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陷“投桃报李”困惑的女孩

2015-09-10花磊

妇女生活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欣被试者小雅

花磊

10月的一个下午,天气十分晴朗。我正在整理咨询档案,一个身材高挑的女生小欣(化名)走进了心理咨询室。一进门,她就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我赶忙请她坐下,并递上纸巾,让她拭去脸上的泪水。她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泪水,一边开始慢慢地向我倾诉:“老师,我真的觉得自己好蠢啊,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蠢货。我真的好想把自己杀了。”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情绪特别激动。看得出来,这些话,在她心里已经憋了很久,绝非一时冲动。见此情景,我忙安慰她,并真诚地回应道:“你能不能详细地跟我讲讲,究竟发生了什么,你要用如此消极的词汇来描述自己呢?”她点点头,满是悲伤的脸上泪水涟涟。接下来,小欣讲述了发生在她和另一名女生身上的故事:

我真的对她太好了。她是高二转到我们班的插班生,名字叫小雅(化名),外地人,个子不高,成绩也很一般。凑巧的是,班主任把她安排和我坐同桌,而且她就睡在我的上铺。看着她孤独的样子,作为原班生的我,自然要尽地主之谊。一是不厌其烦地给她介绍学校的各种情况,比如老师的特点,学校的规章制度等;二是时不时地请她吃饭,喝饮料等。我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她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果然,没过多久,小雅就渐渐地适应了学校的环境。这里面,自然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比如,她喜欢睡懒觉,每天早上和中午休息后,我就成了她的闹钟,每次都是我叫醒她,然后去吃饭或者去教室上课。到后来,她都习惯了有我这个闹钟。如果不叫她的话,她准会睡过头。再比如,她经常忘带饭卡。放学后,我们经常一起去食堂,只要她忘带饭卡了都是用我的,我从没让她把钱还给我,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其实我的朋友不多,好朋友大都在外校读书。结交小雅这个新朋友,我感到很高兴。

但是,好景不长。高二开学两个月后,小雅渐渐地熟悉了班级,也基本上融入到了班级中。她开始和班上其他同学交往,尤其是和一个男生的关系十分暧昧。最典型的表现是,放学后她不再和我一起去食堂吃饭了,而是和那个男生一起吃饭。其实,那个男生和我的关系也还可以,我觉得有点小失落。后来,他们应该是在谈恋爱。那段时间,我心里很难过。因为,总觉得她怎么能“重色轻友”呢?但是,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分手了。分手后,她就没完没了地找我哭诉,痛斥那个男生的恶心,大骂那个男生不是人。

虽然心里对小雅之前的态度有点不舒服,但是看她失恋后痛苦的样子,我还是耐着性子,真心诚意地安慰她,帮助她尽快走出失恋的阴影。她还对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我一定不要和那个男生来往,要和他绝交,因为那个男生伤害了她。我犹豫了,但看她悲伤的样子,我的善良淹没了我的理性,最后我答应了她的要求。我们的关系更好了,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后来,又发生了几件事情,她被全班同学孤立起来,只有我还一直站在她背后支持她,成为她唯一的朋友。因为,我觉得她很可怜,如果我不帮她,她该怎么办?

转眼,我们上了高三。高三时班上来了几个复读生,我和她不再是同桌,她就开始和那几个复读生打得火热。吃饭,她不再和我一起;周末逛街,也不再叫我;连寝室,她都调换了,我们不再是室友。我找她谈了一次,希望我们能恢复到以前好朋友的状态,她却说我们的友谊到头了,她已经有了新朋友。我真的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好好的友情,怎么一下子就化为虚无了呢?我以前费心费力地帮助她,觉得她一个外地人很可怜,甚至不惜损伤自己的人际关系帮助她,到头来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我真想扇她两巴掌,恨死她的无情无义。我也很想扇自己两巴掌,问自己为什么那么蠢,居然看错了人?难道古人说的“投桃报李”是一句忽悠人的谎话?难道我父母告诉我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是错误的吗?我真的快崩溃了,我好痛苦。老师,您帮帮我吧。

听完小欣的叙述,我能感受她内心的痛苦。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都在为班上那个相貌一般,学习成绩一般的外地女生小雅默默地付出,不断地安慰她,不计回报地帮助她,甚至不惜损伤自己的人际关系,可是到头来,小雅却和她分手,将她无情地抛弃,几年的友谊一下子变成虚无,作为小欣,她能不伤感吗?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互动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好坏。所谓的人际互动指的是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和交流,其主要形式就是合作与竞争。具体的人际互动的模式又分为6种,分别为:一是利人利己,助别人一臂之力,别人获得好处的同时,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应有的好处;二是损人利己,你死我活,打压他人,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成长的资源;三是利人损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让对方获得好处;四是损人损己,即两败俱伤,如鹬蚌相争一般;五是不损人不利己,独善其身,从来不关注其他人,和别人没有交往;六是利人不损己,即是举手之劳,济人于危难之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情况下,我们选择的是第一种利人利己的互动模式,因为这样才可以实现双赢和多赢。

阿伦森等几位心理学家,曾用心理实验来说明以上的道理。他们安排互不相识的两名被试者(其中一名被试者是研究者故意的假被试者)参加一系列合作性的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请假被试者当面评价他的合作伙伴。然后,让真被试者选择下一次活动的合作者。结果发现,受到表扬的被试者倾向于选择以前的合作伙伴,而受到抱怨和批评的被试者,则倾向于拒绝原来的搭档。由此看出,每个人都喜欢、接纳对自己友好的人,而排斥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投桃报李”。我们都喜欢对自己友好的人,报以更加友好的方式来回应。

回到小欣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欣心里采取的人际互动模式是利人利己,自己对别人“投桃”,别人就能够对自己“报李”。意思是,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一定会对自己好。因此,在这样的思维下,她选择了对自己的同桌小雅进行不计回报的付出,可是换来的结果呢,却是在高三时,被对方无情地抛弃,她“投桃”给同桌,却没有收到对方的“报李”。这样一来,她一直坚信的极为有效的人际互动模式利人利己,父母的话“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居然被现实狠狠地推翻了,心里产生无限的失落和不可遏制的愤怒就再自然不过了。所以,她才会对小雅如此的愤怒和憎恨,对自己给出愚蠢的评价。

我把我的分析告诉了小欣,她点点头,表示十分赞同。然后,对于她内心的困扰,我提供了几个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她走出困境,重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正确认识“投桃报李”。毋庸置疑,古人十分提倡的“投桃报李”的人际互动方式肯定是一种极其良性的互动方式,是一种双赢互惠的人际交往模式。不管是中外历史上,还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友情,基本上都遵循了“投桃报李”的准则。因为,一个人如果采取这样的人际互动方式,是既利人又利己的,自然可以长久维持彼此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你应该怀着“投桃报李”的人际互动模式与人交往,试着用友善真诚的态度与别人交往,从而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认识更多的朋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正确认识个体人际互动模式的差异。事实上,每个人的人际互动模式存在差异。有的人能够做到“投桃报李”,但有的人你对他“投桃”,他却未必就会相应地对你“报李”,这是一种损人利己的不良人际互动模式。对此,你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会采取利人利己的方式来与人交往的,有的人也会采取损人利己的人际互动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要学会改变自己以前不够全面的认识,要认识到:你对人“投桃”,别人未必对你“报李”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试着去接受它的存在。否则,你就会因为别人没有对你“投桃报李”而感到痛苦万分。

三、学会寻找真正的朋友。首先,你要学会主动对人“投桃”,展示你的友好;其次,需要看对方是否对你“报李”。如果对方并没有丝毫“报李”的意思,那就学会放弃这段友情或者打消自己想和他成为朋友的念头。因为,对方这样的人,其实已经不值得你继续和他交往下去。反之,如果对方能够做到“投桃报李”,那就多和他交往吧,毕竟,这样的友情才能维持较长的时间,这样的朋友才真正值得你去珍惜,这样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通过与对方的交往,才能真正地帮助彼此变得更加优秀和出色。此外,你还需要把握交往的原则,哪些事情可以答应朋友的要求,哪些事情不能答应。你只有树立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标准,以后才不会重蹈覆辙。

在我分析的过程中,小欣听得特别认真。待我说完,她才恍然大悟,才认识到自己原来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那么多的问题,尤其是一向认为正确的“投桃报李”人际互动模式,居然还有这样的意外情况。

她带着微笑走出了心理咨询室。我期待她能重新找到好朋友,调整好心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高考。

【编辑:花洁】

猜你喜欢

小欣被试者小雅
女儿的“心痛”从哪里来
德西效应
小雅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一句话点亮我的世界
一次“特殊”的捐款仪式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小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