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稀释的山林之趣
2015-09-10尉天骄
尉天骄
关于南京的话题很多: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秦淮风月,民国春秋……但我一直记得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居城市而有山林之趣”。
南京有山,却不是山城,登山更能享受快乐。其一,山不高,路平缓,便于登临。明代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唐代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元代萨都剌的《登石头城》等都是名作佳篇。“山上走走”在南京很普遍,周末爬紫金山也受很多市民喜爱。其二,山上空气清爽,雨后尤其清新可人,碰巧还能采到蘑菇。其三,山林之间四季赏花。春天梅花最多,如果嫌东郊梅花山太拥挤,古林公园赏梅也很开眼界。夏季,石头城公园的槐花香气满山弥漫,秋天桂花香气浓郁,冬天最多的是腊梅。
很多山还有历史文化内涵。如城西的清凉山,明清时代一直是高人雅士聚集之地。《儒林外史》最后一回写到,有位老者带儿子在清凉山灌园,种植花卉,于茅斋之中生火煨茶,来访者大为艳羡:“哪里要什么桃源,住在这样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活神仙了。”当今生活固然与古代差别很大,但城市山林的环境氛围无论古今都一样珍贵。清凉山还有崇正书院,那可是明代的太学。又有奇石馆、艺术馆、龚贤画院,最近幾年又新建了当代艺术家的馆室,山林之间弥漫着文化书香。
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南京的山林之趣渐渐被掩盖、被稀释。
最明显的是高楼的遮蔽。古人曾经总结过几大“煞风景”之事,其中之一就是“背山起楼”。古代的楼尚不太高,只能遮蔽山体的下面,而眼下高耸的楼宇在城市里到处疯长,大学校园里高楼也拔地而起,秀美的山头不是被铲平就是被遮挡。结果是,居城不见山,登山不见城(全貌)。高楼固然气派、壮观,可惜破坏了城市美好的生态景观,鼓楼电讯大楼边上的高楼因为遮挡北极阁风景,一直备受市民诟病。
另一种情况是道路的切断。上世纪80年代,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修建城西干道时,硬是将清凉山拦腰截断。车水马龙的路边就是光秃秃的陡峭山崖,根本不成风景,一到夏季还常常滑坡。现在又在马路上方架了通道,把两端连起来,通道上植树绿化,马路好像是穿过一个山洞里,不管怎样,连成整体的山比切开来要好看多了。
还有就是人心的忽视。很多大学生在南京生活多年,不知道本市有这么多美好的山林。有山的校园也不注意营造山景,要么见缝插针造房子,要么就荒芜着。国庆长假期间游清凉山,公园里的银杏谷是小有名气的景点,那天晴朗清爽,满山谷树叶金黄灿灿,树荫间洒下柔暖阳光,别无他人,独享了“空山不见人”的幽静,却不免有些遗憾:看来,人们对于商场、大饭店、游乐场的拥挤更感兴趣,而美好的自然生态却被疏远甚至遗忘了。
居城市而有山林之趣,多么美好的人居环境。希望充满生机和美景的山林不要从南京人的生活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