发展,10月份食品饮料及烟草批发业营业额下跌2.4%,乳品、方便面与部分熟食等销售衰退3%。年底前,台湾又爆发毒豆干事件,台湾食品安全再次亮起红灯。

2015年,国际主要经济体发展与表现不平衡,国际油价与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变化,大陆经济步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均构成制约与影响台湾经济的重要外部因素。台湾内部受政经环境影响因素众多,但预计投资与消费增长相对平稳,将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力量。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最新预测,2015年,民间消费增长2.84%,民间投资增长5.45%,均高于上年,将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力。不论是台湾当局还是境内外民间机构均相对看好2015年台湾经济。台湾“行政院主计处”最新预计,2015年经济增长3.50%,与2014年基本持平,与境内外机构预测相差不大。渣打银行预计2015年台湾经济增长4.3%,永丰金控公司预計增长3.61%,富邦金控近代经济研究中心预计增长3.4-4.0%,中华经济研究院预测增长3.38%。

2015年是台湾地方选举之后的第一年,也将是台湾大选开始启动之年,将对台湾经济表现与经济发展产生新的影响。重大经济政策法案能否在“立法院”通过是重要观察指标。

就产业而言,2015年,多个产业在2014年平稳发展基础上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据台湾工业研究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预估,2015年,台湾整体制造业产值有望增长2.86%,低于2014年的3.26%(预计),总产值将达到18.25亿美元;台湾机械产业产值将从2014年的9641亿元(预计)增加到10123亿元,年增长5%,将首度跃升为“兆元”产业(1万等于1兆);面板产业可望恢复正增长,预计年增长速度1.6-3.1%,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台湾电商交易额年增长速度14%,达到10069亿元(预计2014年有望达到8833亿元,年增长速度15%)。2015年,台湾有3项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成为新的“兆元产业”,显示台湾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新的调整与变化,但仍难从根本上改变高度依赖资通讯产业的现状。

猜你喜欢

薪资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