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篮协在歧路
2015-09-10范佳元
范佳元
日本篮球在仁川亚运会上收获颇丰:男女篮均获铜牌。这样的成绩本可成为推进日本篮球发展的东风,但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国际篮联(FIBA)将一纸罚单送达日本篮协,引起篮球界内外震动。
2014年11月,国际篮联(FIBA)宣布剥夺日本篮协的会员资格,同时禁止日本男、女篮所有年龄段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包括国际友谊赛在内。这样一来,在禁令解除前,日本将无法参加任何洲际比赛,决定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亚锦赛今年将在中国举行,届时日本队的身影或将难觅。
日本篮协为何要遭受如此严厉的惩罚?问题的焦点在于日本国内的篮球联赛。目前日本拥有两个篮球联赛,分别是日本篮球联赛(BJL)和国家篮球联赛(NBL),这两个联赛之间没有任何交集:NBL为日本篮协下辖联赛,而BJL联赛则是20几家俱乐部组成的联盟,两个联赛各自为政,各有拥趸,难言高下。但这在国际篮联是不被允许的,国际篮联要求其会员必须统括所有篮球联赛,并且联赛呈金字塔结构,塔尖只能存在一个顶级联赛。于是,FIBA要求日本篮协在2014年10月31日前提交整改方案,但日本篮协最终无法提出让各方满意的结果,其主席深津泰彦因此在截止日期迫近的10月23日提出辞职,随后国际篮联在11月27日公布了处罚决定。
对此国际篮联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说:“很遗憾,事情走到了没有回旋余地的地步,不过我们相信,在多年的警告与斗争后,出于对日本篮球有益的目的,是对日本篮协的结构以及国内的篮球赛事做出重大改变的时候了。”正如鲍曼所说,国际篮联对日本篮协的管理能力和联赛的运营能力质疑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就建议日本篮协着手整改,但多年过去,改革始终无法推进,个中原因还得从日本篮球联赛发展的历史纠葛说起。
日本篮球联赛创办于1967年,当时叫作实业团体联赛。顾名思义,篮球队都隶属于日本的大公司。球员作为公司职员,平时在公司上班,业余时间训练或比赛。随着比赛的增多,队员参加比赛和训练的时间也可视为工作,可获得工资,有时还可以获得比赛津贴,类似于加班费。企业出资养球队并开展联赛的现象不仅出现在篮球领域,足球、棒球等其他运动项目的联赛也有类似的发展轨迹,这在当时的日本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投资体育的企业都是民营性质,没有国家背景,企业球队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母企业。因此,球队以及联赛在定位上乃是企业生产营销活动的一环,母企业的业绩、大环境的经济周期波动无不左右着球队的命运,影响着联赛。所以,既不同于计划经济国家的专业体校模式,也不同于市场经济国家的俱乐部模式,这种企业主导模式使大公司对后来的职业化改革一直持有较大的话语权。
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体育职业化浪潮在全世界兴起,日本篮球也不可避免地朝着职业化的方向进行改革。为此,2001年将既有的联赛更名,成立日本篮球超级联赛,希望将企业篮球逐渐过渡为职业篮球,特别是日本争取到2006年篮球世锦赛举办权,这使日本篮球职业化改革迎来了最佳的历史机遇。但这一过程遭遇到一些大企业球队的抵制和阻挠,职业化进程十分艰难,改革也不彻底。
完全职业化难以推进,这引起了一些锐意改革的中小球队的不满,悲剧终于在2004年发生。联赛中的两支队伍——新潟天鹅皇队、埼玉野马队揭竿而起,发表声明退出日本篮协及其下辖的各级联赛,然后和仙台89人队、东京猎手队、大阪恐龙队、大分热鬼队一道,6支队伍另起炉灶,于当年11月成立了独立的职业篮球联盟——日本篮球联赛(BJL),2005年11月开始了第一个赛季比赛。受到冲击的日本篮协在2004年成立了“职业化实行讨论委员会”,2006年改为“新联赛成立委员会”。2007年,日本篮协主导的新联赛(JBL)正式起步。无论BJL,还是JBL,翻译成中文都是日本篮球联赛的意思,二者虽较劲,但日本国内出现两个篮球联赛的局面不可挽回地固定下来。
JBL经过发展后增加了职业化队伍,但有大公司背景的企业球队影响力更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球队后来都加入了2013年开始的NBL联赛。上赛季,NBL联赛冠军东芝勇人队、丰田ALVARK队等都是作为母体企业东芝、丰田的一个非经营部门开展活动,并不是独立法人。BJL联赛则完全相反,转会、工资帽等职业化联赛的要素一应齐全。尽管2014-2015赛季只是BJL的第十个赛季,但联赛已经拥有22支队伍,下赛季将扩军到24支队伍。
JBL联赛的球队多在日本的大都市,富有历史传统,更重要的是历经泡沫经济崩溃的考验,留下来的都是经济实力强大的老牌球队,这从球队东家就可略知一二。除了上文说的东芝、丰田之外,还有日立、三菱电机等等。BJL的球队多在经济不是那么发达的小城市,俱乐部老板主要是地方城市的中小企业,但他们的优势在于接地气;而且BJL将“本地化”作为联盟发展口号,拥有坚实的球迷基础,与这当地风土人情高度融合,让球队引以为豪。
由于BJL联赛的准入门槛较低,又打着真正职业化联赛的旗帜,自2005年以来不断扩军,每年都有新成员加入,大有“农村包围城市”之势。虽然JBL在日本篮协的庇佑下没有丧失正统地位,但是面对原本就不大还不断遭到分食的篮球市场,加上国际篮联的外部施压,日本篮协终于意识到两个联赛共纯存将阻碍日本篮球的发展。2008年,在日本篮协主导下、JBL、BJL双方的共同参与,成立了顶级联赛讨论委员会,2012年又成立了新联赛运营总部,计划将两个联赛合并,在2013年推出日本的唯一的顶级联赛(NBL)。
新联赛NBL的设想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将联赛分成A、B两级,A为高级联赛,主要是职业球队,有36支队伍;B为低级联赛,主要为A联赛培养后备军,有12支队伍。这个阶段计划在2013年至2015年用两个赛季来磨合过渡,从2015年开始进入第二步,从A联赛中挑出最优秀的14支队伍进入P联赛,整个联赛分成3级,P级为最高级,剩下的22支队伍留在A级成为二级联赛,B级的功能保持不变。
从联赛架构上看,日本篮协的改革方案问题不大,也符合国际篮联的要求,但具体到参与的俱乐部资质,在BJL球队看来,日本篮协的许多做法都是在照顾JBL球队。比如,日本篮协考虑到每个球队运营情况不同,所以不打算实行选秀制度,这被BJL球队认为是因循守旧,也为日本媒体所诟病。在考虑球队薪金规模(工资帽)时,日本篮协不管俱乐部大小差别,一律把标准定在1.5亿日元。BJL绝大多数球队每个赛季全部运营费用只有1亿到3亿日元,对这些小俱乐部来说,门槛实在太高,断绝了进入最高级别联赛的可能,此举也被解读成日本篮协通过技术手段抬高JBL、矮化BJL。新联赛的球队冠名方法也存在争议,允许保留企业名,这又被认为给JBL联赛的企业球队留后门。
在BJL球队看来,日本篮协的方案是好高骛远。因为在2013年,两个联赛球队相加一共约合30支,即便全部进入A级联赛,数量也达不到原先设想的36支队伍。最后的结果不出所料,绝大多数BJL球队反对加入,2013年开始的NBL联赛参加球队总数只有11支,2014年秋开始的新赛季有13支球队,其中只有1支是BJL球队,其他全是原有的JBL球队。
至此,经过5年筹划的联赛合并方案以失败告终。相反,2008年BJL联赛只有10支球队,到2013年已经增加到21支球队,联赛版图扩大到东京、横滨、福冈这样的大城市,作为NBL联赛的强劲对手,BJL还在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
联赛合并失败,国际篮联的重磅罚单随之而至,将日本篮协逼入死角。尽管日篮协主席深津泰彦辞职,但无法阻挡日本各界的议论,各方矛头指向日本篮协。
日本著名篮球杂志《篮球月刊》总编辑饭田康二说:“篮协在召集各方对话上未尽全力,深津在结果未明的情况下就提出辞职,令人感到非常遗憾。”日本周刊杂志《周刊文春》撰文指出,从2008年开始,时任副会长的深津就负责合并两个联赛的工作,耐心细致地筹划一份让所有队伍都能赞同的规划是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深津只留下一些空洞的、不现实的方案。深津的球员时代就在丰田旗下的队伍效力,结果连母队丰田的说服工作都没能完成。对日本篮协的表现,日本奥委会专务理事青木刚深表忧虑,提出“希望日本篮协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全力作为”。
事到如今,日本篮协的工作能力饱受质疑,并且失去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就在罚单下达后的3个多星期,鲍曼访问日本,就处罚事宜进行说明,并与日本奥委会主席竹田恒和、文部省大臣下村博文等相关人士举行会谈。鲍曼建议由日方和国际篮联共同成立7至8人的专责小组,负责处理此次危机,同时提出四点建议:1.日本篮协进行机构改革;2.NBL和BJL合并,为吸引观众搭建合适的商业模式;3.面向年轻人普及篮球运动;4.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组建日本国家队。
事关里约奥运会资格赛,下村博文表示:“篮球界如果持续这种状态,日本篮球也许将面临无法参与亚锦赛的窘境。有些问题仅依靠当事人间的协商无法解决。中央政府的介入促使日本两大联赛一体化,这是非做不可的事。”下村博文是在众议院文部科学委员会答辩时做出这番陈述的,尽管他的发言以“政府不能随便介入体育界问题”为开头,但作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国,日本政府不希望日本体育界有任何负面消息与奥运会联系在一起。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已经不是单纯统一两大联赛的问题,改革日本篮协,提高其管理和运营能力被提上议事日程,甚至可以说后者才是最根本的问题。BJL总裁河内勄光不失时机地表示:“不知道专责小组握有多大的权限,BJL愿意在国际篮联的指导下,为发展日本篮球尽最大之努力。”
日本篮协并不是第一次遭受这样的危机。早在2006年男篮世锦赛时,日本篮协就出现13亿日元财政赤字,遭到问责的日本篮协内部矛盾尖锐,最后还是日本奥委会出面收拾残局。这一次,日本篮协又把自己摆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而且与奥运会密切相关。顶替深津泰彦的日本篮协代理主席丸尾充表示:“将会倾听各方宝贵意见,推动事情解决。”
“这样看来,大震动是免不了的吧”,这样的声音已经在日本篮协内部散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