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间的正确姿势
2015-09-10马迪
马迪
冬眠是指冷血动物、某些哺乳类动物和少部分的鸟类在寒冷的季节,会通过降低体温的方式而进入类似昏睡的生理状态。它们在冬季到来之前便早早地觅食、囤粮,寻找和布置一处安全舒适的栖身之所,一旦达到了某些条件,便像触发了开关一样,所有身体机能都大幅下降—体温降低、呼吸微弱、心跳缓慢,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也降低了,几乎是摇都摇不醒
人们研究动物冬眠,主要是针对温血动物,蝙蝠、睡鼠、刺猬、旱獭、松鼠会冬眠的温血动物里,体型大多较小,它们能精确而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体温。当环境温度过低时,温血动物能在昏睡状态中增强代谢率以抵抗低温,若温度下降到威胁生命的地步,它们会摆脱冬眠状态而醒来。
而说到大型的冬眠动物,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熊。美国阿拉斯加的黑熊最长能冬眠7个月,这段时间里,黑熊的心率降到了每分钟14下,体温仅下降5-6摄氏度,新陈代谢就降到了平时的1/4。而当它们从沉睡中苏醒后,生理状况几乎和进入冬眠前一样,几乎不会损失任何肌肉或骨质,甚至冬眠前感染的伤口都会自然痊愈。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人类也能冬眠吗?
冬眠对于人類无疑具有非凡意义:可以为急救争取宝贵的时间,可以让无药可救的病人去未来等待治疗,还可以用于耗费很长时间的星际航行。事实上,冬眠是众多科幻作家最钟爱,同时也是最必不可少的技术。就拿近来大热的《三体》来说,若是没有冬眠技术,整个故事都无法展开。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将冬眠技术称为“人类在时间上的首次直立行走”。在他的书中,数十甚至百年的时间可以一“觉”而过,感觉不过是睡了几个小时,醒来依然年轻冬眠使“人类第一次拥有了大幅度跨越时间的能力”,甚至“踏上了永生的第一个台阶”。这样的技术怎能不叫人向往?
但遗憾的是,尽管各国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冬眠技术,至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更没有成功的临床案例。倒是许多似是而非的偶发事件时时刺激着人们的眼球。比如有媒体报道,2006年10月,35岁的日本男子在登山途中不慎坠落沟谷,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昏睡了24天,等救援人员找到他时,他的体温只有22摄氏度,但依然还活着。医生认为他当时进入了一种类似“冬眠”的状态,除了脑部活动仍继续外,身体其他器官的新陈代谢都几乎停滞。经过两个月治疗后,他奇迹般地重返工作岗位。
复活的诱惑是如此之大,眼瞅着冬眠无望的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眼光转向了“人体冷冻”。
冬眠与冷冻显然有本质上的差别:冬眠是保持着生命体征的低代谢休眠状态,而低温冷冻状态下,人显然是不可能存活的。严格来讲,人体冷冻的目标是死而复生。这似乎更加匪夷所思,但自1967年至今,已有大约270人将自己冷冻“封存”,期待后世的医学技术让他们“重生”。还有更多仍然健在的人表示,希望在死后将自己的遗体保存起来。
人体冷冻并没有听上去那么简单。最主要的问题是冰晶:如果冷冻过程中细胞和血液中的水分形成细碎的冰晶,就会划伤细胞和组织表面,对躯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目前,人体冷冻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将人体快速冷冻,在细小的冰晶形成前,就将人体冷冻至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温度,其缺点是操作难度高,且不能完全免除冰晶的威胁。二是低温保护剂置换法,用不“结冰”的特殊防冻剂置换血液,再将人体缓慢冷冻至液氮温度,缺点是程序复杂,防冻剂对人体有一定毒性。
即使冷冻成功了,如何把急速深冻的人体复活也是个难题。最大的障碍是防止解冻过程中细胞结构的破坏,尤其是大脑,对加热和冷却极为敏感—它拥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有1万个连接,有些连接至关重要,有的丢了也无所谓,可惜没人知道具体是哪些。
冬眠和冷冻,都代表了人类对跨越时间的追求不会停止,甚至不惜“临终一博”。许多人体冷冻组织网站上都有这样的陈述:我们无法保证人体冷冻技术一定能成功,但科技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