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2015-09-10吴正
吴正
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应该如何站在国际舞台上?
2014年11月29日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總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作出了解答,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关系的指南。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目前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都处在一个变动的时期。乌克兰爆发的政治动荡和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正在重新调整国际格局。乌克兰危机再次考验俄罗斯和欧美同盟的界限,随着东欧国家陆续加入欧盟,俄罗斯在欧洲的处境越来越势孤力单,尽管欧洲仍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但是历史的渊源让俄罗斯和欧洲难以靠近,何况欧洲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而美国对中东石油依赖度的逐步减轻也将引发美国对中东关注力的减弱,中东的实力空虚会引发动荡,而中国对中东的能源依赖正加强。那么,中国要如何实现自己在国际上的安全与发展?
中国需要“伙伴”。习近平将中国对外工作落实在“坚持不结盟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坚持不结盟”即不碰触雷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称,若中国现在与其他国家结盟,可能损害中美关系,但建立伙伴关系网则能够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同时,美国在全球有很多盟友。若中国开始结盟,将削弱自己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概念。伙伴关系不同于之前的结盟关系,结盟要求双方建立排外的军事关系,而伙伴关系则会涵盖安全、经济、文化等,是一种全方位的关系。
一位美国外交官曾经问过笔者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不能成为朋友?”答案就在于中国和美国定义的“朋友”不同,美国定义为“同盟”,而中国定义为“伙伴”。“伙伴关系”并不是一个新词,但是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搭成“网”。这个“网”可以覆盖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不必局限于任何阵营,就像同盟关系那样。
中国搭建“伙伴关系网”的方式也不同,习近平呼吁政府通过合作和外交手段扩大中国外交布局。自2014年5月份以来,中国向非洲、东南亚和中亚国家进行了12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400亿美元为新丝绸之路项目基金,500亿美元用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APEC会议期间,中国试图缓和同越南、菲律宾及美国的关系。
习近平谈论的是外交,而不是实力,让外国人感到放心。洛伊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Rory Medcalf称:“好消息是,习近平的讲话更多的是在谈论外交,而非硬实力。”
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了中国召开APEC,招待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东亚峰会和G20会议上以一种非对抗性方式推进中国利益,以及他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的成功访问。Rory Medcalf认为,习近平的讲话将中国旨在改变亚洲和全球秩序而进行的雄心勃勃的外交举措串联起来。
虽然雄心勃勃不敢当,但是转向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是确信无疑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南亚中心主任、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闫立金认为,此次讲话是中国外交的全方位转变,从韬光养晦向积极作为方向转变,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转向。闫立金参与了此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他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大国角色的需要,是中国日益依赖世界、世界日益依赖中国的变化。
换句话说,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在海外的权益越来越多,这些权益需要中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去保护,外交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必须这么做。2014年中国将实现从资金流入国到资金流出国的转变。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人在海外的活动也越来越密集。习近平在讲话最后强调,“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学教授张泊汇将这种积极的外交战略说成是“反映出习近平对外交工作的热情,以及他正在监督中国崛起最后阶段的事实”。
这是中国外交的必然。美国多次督催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而对于此次习近平的讲话,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资深顾问Christopher K. Johnson说:“习近平是在告诉在场观众,中国如今已经跻身强国之列,应当有强国的样子。”
强国的样子,就是习近平要求的,“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但这强国的样子,跟美国强国的样子并不完全相同。中国特色的外交,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还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跟其他大国相比,这些原则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相同在于,所有的外交工作出发点都是为了本国的稳定和繁荣,对于本国的核心利益绝不牺牲。而不同之处更多,不搞大国集团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义利并举,以义为先,还包括不干涉别国内政。
其实作为一个大国,最能体现大国气度的便是尊重他国,尊重他国内政,尊重他国文化传统,甚至尊重他国人权。既有利于本国在国际上的威信,也有利于和平共处。
中国过去二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警觉,包括亚洲国家,尤其是那些跟中国有着领土、领海争议的国家的担忧,他们担心强大的中国可能会通过强硬的手段解决争端,而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可能并无还手余地,于是他们争取外来支持,这些争议再被复杂化。
习近平在2014年11月29日的讲话以及中国过去一年的外交行为会缓和这一担忧。Rory Medcalf听完习近平的讲话,称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秩序形成了挑战,但它不是一种对抗性或冲突性的挑战,而是一种微妙的挑战。其他国家既应感到放心,又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