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地市报经济新闻采编实践与思考

2015-09-10刘方婷

新闻世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池州经济

刘方婷

【摘要】数据、术语、千篇一律、晦涩难懂,是经济新闻留给不少读者的固有印象。在信息交互高度发达的今天,地市报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做出地方特色?接地气、求感性、谋出新,时刻以读者的阅读兴趣为目标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地市报经济新闻采编

全媒体时代,随着新闻从采集、制作到传播效率的加快,金融、货币、楼市、股市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越来越牵动受众的目光,但专业性强、“枯燥乏味”的经济新闻要做到有人看又耐看,并非一件易事。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围追堵截下,地市报经济新闻如何才能突出重围?笔者认为,接地气、确立民生化视角、巧妙将数据可视化处理,谋出新、让标题文风脱俗化,是缺一不可的。

一、接地气,经济新闻民生化

地市报经济新闻要接地气,必须让记者扎根本土,在报道内容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反映民情、传递民声,做老百姓的“知心人”。

池州建市晚,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生活也不如省内其他城市丰富多彩,市民要感知生活中的细微变化,看报是一个重要渠道。笔者所在的池州日报社除了做好党委政府的宣传报道外,素来将经济新闻的采编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以报社旗下的《池州日报》和《九华晨刊》为例,两者在经济新闻的报道方式上虽各有侧重,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报道要让市委市政府满意,更要让百姓爱读,让百姓觉得有用。

如何做到以上二者兼顾?笔者认为,经济新闻民生化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把经济新闻以说故事的口吻娓娓道来,以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为切入点,使读者在阅读时不再单纯读数字,而是在了解人物故事中轻松地接受报道传递出的深层信息与触动思考。2014年8月底,《池州日报》刊登的一篇名为《山村建起收废站农家造出机制炭》的创业故事就是经济新闻接地气的一个较好呈现。“锯末屑、边角料里也有商机!……一边是木竹加工厂送来的成堆的锯末屑,一边则是包装入箱对外发货的机制炭,如此‘变废为宝’让朱成旺圆了创业梦。”文章一开篇,就从细枝末节中挖掘到了“金矿”,接下来又将着眼点放在一个企业家贩木材、跑客运、从事木竹加工的坎坷创业路上,再辅以数据佐证,摆脱了以往经济新闻过于严肃的“外套”,让读者很快就能产生情感共鸣。

经济新闻的民生化,还表现在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地方经济热点等方面的权威解读上,如油价下调、首套房贷松绑、公积金贷款新政出台、水电气价格上涨、税收营改增……近年来,池州日报社要求记者将“走转改”工作作风贯穿于日常采访活动中,做每一篇经济报道前都要好好想一想“和百姓有什么密切关系”。2014年5月21日,《九华晨刊》抓住以船为家渔民如何上岸安居这一民生诉求,从渔民“为何要上岸、该如何上岸、上岸后怎么办”着手,为广大读者勾勒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入学、就业、婚姻等状态。同时,文章通过详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也向渔民群体传达了最新的动态进展。三个连续发问,将故事与理性思考融为一体,使经济新闻不再“高高在上”、“自说自话”,而是与受众联系得更为紧密。

二、求感性,数据新闻可视化

依据英国《泰晤士报》的办报实践,人脑对图形信息的处理可以在瞬间完成,对文字的处理则需按照线性顺序,速度会慢很多。因此,利用图片、视频等传播手段进行新闻创新是开辟市场的重要利器。笔者以为,地市报经济新闻的写作同样适用于这一实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中呈现出过多数据,等于给读者设置了多重阅读障碍。

近年来,“新浪图解天下”和“搜狐图解财经”,每期均以一张长图将事关国计民生的新闻展现在读者面前,形式新颖别致,内容形象生动。《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扬州晚报》等国内知名报纸,也时常将经济新闻中的数字提炼出来制成曲线图、饼图、柱图、架构图,并用漫画、插画等艺术元素包装、衬托数据。可见,将数据新闻作可视化处理,这种呈现方式能够给经济报道带来某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我们不得不承认,纸媒向新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重新思考纸媒生存方式迫在眉睫。作为一家地市级媒体,如何更好地发挥平面媒体的魅力,追求个性化呈现,抓住更多受众的“眼球”,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2014年以来,池州日报社着手强化采编人员的制图意识,尤其要求走市场化路线的《九华晨刊》尽可能将枯燥的数字图表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分散的内容整体化,从而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制图?我们的理念是:在没有可用照片的前提下,根據文字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创作直观形象的新闻图表来美化版面、分解数据,加深读者对文字稿的理解。这一年来,每当池州CPI、工业、旅游、财政等经济数据出炉后,《九华晨刊》编辑都会制作不同的图表来分析阐释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和现实意义。以CPI题材为例,我们就曾尝试过多种数据可视化表现方式。如:2014年4月报道的《3月池州CPI同比上涨2.1%》,由于3月居住类价格涨幅最高,版面编辑特别制作了一所大房子,将其置于版面核心位置,在房子右侧按CPI同比上涨和同比下降排出了食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等图片,随后在图片下方辅以数据和表明上升和下降的箭头;7月报道的《上半年池州CPI同比涨1.9%》,文章右侧配发了一张极具生活气息的图片——一辆超市推车里装了一只塞满鸡蛋、油和瓜果的大纸袋,纸袋上清晰标出了上半年同比涨幅超过5%的几种食品价格……诸如此类,将枯燥的数字新闻变得生动而形象,也使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三、谋出新,标题文风脱俗化

俗话说“文章难写、标题难作”。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眼睛”。冷冰冰、硬邦邦的经济新闻尤其需要醒目的标题,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心。笔者看过一些例子至今记忆犹新:《中央出台政策支持内蒙古,相关板块昨日大幅上涨》,不如《扶持内蒙古引爆内蒙股》有韵味;《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离职,相关概念股面临考验》,不如《霸王别“基”王亚伟概念股失光环》吸引人……可见,脱俗的标题是一篇经济新闻得以致胜的关键一环。

什么样的标题才算得上脱俗的标题?笔者结合这两年在《九华晨刊》的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多用大白话、俏皮话、方言及口语等,令读者感到亲切。如:国际飞镖比赛中有咱“池州造”;

第二,多用比喻、拟人或拟物、对仗等修辞手法,使人感到富有文采,雅俗共賞。如:“春风”扑面来送岗促就业、步行街门前冷落鞍马稀;

第三,多用动词,这样标题更加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如:游客蜂拥最美山乡“润心洗肺”、530户渔民年底告别“水上漂”;

第四,多借用时下流行词汇、俚语等,让读者感到与现实接轨。如:现实版桃花源里老人且安居且乐业。

此外,标题起得好,也并不意味着能写出好文章。如何将重要的信息、晦涩难懂的素材写成打动读者的好文章,这对经济新闻的写作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在写经济报道时应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时尚化的表达方式,不摆架子,不说空话,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能看得懂的字眼或话语,如古字、生僻字、专业技术用语等,这样才能让冰冷的文字流淌着丰富的情感,从而拉近报纸与读者间的距离。

2014年8月,《池州日报》的一篇文章《薏仁米变身面膜贴,黑花生种出“黑黄金”,徽农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农业高科技“孵化”出农产品高身价》就是党报经济新闻转文风的一次很好尝试。据笔者的同事回忆,她最初想写一篇企业重视开发农业高科技产品的常规稿件,如果仅依据部门提供的现成文字材料也能成稿,但没想到在和企业负责人聊天中意外得知,他们正委托广东一家日化企业研发薏仁粉面膜贴,并在征集消费者建议,于是当即决定转换写作角度和方法,以“美容护肤品和五谷杂粮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东西,硬是被石台县土生土长的一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联系在一起”这种平民化的通俗语言开篇,将读者的目光瞬间吸引住。之后,笔者的同事精准捕捉读者需求,继续深挖融入高科技、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的这些农产品,给企业和农户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当月,就是这篇小切口反映大问题、写法清新自然、有细节不空洞的经济新闻,得到了众多读者的认可与称赞。

四、不做懒汉门外汉,竞逐行业潮头

如今,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让不少记者养成了在家等通讯员来稿、编发行业资料的惰性。尤其是跑经济新闻的记者,有时可能因为学习不够,写出群众读不懂不愿看、圈内人又不屑看的外行新闻;有时又会在不自觉中被企业、行业、管理层负责人牵着鼻子走,站在他们的立场看问题、分析问题,写出“官味”十足的新闻,让群众无法从心理上接受,从感情上认同,与群众越走越远。

没有精钢钻揽不了瓷器活。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只有快速转变、更加专业的采编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跑经济新闻的记者不能做懒汉、门外汉,每日应该要求自己阅读、搜集、整理行业信息或跟行业有关的信息,善于从中敏锐地发现和挖掘具有创新价值的选题、信息。同时,还应具备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思维,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较强的电脑技术、较高的新闻内容提炼和信息数据整合能力,心怀职业理想追求,自始至终与受众站在一起,只有做到上述努力,才有可能使所在的报纸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单位:池州日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池州经济
安徽池州地区富锌土壤资源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池州印象
经济日历
谁让池州如此妩媚风雅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池州抗日战争史稿》出版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